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之窗 > 环境篇 > 创建60个垃圾减量、分类示范点 > 亮点成果

项目成果

信息提供日期 : 2013-12-13 00:00来源 : 区城管局
2014-12-13

  一、夯实基础,从源头到末端完整系统快速建成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避免“前端分类,后端大杂烩”的现象,我们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快速建立起了从源头投放到末端收运处理各个环节的完整链条,各项分类设施建设均位居全市前列。

  1、健全源头分类设施

  给试点小区家庭配送分类桶50000个,厨余垃圾家庭垃圾袋2000万个,做到了每户一个双体分类桶,每天一个厨余垃圾袋。

  2、配齐小区分类设施

  在试点小区内安装了35个资源回收站、306个垃圾集中投放点,2000个厨余垃圾桶、5000个四分类垃圾桶,试点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全部配齐,并纳入日常考核进行规范管理。

  3、规范垃圾收运处理

  在振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了一个厨余垃圾预处理中心,处理能力为60吨/日,每天安排7台专业车辆到各试点小区将厨余垃圾统一收运处理,是全市能有效处理厨余垃圾的3个达标区之一。

  二、力求创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取得实效

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的成绩指标

  垃圾分类需要改变居民长期形成的垃圾投放习惯,推进起来存在较大难度。我们不断探索大力推进撤销楼层垃圾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模式。前期工作,遇到了很大阻力,我们联合街道办、区义工联,利用周末时间,逐一挨户上门发动宣传,先后上门宣传达480人次,耐心做说服解释工作,经过近三个月的攻坚,目前,44个试点住宅小区中有22个实行此分类模式,减量率达32%,远高于25%的平均水平,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最终赢得了小区居民的认可和支持。许勤市长在视察时,对我区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此外,我们还在滨河新村、红荔村两个小区率先引进物联网数字化垃圾分类导向技术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居民厨余垃圾分类情况的实时跟踪提醒,小区居民知晓率达95%,参与率达75%以上,满意率达99%,深圳各主要媒体纷纷给予了宣传报道。

  三、广泛发动,市民主动参与共建共享落实长效

  垃圾分类要落实长效,最终靠的是市民自觉主动参与。我们在试点小区安装各类宣传栏、设施达4600个(套),在全区户外电子屏、试点小区电梯内滚动播出垃圾分类教育片,组织210多场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参与人数达63300人。营造了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还结合全区最美阳台创建活动,对试点小区、居民赠送鲜花,美化阳台,提高参与积极性。

  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征文,让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积极发动义工、退休老党员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宣传,组建一支200人的垃圾分类义工队和 305名退休老党员组成垃圾分类督导队,通过志愿者们在小区内的言传身带动居民的主动参与意识。目前,许多试点小区已经逐渐形成结伴到点下楼投放垃圾的新风尚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