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委依法治区办的正确指导下,区卫生健康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扎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积极推动辖区内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现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全面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通过局党组扩大会、卫健系统宣讲会全面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利用主题宣讲、专题讨论方式推动会议精神在卫健系统落实落细。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组织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议等形式集中学习法律法规5次,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抓住关键少数,严格依法履职。党组书记、局长黄舜艳同志在全区“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会现场述职,以述法促履职。为处级以上领导配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信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本年度参加全区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2场次,参加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6次。
(二)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全面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等行动,以联合执法、“错时执法”等形式排查美容院、药店、医疗机构以及疑似非法行医点等机构1798间次,查实并取缔非法行医点9间次,罚没85.246万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事项公示,严格执行“双随机+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模式。组织执法人员及辅助人员开展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专题培训,提升执法队伍能力。二是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监管,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通过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系统推动辖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压实依法执业主体责任。依托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和省职业卫生质量控制平台数据,持续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状况的非现场监管。扎实推进预付式经营专项治理,目前辖区468家医疗机构进入监管平台。落实《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关于落实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工作计划》,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行政相对人容错纠错空间,全年办理不予处罚、免予处罚案件58宗。三是创新医疗美容分级分类监管模式。制定实施《福田区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拓展分级应用场景,将分级结果接入区发改局一网监管信福分系统,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
(三)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优化卫生健康领域营商环境。一是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不断优化、简化审批流程,84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持续推进诊所备案制改革工作,今年以来共新开办备案制诊所88家。二是查找政务服务“堵点”,提升工作效能。行政窗口压缩医师多机构备案业务的办理时限,实现该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提高群众办理业务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开通电子证照发证服务,为通过审核的医疗机构、公共场所更新电子证照,加盖电子印章,进一步完善电子证照签发。三是持续优化行政许可事项管理。许可数据直接和市政府平台对接,在承担116个子项目的情况下,在网上全流程办理率、上网办理率、网上办结率、一次跑动率方面均实现了100%。通过优质、便利、标准、公平的政务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以法治促进政府治理水平提升。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将《深圳市福田区社会办医机构基本医疗补助实施细则(试行)》《福田区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规范》等2项纳入局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其中《实施细则》同时被纳入听证事项。依托福田政府在线对外公布决策事项目录及流程信息,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并做好发布和政策解读。二是持续推进内控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形成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内控制度汇编及内控制度流程图汇编,实施公立医院党委会、行政办公会议纪要备案管理制度,常态化监督议事规则运行。三是推进公平竞争机制建设。制定《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公平竞争审查内部特定机构统一审查工作制度》,对2件涉企文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五)推深做实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卫生法律法规知晓率。一是深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充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日”、“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普法契机,积极开展线下普法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对于卫生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营造尊法学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培训。制定《2024年度医疗卫生培训工作方案》,采取现场培训、上门送法等方式,以教助管,有效提升医疗机构法治意识。三是强化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培训。依托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平台,实现机关工作人员参考率100%、优秀率100%,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行政执法业务培训。
(六)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权力运行规范透明。一是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及应诉职责。严格落实诉讼庭前会议讨论制度,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宗和行政诉讼案件6宗。二是认真开展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全年共办理省级人大建议1件,市人大建议10件,区人大建议32件,重点建议3件,办理区政协提案共39件。省、市、区级建议、区级提案的办理工作均获代表、委员满意评价。党组书记、局长黄舜艳同志与人大代表们实地观摩区妇儿医院建设情况,座谈交流“医疗资源补强扩容行动”“养老服务提质行动”民生实事项目以及“关于优化提升福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的推动落实情况。同时配合做好区人大对《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三是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53条,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1宗,已办结21宗,均依法按期答复。四是不断提升信访化解质效。推动“一站式”群众诉求服务站点区属公立医院100%全覆盖,就地接收、调处并解决群众诉求。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建立民生诉求收集、分析研判、跟踪整改“一条龙”全链条运行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2024年1-11月,一次性化解案件232宗,占比71.62%。
二、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一)法律法规学习进一步加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卫生健康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并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全员培训,强化公职人员法律素养提升,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普法工作力度不断得到强化。常态化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民法典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探索多方位、多形式开展普法工作。
(三)行政执法规范化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案卷自主评查,交叉评查,针对存在问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加强执法队伍能力提升。
三、主要问题和不足
回顾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一)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系统深入。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对法治精神的精髓领悟和把握还不够精准,还不能完全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普法宣传和执法培训能力需要加强。普法宣传局限于发放宣传册、开讲座等传统形式,亮点新意不足,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培训的穿透力需进一步加强,文明规范的执法习惯仍需培育。
(三)法治建设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还不健全;对健康服务行业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足;依法治理和综合监管还不到位。
四、改进工作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力度。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卫生健康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推动“12·4”国家宪法日和“民法典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探索运用多样化新媒体宣传手段,加大卫健领域法律法规线上宣传投放力度。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和“四项”法治创建,打造普法亮点,开展精准普法,实时普法。三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围绕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以及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思路,与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工作安排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深化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审核制度,着力提升执法“透明度”“能见度”“精准度”,确保卫生行政执法全过程透明规范合法。二是提升执法质效与温度。持续完善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推进卫生健康监管“柔性执法”。三是建强执法队伍。加大对执法人员全流程、全业务、全要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执法人员执法形象和办案能力。
(三)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一是着力优化提升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坚持“走流程、优服务”的行政服务方略,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信用+审批”新型工作模式,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尽快出台支持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健康服务企业在招商引资、产业空间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持续规范对外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做好合法性审查,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强监管,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走深走实。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确保重大行政决策每一步扎实推进,全流程合法合规。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