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联合沙头街道下沙社区开展工伤预防线下互动式培训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10-23 11:51 来源 :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
为增强民众工伤预防意识、提升应急处置实战技能,切实筑牢职场与生活中的安全防线,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联合下沙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伤预防线下宣传互动式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将趣味游戏与安全知识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安全宣传的单向灌输模式,让参与者在沉浸式实践体验中轻松掌握安全技能,收获满满。
室内讲座:以真实案例透析工伤预防基础知识
培训伊始,社区特邀工伤预防领域资深讲师,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室内专题讲座。讲师以“真实案例 + 知识拆解”为独特形式,精心挑选了11个覆盖职场、生活常见场景的工伤案例,系统地讲解了工伤预防的核心基础知识。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的剖析,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到了“隐患即风险”,深刻理解了“预防大于处置”的安全理念。整场讲座以政策为纲、以需求为导向,用简洁明了的理论讲解,让参与者快速掌握了工伤预防的核心框架。这不仅呼应了深圳市工伤预防工作的整体部署,更为后续通过趣味游戏深化实践技能做好了铺垫,实现了“政策落地 — 理论入门 — 实践衔接”的培训闭环。
安全拼图:情景排序学技能,安全意识入人心
在“安全拼图”环节,工作人员巧妙地依据“现场灭火流程图”和“现场急救流程图”,将灭火和现场急救的关键步骤拆解为独立的拼图块并打乱顺序。参与者分组协作,需对照流程逻辑拼合拼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积极讨论,如在排序“对准火源根部”“挤压手柄”等拼图块时,会深入探讨“为什么要先对准根部?”“挤压手柄的时机怎么把握?”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辨,参与者不仅牢牢记住了灭火器“提、拔、握、压”的操作步骤,更理解了“火灾初期快速规范处置,能把危险降到最小”的重要道理。一位居民在拼完拼图后感叹道:“原来灭火不是随便喷,步骤对了才有用,这下记得特别牢!”两类情景拼图将“枯燥的安全流程”转变为“可互动的拼图游戏”,让参与者在“拆 — 拼 — 思考”的过程中,将灭火、急救的专业技能转化为直观记忆,真正做到“玩着学,学着会”。
灭火器实操:专业指导练硬功,应急能力稳提升
为了确保安全技能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培训专门设置了“灭火器实操”环节,并邀请了专业消防指导员现场授课。消防员首先系统地讲解了灭火器、防毒面具、灭火毯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火源适配哪种灭火工具”“防毒面具佩戴的关键卡扣位置”等细节逐一进行了演示。每位参与者都获得了亲手实操的机会:从提起灭火器对准火源,到正确拔下保险销、按压手柄喷射;从快速佩戴防毒面具隔绝烟雾,到用灭火毯覆盖初期火源,消防员全程一对一指导,及时纠正操作偏差。一位完成实操的企业员工表示:“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灭火器,今天亲手操作才知道,握柄的力度、喷射的角度都有讲究,这下真遇到情况就不会慌了!”专业细致地指导,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扎实的应急处置硬技能。
安全锤一锤:积木“企业”辨隐患,风险防范记心间
“安全锤一锤”环节以“隐患即风险”为核心设计理念,用彩色积木搭建起一座模拟“企业”的大厦。大厦的墙面、门窗处贴满了“电线裸露”“消防通道堵塞”“设备未检修”等各类安全隐患标识。参与者轮流投骰子,根据骰子点数抽取对应数量的隐患标识——每抽取一个标识,就意味着一处“安全风险爆发”,随着隐患的不断增多,原本稳固的积木大厦逐渐倾斜、“摇摇欲坠”。这一直观的场景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了“小隐患不除,大事故难防”的道理。某企业安全管理员感慨道:“这个游戏就像一面镜子,平时工作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在这里变成了‘压垮企业的稻草’,以后一定要更细致地排查隐患,把风险掐灭在萌芽状态。”游戏化的体验让抽象的“隐患危害”变得具体可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与个人的风险防范意识。
本次工伤预防线下宣传互动式培训,以“趣味 + 实用”的形式让安全知识“活”了起来。它不仅吸引了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众多民众的积极参与,更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工伤预防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未来,下沙社区将持续创新安全宣传形式,结合居民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更多接地气、有实效的培训活动。社区将致力于推动安全知识普及常态化,助力构建一个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应急的和谐社区环境,为居民的生活与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