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服务 > 招商引资 > 投资办事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首批澳门机构进驻仪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

信息提供日期 : 2022-01-05 18:09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发展事务署

  【一】平台发展

  2021年12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迎来首批四家澳门法律机构进驻,这是粤港澳法律领域合作、推动三地法治规则衔接的新里程、新探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法务局局长刘德学、广东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陈武明、深圳国际仲裁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院长刘晓春、福田区政府副区长欧阳绘宇,以及来自澳门的仲裁机构、深圳相关律师事务所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首批进驻平台的四家澳门法律机构,主要是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仲裁中心、澳门律师公会仲裁中心、澳门仲裁协会和黄显辉律师事务所。四家机构均为澳门知名仲裁机构及律所,对发展仲裁调解服务及解决与葡语系国家有关的商事纠纷具有丰富经验。

图片1.png

  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是深圳落实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清单第29项“以经济特区国际仲裁机构为基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举措,旨在为符合条件的港澳仲裁机构、港澳地区律师事务所、大律师事务所及法律界人士依法开展仲裁、调解业务提供阵地,支持合作区在“一国两制三法域”背景下实现“制度衔接和规则对接”。

  该交流合作平台于今年4月24日揭牌成立,并于同年9月深港合作会议上,在深港两地共同见证下,首批3家香港机构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eBRAM)、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SCIA HK)、德辅大律师事务所(Des Voeux Chambers)入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此次首批澳门机构的进驻是继香港机构入驻后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图片2.png

  【二】各界反响

  刘晓春院长在欢迎辞中指出澳门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努力深化粤澳法治合作,充分发挥澳门辐射葡语国家的特殊优势,共同面向世界。

  陈武明处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依托河套独特的地缘优势,将为探索粤港澳三地法治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路径。

  澳门立法会议员、黄显辉律师事务所创办人黄显辉作为澳门进驻机构代表致辞,表示非常荣幸成为首批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的澳门机构;澳门在涉及葡语当事人的仲裁或调解案件中提供拥有中葡双语能力的专业人士担当仲裁员和调解员,这将有助于为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往来、中拉经贸往来和“一带一路”经贸往来构建优质、创新的争议解决平台,提升大湾区的国际影响力。

  福田区政府副区长欧阳绘宇表示,福田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扎实做好政府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法治营商环境。福田区与深圳国际仲裁院将共同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推动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图片3.png

  深圳国际仲裁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院长刘晓春

图片4.png

  广东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陈武明

图片5.png

  澳门立法会议员、黄显辉律师事务所创办人黄显辉

图片6.png

  福田区政府副区长欧阳绘宇

  【三】重要意义

  作为落实综合授权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次澳门机构进驻具有重要意义。(一)整合优质法律资源,提升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已汇集多家港澳国际知名仲裁调解机构,未来将在人才交流、培训推广、专业研讨、法律科技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通过共享优质法律资源,为湾区企业及境内外当事人提供国际化、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二)搭建规则衔接“融平台”,促进粤港澳三地机制对接。目前,该平台为符合条件的港澳籍资深法律人士依法开展国际仲裁调解业务提供办公场所,为大湾区内知名仲裁调解机构的业务合作及交流提供便利,努力推动三地制度、机制和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和衔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三)拓展国际仲裁合作领域,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河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将进一步联动港澳,面向世界,加强在国际仲裁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大湾区市场化、国际化、公正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国际仲裁的中国高地。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