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空间提升工程
信息提供日期 : 2013-09-12 00:00来源 : 区文化体育局

一、背景
“土地资源匮乏”制约了我区体育设施的发展水平,为畅行瓶颈,我们提出了“小而多、分布在住宅小区”的布局理念,以“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小型多样”的形式,建造出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室外、简易、非标准的体育场所,成为了福田群众体育工作的亮点。
二、思路
区委区政府致力把经济发展带来的体育成果还惠于民,2012年,把“完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工程,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写入了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为此,我区启动了“公共文体设施空间提升计划”。
三、举措
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做一次彻底普查,根据普查调研结果和居民测评意见,决定把实施公共文体设施空间提升计划的目标定位在室外简易体育设施。根据国民体质测定结果和辖区居民健康现况,提出对器材组合后的功能要求:“照顾身体各部运动技能的发展,尤以四肢为要,腰背颈部为辅;对大肌肉群有按摩保健的辅助功能;为保证安全,不安装悬挂式器件”。为使方案更符合居民的活动需求,到参与者最多的福田街道皇岗公园、件数最多的福保街道菩提路健身苑、小区户数较多的下步庙南区体验环境氛围,最后,从多个方案择优整合后形成最终方案。每接到一个诉求,都派人到现场予以解释,一是到现场与诉求者探讨使用方法和器材功能,二是解决真正需求,调整配置、增加器材。为保证市民正确使用健身设施,根据每一器材的特点,扼要地把“主要功能”、“锻炼方法”和“温馨提示”编写成文字,并配上“器械实景图”和“黑白示意图”,以“使用指南”的形式,印制了80,000份小册子,免费派发给小区居民。
四、成效
“提升行动”对超过使用期器材全部更换,器材全部以国标《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11)》为依据,设计科学、产品美观,质量好,使全区增加全民健身活动点53个,覆盖率由5.5个/Km2提高到6.2个/Km2,遍及10个街道114个社区486处。室外体育设施质量的提升,扭转了居民对我区体育设施的看法和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居民的锻炼热情也有了很大提升,还带出了街道、社区一大批以健身路径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他们有组织的开展活动,提高技能,还自发地在健身路径安装处辅导居民开展活动。随着“参与-提高-比赛-再提高”良性互动,将进一步促进健康空间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