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优质学位供给”常年聚焦百姓期待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1-27 09:18来源 : 福田区政府在线
▲福田区人大代表一行实地视察民生实事项目。
1月26日,福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顺利闭幕。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政府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依法选举田敏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每年此时,民生实事“大考”都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焦点。会议期间,2020年20项民生实事票评结果出炉,“学位增量供给行动”共新增学位2万座,历史性解决学位紧缺难题,获得总体满意率第一。同时,225名与会人大代表票决产生“基础教育规模和质量‘双提升’行动”等2021年20项民生实事。
为民办实事,重在落实,贵在坚持,高在创新。近年来,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推进和完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过程监督-效果票评”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民生实事抓好落实、取得实效,使其成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竭来源。
“满意不满意?”人大代表来评议
2020年3月30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阶段,福田召开区政府七届三次全会,吹响完成民生实事等“底线必保”项目的“冲锋号”,并按“全年滚动督查、年中专题研究、季度专项督办”的工作机制,持续跟踪办理、强力推动完成。据悉,福田区去年总投入超过22.45亿元在民生实事项目上,较上一年增长1.52倍。
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焦点,福田区人大以督办20项民生实事为抓手,创新监督方式,丰富监督内容。全年组织代表开展全过程跟踪监督、视察调研超过40次,同比增加135%,有力督促和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出质量、办出水平。
福田区政府与区人大同频共振,有效应对疫情冲击,顺利完成20项民生实事,实现了“双胜利”。20项民生实事中,优质教育类项目有3项,卫生健康类4项,养老济困类3项,环境道路类3项,公共安全类4项以及其他民生类3项。
优质教育类项目一直在历届民生实事中处于“领跑”位置,是群众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去年,福田区大力实施“学位增量供给行动”,新改扩建19所中小学,其中10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全部交付,新增学位2万座,相当于前5年学位之和,历史性解决学位紧缺难题,总体满意率第一。城中村学校“学有优教”提质行动、“幼有善育”强基行动也得到许多代表认可。
为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智慧安心菜篮”项目将辖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一揽子解决市容市貌、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让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拎越舒心。此外,“点亮星空·为爱护航”特殊儿童关怀行动、安全燃气进村行动、人行道安全岛改造提升工程等多个项目都获得了较高满意率。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人大首次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重点建议督办+执法检查+代表论坛”的综合监督方式,对养老服务项目开展监督。督促高质量建成5家长者食堂和12个社区助餐服务点,新设立政策型养老床位580张,高标准建成金地海景颐养中心、荔村社区颐康之家,完成超过6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
“立项不立项?”代表网友齐建议
“要用心用情解决一些市民都看得到、有难度,而又很需要解决的问题。”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明确要求。
根据福田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有关规定,区政府历时4个多月开展2021年项目征选工作,共收到各类建议216个,做到党政系统、代表委员、市民网友“三个领域”全覆盖。最终形成提请代表票决的30个候选项目。30个候选项目中,涉及区人大代表建议21个、微信网友建议10个(含与人大代表建议重叠项目),切实反映民意、顺应民情。候选项目涵盖优质教育、养老济困、卫生健康、百姓安居等十大民生领域。
群众关心的“小事”,经代表票决后,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大事”。会议期间,225名与会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2021年20项民生实事项目,“由民做主”使“实事”更实在。这20件民生实事项目既重视交通、住房、环境等设施建设,也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福利保障;既惠及老年群体,也关爱母婴弱残,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这20个项目将被列入2021年区政府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接下来,福田区政府将在区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以钉钉子精神办好民生实事,一茬一茬接着干,干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受益一片,努力答好民生新考卷,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区,推动首善之区新三十年再出发,在民生领域开好新局,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福田力量”。(来源:深圳晚报 温银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