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服务 > 证件办理 > 服务资讯

“5·15”经侦宣传日丨与民同心,为您守护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5-15 18:34来源 : 福田公安分局

  2024年5月15日

  是第十五个全国公安机关

  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围绕“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主题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拆解犯罪手法

  带你识破骗局,不再上当!

  经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防范经济犯罪?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什么是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除此之外,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发生在经济领域。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

  2、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牟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

  常见的经济犯罪有哪些

  01

  非法集资 

  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类的犯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为了诱骗公众,非法集资者常常使用以下“高招”:

  1、公司包装:不惜重金在各种媒体上大肆宣传,甚至租用高档场所举办讲座,请名人、专家站台,展示与领导的合影和各种奖项。

  2、编造项目:以各种花哨的投资理财项目为幌子,承诺有担保、可回购、低风险、高回报。

  3、混淆概念:使用新名词如“电子黄金”、“网络炒汇”等,或新的经营方式来迷惑群众。

  4、高额回报:这是所有诈骗分子的“必杀技”,用高利率吸引你入局。

  如何筑起防线>>

  以下情形务必高度警惕:

  1、“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诱人标语。

  2、境外投资、养老产业、虚拟货币等高风险领域。

  3、在公共场所发放投资理财广告

  4、服务器位于境外要求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打款的“投资、理财”公司。

  02

  职务侵占

  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如何识别职务侵占>>

  职务侵占罪的常见表现形式:

  1、内部员工互相勾结,监守自盗。常见于仓管、搬运、维修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及经手本企业财物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

  2、利用操作系统漏洞,非法占有企业财物。员工偶然发现本企业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利用该漏洞非法占有企业的财物。

  3、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该类情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本企业财物直接据为己有。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

  如何筑起防线>>

  为了防范这些“内部小偷”,企业应该:

  1、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堵塞制度漏洞,遏制和消除利用职务犯罪的机会。

  2、建立职责分离制度,合理分配责任和权限,强化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

  3、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审批流程,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

  4、加强企业资产的监管,定期检查和盘点,确保企业资产安全。

  5、加强对员工的人事管理,常态化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员工的守法意识。

  03

  合同诈骗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合同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作诈骗的一种手段。

  04

  信用卡诈骗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05

  虚开发票

  是指不如实开具发票的一种舞弊行为,纳税单位和个人为了达到偷税的目的或者购货单位为了某种需要,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开具发票时,在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商品单价以及金额上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甚至利用比较熟悉的关系,虚构交易事项虚开发票的行为。

  06

  挪用资金

  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

  如何防范经济犯罪


  防范经济犯罪,我们应该怎么做?

  1、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

  2、职务侵占不可取,害人之后终害己;

  3、签合同,防套圈,仔细审核最重要;

  4、银行卡勿外借,自身信用要珍重;

  5、合法开具发票,依法诚信纳税;

  6、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终将受到法律惩处,切忌“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图片



图片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