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区深化建设行动项目第三季度进展情况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10-16 14:44来源 : 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区政数局已超额完成第三季度任务,已建成区块链平台,开展4次推广培训,落地3个应用场景,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批细则,加强“数字福田完全体”整体统筹规划。成功打通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服务平台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利用区块链平台,强化“金融+数据”优势场景,打造10个金融领域数据产品,推出4个典型应用场景,完成5类专题场景式定制服务方案落地;已在8个街道政务大厅设立“信用+视频办”服务分点,推出55个高频服务事项纳入视频办改革清单;已上线智能审批事项420项至广东政务服务网,业务量已达100345件以上。
一是建成区块链平台,已提供20+个接口能力至福田区集成能力平台,配备上链培训视频,促进应用数据快速开发与接入。平台赋能成效显著,已赋能公共数据授权存证、未成年人保护线索处置、亲情代办等3个场景落地,上链数据量超180万条,全面推动全区政务服务能力提升。
二是建立健全项目全周期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实现项目从规划、立项、采购、实施、验收、后评价到结决算的全周期规范化管理,经四次征求意见,已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进行审议。加快完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编制《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指南》《网络安全设计指南》等标准化项目方案编制指引文件及配套审核细则,并印发相关通知,开展福田区2025年度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和项目运维申报工作。推动项目审核模式从“单一项目审核”向“整体研判审核”转变。将项目审批分为“清单+方案”两大阶段,清单审核阶段重点研判项目是否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开展,确保与全区、街道、部门规划保持一致,有效加强项目间协同关联关系,目前共收集全区136个项目立项需求(非运维),已按A、B、C、D、E五类进行分类组织各单位开展方案编制工作。
三是打通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服务平台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全区已在数据交易所发布30个数据产品,其中公共数据产品13个,包括“福田金融1号、信福分”等10个数据产品,以及医疗数据“商保核保理赔1号、2号、3号”。
四是强化“数据要素×金融服务”应用场景;打造包括“福田金融1号、信福分”等10个数据产品;其中用于惠民贷业务的福田金融1号产品,为原先无法获批贷款或额度较低的个人和中小微企业主提供近5.1亿元贷款。
五是推出“数据要素×金融服务”“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商贸流通”“数据要素×现代农业”等4个典型应用场景;其中“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方面,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场内线上交易全闭环,解决就医费用支付环节商保理赔“手续繁、垫资长、报销慢”的痛点问题,实现手机移动端商保APP“一键报销”功能;“数据要素×现代农业”方面,华南数字产业集团发布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数据应用;辖区企业中农网推出“惠猪宝”数据产品成功助力近千家规模以上养殖企业,累计获得授信额度8亿元;“数据要素×商贸流通”方面,上线全市首个“i福田”预付式经营数币商城,创建一个联动消费端、商户端、银行端、政府端的“一站式”线上数币预付消费新场景,覆盖餐饮、宠物、美容、教培、零售、健身、文体、按摩保健、医疗机构、驾校等10个行业累计215家门店落地数币应用。
六是已在8个街道政务大厅设立“信用+视频办”服务分点,推出55个高频服务事项纳入视频办改革清单,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失业登记等,推动街道社区开展高频事项视频办宣传推广,发放约300份宣传折页,在新华网、深圳政府在线等渠道发布宣传推文,街道大厅播放宣传视频,在社区活动日开展线下宣传等。
七是已上线智能审批事项420项至广东政务服务网,业务量已达100345件以上。
八是已组织1次业务骨干主题服务系统培训,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推广智能办事。
九是通过联合三大运营商进行信号调试,5G政务专网实现使用5+4信号模式;配备10台机动无线CPE。完成5G政务专网福田区全覆盖,大大提升5G政务专网网络质量。
十是完成街社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城区治理、企业服务、政务服务5类专题场景式定制服务方案落地,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等部门制定《关于健全政务数据采集共享工作机制的通知》并完成印发,健全政务数据采集共享工作机制并指导福田区数据报送管理,要求部门向基层采集数据前应先在“福i数”平台检索是否已存在相关可用数据,规范部门报数和向基层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