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企行动】以“柔”化“刚”暖企心,福田政企共商柔性监管新路径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8-06 10:03 来源 :福田区工商业联合会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福田区将开展柔性监管暖企行动,秉持“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理念,通过创新执法方式、优化监管效能,构建包容审慎、刚柔并济的治理模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建议抓好柔性执法清单标准的制定,分行业、分层次细化处罚减免的具体情形和事项。”
“建议打通监管反馈渠道,推动各执法部门将柔性包容审慎监管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暖’企效应,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7月29日,区工商联组织召开福田区柔性监管暖企行动座谈会,围绕如何完善柔性执法清单体系、优化部门协同机制、规范执法标准适用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商柔性监管暖企新路径。
会上,各民营企业家围绕《福田区柔性监管暖企行动工作方案》与职能部门深入交流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深圳市人大代表,区工商联副主席、深圳市信德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豪:要做好柔性执法清单的具体落实工作,细化、分解清单事项,并做好跟踪督办,确保每一项事项都能落到实处。对于“扫码入企”举措,建议进一步完善扫码系统的功能,加强对扫码数据的事后分析和利用,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执法检查情况,合理安排执法检查频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真正做到“无事不扰”。
福田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主席、深圳市奇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房立新:“柔性执法”代表着观念的转变,要明确分类处理原则,对企业轻微违规行为以教育引导、督促整改为主,避免简单化、强制性执法;对严重违法且危害公共利益、员工权益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实现“柔性”与“刚性”的合理平衡。同时,建议强化街道在柔性执法中的协同作用,发挥街道办“贴近企业”的优势,赋予其企业诉求收集、执法协调、政策落地监督等职能,打通柔性执法“最后一公里”。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执行会长,深圳市总商会副会长,福田区工商联副主席、铭胜控股(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铭远:对于引导企业守法合规经营,一是采取强化正向激励,对合规表现优异的企业,给予信用加分、政策倾斜,并纳入“民营企业合规示范案例库”,形成“守法受益”的导向。二是进行精准培训,提升企业合规能力。例如按行业定制课程,推行“培训-考核-整改”闭环管理,确保学以致用。三是以案释法,强化警示教育。组织企业高管参加“法庭观摩日”,通过真实案例解析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高频风险,筑牢法律红线意识。
福田区政协常委,区总商会副会长、深圳市新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如仕:在柔性执法清单制定修订过程中,建议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吸纳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参与论证,提升清单的科学性和企业认同感。在上级行政执法单位制定的减免责清单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特性,制定“行业版”柔性执法指引,避免“一刀切”式执法。
福田区人大代表,区工商联常委、深圳市华晟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小学:建议系统性完善涉企轻微违法处置清单,一是制定纲领性法定文件,明确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及免于强制”的具体情形、适用标准,为执法部门和企业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和指引。二是清单内容需结合不同行业特点细化分类,确保覆盖广泛且具有实操性,同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
福田区人大代表,区工商联常委、深圳市富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萍:在推进柔性执法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精准界定柔性执法清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制定的标准是什么,确保每一项内容都清晰明确,让各方都有法可依。对于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问责机制,保障执法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区工商联常委、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朱虹:建议强力推行“柔性执法决定说理机制”——要求执法人员凡依据清单作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等柔性决定时,都必须书面向企业清晰说明三点核心要素:其一,企业行为具体符合清单中哪一条“轻微”或“免罚”情形?其二,作出该柔性处理决定所依据的具体法律、法规、政策条款是什么?其三,企业如需要整改,应限期完成哪些具体措施?这种充分、透明的说理,是约束裁量权、减少争议、增强企业预期、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关键实招。
区工商联常委、深圳爱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双双:建议加强对新媒体等新兴行业的执法专业培训,只有执法人员充分了解行业特性、业务模式及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在检查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提高企业配合执法的效率,同时减少对企业经营的不必要干扰。此外,建议利用深圳在科技方面的优势,搭建数字化企业诉求通道,实时普及法律法规,提升企业合法经营的自觉性。
福田区人大代表、深圳市福田区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张勇:建议在柔性执法方案中加入“首违处理”相关内容,参考交通部门“首次免罚”的做法,针对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的首次违法处理方式,避免企业因同一问题反复遭受处理,增强执法的操作性。在方案探索和摸索阶段,可以推行白名单制度,重点针对所在区内的企业进行推广,提高方案的落地性,避免因覆盖范围过广导致司法部门难以执行。
针对企业家集中关注的劳资纠纷、财产保全、信用修复等问题,各责任单位现场作出回应,并表示将逐条梳理企业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持续完善相关工作举措,进一步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区人民法院目前已建立“室、线、码”运作模式,即司法助企工作室、21981538企业服务专线、司法助企二维码,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针对企业提到的劳资纠纷问题,区人民法院编写了《企业用工典型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希望借区工商联平台宣传推广到各民营企业,帮助企业提前化解风险点。
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对相关执行工作的监督力度,推动更多案件得到依法依规执行,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将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参与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中,为企业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
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综合查一次”机制,在去年选定的3个领域基础上,今年再新增几个重点领域进行推广,明确各部门检查事项,统一开展检查,避免多头检查、频繁检查,减少对企业日常经营的打扰。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梳理各企业提出的相关问题,与对应业务部门沟通反馈并推动优化处理。下一步将细化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举措,全力配合推进柔性监管行动,落实各项工作部署。
下一步,区工商联将会同各责任单位,聚焦“暖企、助企、惠企”,回应市场主体关切,完善柔性执法清单体系。针对企业在合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让企业在规范发展中获得有力支持。持续做好政企沟通的桥梁,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用心倾听企业心声,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福田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中原,区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二级调研员吴君灵出席会议,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及10余位街道商会、行业商协会、民营企业家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