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之窗 > 健康篇 > 相关服务 > 政策法规

福卫字〔2009〕62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急诊急救工作的通知

信息提供日期 : 2009-12-30 00:00来源 : 福田区政府在线

区属各医院: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急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卫生局《关于2008年度全市急救综合考核情况的通报》(深卫医管发〔2009〕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我区区属医院急诊急救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急诊急救技术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居民健康服务,就进一步加强我区急诊急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对照找出差距,落实措施及时整改

  区属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急诊急救工作,从人、财、物各方面保障院前急救工作,对照市卫生局《关于2008年度全市急救综合考核情况的通报》,针对未达到A级优秀单位、院前急救医疗处置不规范、基本应急制度未落实、基本技能考核未达标等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今年区属120网络医院全部达到A级优秀(≥90分)单位。

  二、加强急诊科的建设

  (一)做好急诊科技术人员的配备,稳定院前急救队伍,确保急诊一线固定人员占2/3以上,轮转、进修等新入岗人员占1/3以下。

  (二)重视急诊岗前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医疗法规、规章和制度。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按照《深圳市急救网络工作制度》、《深圳市急救网络岗位职责》、《深圳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标准》、《院前急救流程》、《深圳市救护车管理办法》、《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预案》、《灾害事故医疗急救预案》等,规范医院急诊急救的管理。

  (四)对从事急诊科工作人员的待遇,实行政策倾斜(如绩效工资体现社会效益为主,急救设备折旧由医院承担等),尽量为急诊急救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稳定院前急救队伍。

  三、加强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

  (一)加强急诊科在岗人员急救技术操作培训,将CPR国际指南系列复苏技术、创伤四大对症技术(固定、止血、包扎、搬运)、常见心脏病心电图诊断等作为急救人员基本功的必修课,做到人人过关,确保技术考核合格率100%。

  (二)按照《深圳市急救网络综合质量考核标准》,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演练和技术竞赛,尤其是对救护车单元、基本技术和院前常见急危重症急救流程知识的考核,坚持不懈地提高医院的应急能力。

  (三)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和院内急诊专业人员的培训,凡是新轮入急诊科人员,必须先培训合格,熟悉操作规程后才上岗;通过集中培训、进修学习、参观学习、急救技术竞赛等,全面提高急诊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规范院前急救医疗处置,落实院前病历管理制度,把院前急救病历纳入医院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检查,局将不定期抽查;通过院前病历质控促进院前急救水平的提高。

  (五)急诊科在岗人员每年至少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凡是个人操作考核成绩60分以下,而且复考仍然不合格者将通报批评,并由医院安排离岗培训及予以相应的处罚。

  四、强化急救反应意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一)要制订有效的措施,强化急救反应意识,切实提高院内反应速度,确保达到院前急救专业队伍1分钟内的应急反应要求。

  (二)建立快速应急机制,保持长年的良好应急状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物资和车辆快速整合编队与启动,做好应急医疗保障。

  (三)严格贯彻《深圳市救护车管理制度》,院前救护车司机专职化,杜绝非急救使用救护车的现象(区政府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除外),确保救护车在急救一线。同时,要注重救护车单元(车况、车载人员、通讯、设备和药品)的质量,要求救护车的年检、警灯、警笛、标识、备胎性能完好率100%,车载通讯完好率100%,车载人员(医生、护士、司机着装、戴工牌等)达标率100%,车载医疗设备(监护型)完好率100%,车载药品(无缺、无变质、无过期、摆放合理)完好率100%。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