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妇女儿童发展十件大事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2-05 17:14 来源 :福田区妇女联合会
一、深化“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引领广大妇女与党同心同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宣讲,线上线下开展宣讲活动617场次。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开展“美丽生活季——致敬了不起的她”宣传展览活动,讲好杜玉涛、张莹莹等优秀女性故事,唱响巾帼声音。
组织召开第七次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全面推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举办全市妇联思想政治引领暨新媒体宣传信息工作培训班,强化正面引导,持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二、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开发超2万个岗位促进妇女灵活就业
实施“助她发展·成就不凡”女性就业创业支持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共提供超2.3万余个岗位,其中“妈妈岗”9019个,女大学生岗位1.4万个。
创新设立深港澳女性交流服务中心,制定实施深港澳妇女儿童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性文件,发挥巾帼科技创新基金平台作用,开展“科创她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工作者交流学习活动,指导成立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带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开展巾帼科技助农、消费帮扶直播周等活动,做好汕尾市海丰县大湖镇的对口帮扶工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妇儿维权工作更加精准高效,获评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十大案例
依托 “深平安”和“民生诉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深圳在全国率先创建首个全品类全链条全网络的市级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智慧系统,获评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十大案例,并受邀在2024年度APEC会议和第十届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系统将妇女儿童维权案事件办理业务“条处理”和各区属地管辖、各部门业务“块融合”,实现全市“维权关爱工作一网统管、妇女儿童诉求一屏掌控、案事件联动处置一键分拨、事后跟进服务一目了然”。
系统上线以来,让妇儿权益维护更智能高效、关爱服务更精准贴心。
四、打造妇儿阵地标杆,深圳妇儿大厦被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首批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推广清单(第一批)
深圳妇儿大厦被市民亲切称为“万花筒”,是孩子们的“多巴胺童话世界”、家长们的“一站式遛娃宝地”。
市妇儿大厦探索可持续运营模式,将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有机融合起来,打造了“儿童友好、女性优能、家庭关爱、国际交流”四大板块多种业态,突出公益性、服务性和普惠性,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协同福田区深度挖掘片区特色,共同推进周边街区改造,打造妇儿友好特色品牌街区,提升城市空间的人文价值。
大厦开业以来,已举办公教、展演、市集、社群、阅读、快闪等1458场公益服务活动,累计到访716万余人次,接待国内外参访团347批次,向哥伦比亚第一夫人考察团、匈牙利记者团等外宾团组展现了深圳的城市魅力。
五、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1480间母婴室基本覆盖全市公共场所
深圳全力为“宝妈”出行“保驾护航”,为携婴幼儿外出的哺乳期妈妈提供人性化关怀。建设公共场所母婴室1480间,基本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覆盖交通枢纽、政务服务中心、公园、商业中心等各领域,温暖关爱惠及更多妇女儿童。
同时,坚持需求导向,打造“幸福家”托育中心示范点,实施“鹏城有爱”婚恋交友等服务项目。
全市共完成“两癌”筛查208.8万例(其中免费筛查60.44万例),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4.2万剂。发放慰问金和贫困妇儿救助金逾36万元,为单亲贫困、失业、重症等困境女性群体提供家庭关爱、就业辅导、自助互助等关爱服务1.2万人次。
六、持续做好“家”文章,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服务覆盖71万余人
成功举办“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广东省深圳分会场活动,75对深圳新人现场宣读婚姻誓言、许下幸福承诺,并共同发起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简办倡议,助力全社会营造节俭办婚、勤俭持家的文明风尚。
深耕家庭服务品牌,全市开展各类家庭家教家风服务1.8万场次,覆盖71万余人,打造“万花筒大师课”“父母述职大会”“父出行动”等品牌项目,多次获“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成立全省首个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基地,开展停学青少年家庭综合干预服务等精准服务,促进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七、一米高度看城市,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建设点超1000个
视角低下去、温度提上来。深圳加快打造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深圳范例”,推动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国家标准立项,为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深圳智慧。
深入推进实施《关于先行示范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意见(2021-2025年)》,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目前市级各类儿童友好建设点已超1000个,超额完成建设儿童友好社区覆盖率达60%的年度目标任务,13个城中村适儿化改造初见成效。加强儿童友好交流互鉴,全市开展“儿童友好社区日”活动600余场,连续8年参与联合国儿基会世界儿童日亮灯活动。
从概念普及到实景铺开,从摸索前行到先行示范,“从一米高度看城市”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
八、关爱护“童”行,爱心妈妈守护3698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实现儿童微心愿、募集爱心物资、开设《非遗陶艺课堂》四点半课堂……2024年,深圳2317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3698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阳光守护”“种子妈妈”等特色关爱品牌持续涌现,张燕、廖雪梅、胡静等一批优秀“爱心妈妈”故事被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先后报道。
深圳市妇联联动市委社工部等8部门出台《深圳市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织密困境儿童“关爱网”。
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支持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政策性文件,启动“非凡家庭计划”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个别化家庭支持服务,举办“点亮星星 爱不孤单”关爱活动,为“星星的孩子们”点亮梦想、照亮未来。
九、拓展妇联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建成“三新”领域妇联组织1767个
深入实施“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攻坚克难行动,深圳全市已建有“三新领域”妇联组织1767个,位居全省前列。
深圳市妇联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联合制定《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实施方案》,在轻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全国68家分公司同步成立妇女小组,成立全市首个网络妇联深圳妈妈网妇联、首个市级行业党委妇联市律师行业妇联,在直播领域建立妇联组织30个。
2024年,为新兴领域就业群体、家属和困难女性提供免费直播带货技能培训课程,累计开展线下课程培训15场,线上课程培训4场,共覆盖12154人次。
十、建立全周期保护支持体系,创新打造“五分钟妇儿救助服务圈”
强化党建引领协同共治,深圳市妇联聚焦妇儿维权关爱服务工作的新趋势、新变化及实际需求,以坪山区为试点,打造“五分钟妇儿救助服务圈”,更加精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五分钟妇儿救助服务圈”重点围绕群团、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以“近、快、全、准”为着力点,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城中村、居民小区妇儿临时保护中心,实现了坪山区全区24个社区全覆盖。
同时,以“场地+机制+共治+自治”的方式,建立起妇儿保护全周期支持体系,有效打通了妇儿维权关爱服务的“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