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预告 > 在线访谈往期回顾 > “开门问改革” 福田区2014改革行动系列公众咨询会第二场

文字直播

信息提供日期 : 2014-04-17 00:00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网站

  第二场福田区2014年改革行动系列公众咨询 

  时间:2014326日上午1030 

  地点:益田村广场 

  主持人:我先介绍一下福田区改革团队的领导,福田区组织部曾副部长,福田区社工委邓主任,福田区民政局刘局长、福田区检察院周主任,还有为本次咨询会提供支持的福保街道办刘部长。我们第一个环节请我们五个改革团队向我们居民代表说说他们的想法,然后再由我们居民发表意见。首先请组织部曾部长介绍你们的改革项目。 

  曾部长:我们社区的居民朋友们,我是福田区委组织部的,姓曾。今天我们在这里宣传一个改革项目,社区服务里面的一个项目,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两代表是什么呢?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党代表是党内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是选区由居民选举出来的。还有我们政协委员,政协委员是统战部和党委部门挑选的社会各界的精英。两代表一委员这几年我们党委政府组织他们进社区,目的是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协调居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同时对我们社区建设的里面的共性问题形成提案议案,提交到人大常委会、政协会议进行讨论。这也是为居民服务联系群众的方式。我们这个改革想把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作一个调整,我们要建立一个体制机制,每周由代表和委员到社区来值班,固定一个时间来听取大家的意见,每周固定时间会找到代表、委员反映问题。同时代表和委员对大家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跟踪,重大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督办机制,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一个回复,同时我们代表和委员在社区表现的怎么样,有没有解决群众的问题,年终要群众进行评议,给他们打分。使代表和委员真正联系群众,也是接受群众的监督,改善我们社区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简要介绍到这里。具体怎么做,材料上有介绍。我们还要细化工作的方案,下一步把它做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曾部长的介绍。以后大家在社区有什么问题,可以常态化的找两代表一委员办公室向他们反映。刚才忘记介绍了福田区卫计局黄副局长,再介绍一下。现在请福田区社工委邓主任介绍一下他们的改革项目。 

  邓主任:我们作为社会工作委员会改革项目是一个激发社会活力,社区自理的一个改革项目。主要是进一步做好社区各项动员,让我们社区各类的社会组织、各类的机构,包括我们的物业公司、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党委等等这些,包括我们各种歌舞队等等社区组织,都能够为社区的建设献策献力,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这个改革从体系上叫做“一站两委三平台”,一站就是以工作站为政府基层的一个工作机构。两委就是一个党委和一个居委,三平台就是让我们这些组织和居民参与议事决策,第二个平台是服务和管理的一个平台,第三个平台是监督和评议社区工作的平台。让我们各类居民和组织都参与到社区的议事,让我们居民都参与到社区的决策里面,比如我们今年还有一个改革是每个社区、每个街道给一些资金,每个街道有300万,每个社区老百姓根据自己身边的问题、困难,而且是一些公共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一些项目,提出一些公益慈善,包括我们的一些服务项目来让老百姓自己作主这笔钱怎么用好它。为了用好这笔钱,我们必须有一个议事和决策的机制建立起来,也就是体制改革里面的社区体制治理改革里面搭建一个社区议论决策平台,目前各个社区都建立了一个居民议事会,把各类组织的代表,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都吸纳进来,这个议事会对我们社区各类问题进行议事、决策。 

  第二个改革就是一个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主要有两块,第一块是由工作站为核心的开展政府在基层的政务服务工作。政务服务包括计划生育、包括民政福利养老等等这些政府在基层的一些政务服务工作。第二类服务工作就是居民社区服务工作,这个平台我们要引入社会的专业机构给居民群众提供社区服务。这个社区服务现在我们益田这边也开始准备招募组织了,基地活动中心也差不多竣工了,今年到明年我们所有社区都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都让第三方专业机构、社会机构来运营。 

  第三个平台的改革就是监督与评议平台。让社区党委和各类组织安排一些有见地的同志来参与这个平台上面对社区各项工作,包括基层工作站的工作、街道的工作、区里的工作进行评价评议。同时对社区的服务、社区的困难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这样一个社区有这么一个机制培养起来了会慢慢慢慢让一个社区更加民主、开放、更加为我们社区解决更多的问题和困难。 

  最后一个,让社区动起来。动起来光靠政府一家还是不行,要靠我们整个社区辖区单位、居民以及各方面的志愿者、党员等等都参与,这样才能真正让一个社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能力的去做志愿者、义工,这样一个社区才会更温馨、更和谐,谢谢!  

  主持人:谢谢邓主任的介绍。下面请民政局的刘局长介绍一下养老项目的设想。待会儿黄局长补充。 

  刘局长刚才社工委邓主任讲了微实事的问题,微实事这块我也很想讲。大家可能在社区都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比如社区修路、灯坏了修一下。但是老是解决不了,不是说领导不亲民,也不是有关部门不作为,什么问题呢?像我们政府这么大的广场都能建起来,但是有时候就一个水沟、一个灯修不好。为什么?其实原因不是说政府有关部门不去做、不想做,是我们政府的程序。政府的资金需要立项、需要预算、需要审计、需要造价评估、招标。修个灯一年下去就搞不下来。像这样的问题,恰恰是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我们社区居民身边的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事,现在我们区委区政府把这个任务交给社工委员和民政局,就是把这些问题我们政府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掉。现在这个问题有望突破,今年在我们区委书记张文同志亲自带领下、亲自督战、亲自修改方案,我们相关部门财政、发改、审计、纪委、监察部门都介入,我们探索一个办法,打破七个紧箍咒,简化程序。我们老百姓想办什么事就让它办成,这个权力交给谁?交给我们居民议事会,陈站长是我们居委会主任。居民议事会来研究我们这个社区需要做什么,提出来后反映给居委会,居委会认为可以做,由街道党工委论证可以做,马上就做。我们福田区委区政府拿出3000万做这件事,每个街道300万。把我们身边的小事全部解决掉。什么分门别类、什么招标都没有了。最后居民议事会定了说干就干,今年大家可以尝试一下,特别我们益田的居民我希望大家监督这项改革,看看这个改革我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今年毕竟是第一年,我是民政局局长,区里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和财政部门、发改部门研究了两个月,非常不容易。对我们来说也是思想上一个斗争的过程,因为我们政府程序太复杂,我们也不敢打破,有些规定也必须遵守,所以我们拿出一个办法也许还不完善。但是我们书记说了改革允许犯小错误,就是改革上有些小失误,只要不是人为主观的,只要不贪污,允许我们探索。今年我希望我们益田居民在民生微实事这个项目上大胆提建议、监督我们,把更好的办法拿出来,交给陈站长。我希望益田这里拿出好的经验,让我们区委区政府这个想法、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个决心落到实处。我就讲这么多。 

  黄局长:我是卫计局副局长,今年我们有一项跟民政局居家养老的事,刚才还没有正式开会的时候,我跟益田村的刘老师、欧会长都说了,对老年人最关心的,一个是生活关怀,还有一个是精神关怀、健康关怀、文化关怀,今年我们改革的养老我们负责的就是健康关怀,我们做了一个365养老工程,这里面我们跟民政局一起,我们主要负责健康的服务,其中内容包括了健康的体检、健康的评估、健康的教育、健康的咨询。具体的改革内容,我们居民都拿到了,希望你们对我们完善这个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在今年居家养老改革这个工作上会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福田检察院周主任介绍一下我们阳光检察的改革。 

  周主任:社区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福田区检察院政治处主任,我们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具有行政属性和司法属性,但是相对而言就我们目前的检察运行机制而言,专业性、职业化特点没有那么突出,我们这次改革按照中央政法委、中央司法改革要求,主要改革有三个方面:第一,我们把原来行政科室全部取消,在区委组织人事部门大力支持下,把所有行政科长、副科长称谓全部取消,实行办案专员,把全院11个业务科室整合成31个办案团队。探索我们检察官专业化的举措。第二,探索检察官分类管理、合理设置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员、辅助人员,设置几类人员的比例,合理利用我们办案资源。第三,实施职业化改革,以检察官责任制为主体,探索实施我们的检察官职业化改革,体现检察官职业特色,更好把检察官办案质量、效率提升。我们目前已经探索一年多时间,这一年来,我们办案数量、办案效率明显提高,人均办案每年是145宗,相当于每一天半要办一宗案件,是全省的1.93倍。办案效能方面也明显提升,改革以来没有一宗冤假错案。下一步希望社区的各位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改革工作,也同时欢迎大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大家提问。我们今天是一个全开放平台,大家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会整理成改革的意愿报告,反映给政府部门。 

  提问:我是老年协会的,我叫杨广德,干什么就说什么,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尤其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个舞台的灯光、音响,每一次搞文化传播活动都是租,费钱、费心、费力。这是第一个问题。希望尽快落实、尽快到位。我们老年协会去年会员已经达到638人,分成28个小分队。第二个问题,我们退休人员的活动场地。能够尽快把中心广场的二楼。已经五年了,迟迟没有落实。尤其在深圳,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今天也可能是在座年轻人五个负责部门的明天,希望尽快落实。希望今天能解决问题,不要推到明天。谢谢!  

  提问:我叫杨忠,今天和在座参加这个会议都感到很高兴、很光荣。因为我们福田区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都走在前面,改革开放走在前面。我们大家都愿意到福田区来居住,说明福田区委区政府以及各个部门领导的好,我们拥护。我来深圳31年了,83年转业到深圳,是老深圳、开荒牛,也是老党员,也是一个老居民。9697年就住进来了,对益田村的事情我非常关心。我当副会长当8年了,对益田区方方面面的事情碰到什么就讲什么。所有益田村整个广场当时没有地方跳舞、没有地方打球,我就发动240多人签名,最后打了一个报告,提出了13建议给管理处,开了三次会。我说你不解决老年人晚上锻炼,我天天打电话,让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这样才解决了。我们路灯不行,我找了几个主任都没有解决,我想还没有找到头,我就找到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到他们办公室。我说我们益田村路灯,特别是十字路口路灯都不亮,有上千人上班从这里经过,大家都在骂。我晚上要拿着电筒进来锻炼。那些开摩托车的人不开灯,横冲直撞。最后路灯的问题就解决了。 

  讲几个具体问题,第一,养老方面。养老资源还大有潜力可挖,方式要多方面,公办的、民办的。希望我们把这个办好,每一个社区都要一个以上养老机构。第二,我们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老年疾病的宣传、教育、辅导、咨询。特别对我们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对我们老年人要关心。 

  退休教师(深圳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提问:尊敬的各位领导,我简单提三个建议:第一,首先今天领导把社区活动的责任下放,但我也希望有专业人士搞好。比如我们益田区要不要建立社区网站,国内很多社区都已经建立了社区网站,我们益田村这么大的社区没有社区网站。第二,再比如我们提出福田国际化,实际上北京很多地区早已经提出国际化,我们能不能在益田村选一些家庭对外宾开放、对友好城市、友好居民到我们益田村村民家里进行参观、访问、交流,促进交往,增强友谊。第二,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是人财物。除了专业的机构、除了政府的工作人员、除了义工之外,我们深圳缺乏社会志愿者,比如要办好社区老年教育,必须聘请懂教育的人办这件事。这是第二个问题,招聘社会志愿者专业人才。第三个建议,刚才领导提了人大代表、党代表深入社区,我觉得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定期召开居民或者党员同志的代表座谈会。只有座谈会才能激发集体智慧,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个别的问题个别解决,但是社区有关重大问题应该通过代表座谈,集中大家智慧来解决。比如这个活动场地的设计方案应该拿出来展示让大家提意见,然后座谈会来讨论方案,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活动场地的设计方案公示,我就提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谢谢我们刘老先生,刘老先生是深圳第一届政协委员,76岁了。他刚才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社区很多事情除了有热情之外,还需要有很多专业资源介入。益田村有一个很好的养老院,我们今天把它们的院长请过来了。请他讲一讲。 

  福安养老:各位领导、各位居民朋友,爷爷奶奶好!刚才大家讲到养老的问题,我姓占,是福安养老负责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相当于是老人的幼儿园。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呢?首先现在老人越来越多了,我的父母也是,慢慢都老了。老人中间有残疾的或者依靠人家的人越来越多,咱们子女特别忙,白天要上班,要照顾小孩。放在咱们中心可以吃、可以睡,晚上子女回来了可以接回去。它是通过政府来主导、民间参与,政府把场地拿出来,民间组织来运营。做这个东西对咱们居民朋友有什么好处呢?首先第一个,他可以真正帮助家庭,年轻人出去打拼,孩子要照顾,老人也要照顾,把老年人托在这里减轻家庭的压力。第二,咱们这个服务质量有保证。第二,成本低。在这里你可以居住在这里,早上子女把你送过来,晚上接回棋,比较近,车费、路费、精力、时间都省了。刚才很多居民朋友反映日间照料中心做的挺好的,他还是有一些问题的,益田村有4万人口,老人有几千个,80岁拄着拐杖、坐轮椅的有500个,这里床位太少了,最多只能80张。我希望将来咱们共同努力,增加点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上门帮你照顾,谢谢大家大家对我们福安养老的支持。 

  主持人:还有哪一位要发言?  

  陈先生:我是住在本区678楼的住户,我姓陈。我提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我们社区随着退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住在多层的居民,6层以上的居民关于每天上楼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问题,因为我们益田村最早就是有82栋的魏校长就提出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截至目前都没有得到解决。应该说我们深圳市具备这个条件,从全国来看,无论是上海也好、广州也好、厦门也好,相当于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去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深圳市截至目前为止,应该说各个社区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是矛盾都比较突出,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社区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我是希望我们福田区能够以益田村作为试点单位,抓住有典型指导意义的几栋房子,看看有没有可能尽快把这个试点解决掉,解决一下老年人在多层楼安装电梯的问题。因为这个事情涉及到居民多方面的利益,存在是靠居民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确实难度比较大一些,我是希望区政府指导工作站或者居委会,咱们共同,以某几栋作为试点,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其实这个事情真正既可以解决老年居民养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推动,相当于推动民生工程,既给了安装电梯的企业带来效益,也可以给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我就提这点意见,希望区里真正把这个问题解决,因为这个问题是老问题了,但是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区里真正能够下决心,能够把这个事真正抓起来,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区政府有任何这方面的行动。这次既然是开门问改革,福田区真正希望能够为社区做一点实事、办一点实事,希望把这个事真正作为区政府,作为一项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果今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社区的居民就非常感激了,我就说到这里。 

  刘云:在座领导你们好!我是学法学的,我对检察机关改革比较有兴趣,请问一下检察院的负责同志,你们改革主要方向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措施?  

  周主任:小刘刚才这个问题是很多朋友都想了解的,我们检察院运行机制改革大体方向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迈进,总体提升检察官办案效率、效能,同时打造一支公正、廉洁、高效的检察官队伍。主要采取的措施刚才我简要介绍了一下。第一,把运行机制向专业化形式靠拢,采取不同的专业团队。第二,实行办案责任制,所有的案件搞终身负责制,你办了案,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你要对你所审理的案件负全责。不管现在还是将来,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我们还要搞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把原来行政色彩审批模式扁平化,原来都是副科长审批、科长审批、副检察长审批,层层审批,办案效率没有那么高。扁平化后,实行专业化负责,你对这个案件要负责到底。就像我们医生,病人来了,你不可能把病人推到院长那里。我们检察官也是,接手案件后,就要对案件定性、把关、审理、负责。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办案效率、效能,促进公平正义,维护法治,促进法治建设。 

  主持人:我问一下你的问题,刘云,你能不能说一说假设你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改革官,你会怎么改?周主任刚才说的话你满不满意?你作为未来的检察官、未来的律师有什么想法?  

  刘云:刚才检察院的同志给了我一个很满意的回答。我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有了更多了解。有机会参与改革的话,我想先淡化行政色彩,加强检察的力度下基层,检力下沉,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们检察工作中来。 

  杨泽民:我是星港社区的老党员,叫杨泽民,刚才听了组织部部长讲的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改制,我感到非常好。现在还进一步完善,用普通的话叫坐诊、出诊、会诊,这个很形象,我双手拥护。搞了一年多,我们社区还有一些成效,居民群众、党员群众提出的一些提案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上一次代表进社区的时候,开会的时候,我们有的老同志当场就写诗歌送给党代表,会议也很融洽。我们跟党代表形成一种亲戚关系,像家里人一样的。提出的议案关键是实打实,能解决。像我们星星家园门口,那个地方车多、人多、活动多,很容易发生事故,提了提案后那个红绿灯在过年前就搞好了。大家非常高兴。还有我们区委西边的人行道太窄了,提了意见后很快就拓宽了。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刚才讲到坐诊,每周都有代表在社区听取意见,这个非常好。让群众、党员有了讲话的途径,发扬民主,体制改革,这个是很好的方向。但是我希望区委取消公务员到社区报道这个做法,那个很无聊,给社区增加了很多负担,来盖个章、签个到,就回去说到了社区了。你要真正像焦裕禄那样到田里劳动。搞那些假东西,没用的东西,不给民众办实事的东西不要搞,增加了负担、麻烦。来了公务员,总要倒一杯好茶吧,要停下手中工作跟你谈20分钟吧。这些扰民的东西不要搞。 

  主持人:陈站长,假设有300万,你怎么花?  

  陈站长:刚才说到300万是给我们一个街道,所以一个社区没有那么多可以分的。刚才刘局说了微实事这块,之前我们有邀请老党员、居民摸一下底。我们很快有一个项目会做,就是在机关五幼门口对面那个地方,那里有一个下地下停车场挡雨的东西,周边没有护栏,有两个。经常有小孩跑过去当滑滑梯,非常危险。我们想把这个作为第一个微实事来解决。我们将来也会邀请更多的居民来参与,给我们小区提出一些有建设意见的建议,我们一起来参与,尽快形成微实事,一件一件来解决。谢谢大家! 

    

  主持人:时间关系,最后还有两个提问名额。 

  提问:领导!我是社区退休的人员,叫张泽斌,今天这个会对我们社区很好,我在益田村住了10年了,参加这个会还是头一回。我觉得社区从管理、从各方面都是不错的,我有一个问题想提一下,大运会以后做了几条路大家可能都看过,我们福田区福强路、福荣路这个人行道大家走一走看一看,这个质量太差了。还有新洲路两边的人行道,应该加强修理一下。这个人行道,大运会的时候没有修。还有我们这两条道砖是很好,专门的人行道砖,但是工程质量很差,应该水泥砂浆贴,现在只是黄沙贴上,过几天全部是散的。有时间的话,领导可以去看一下,从这个路口到第一职校,还有福荣路。材料质量做的很不到位。做的时候,地下的没有铲掉,直接铺上去做的。对社区发展也好,我们的工程要保证质量,做一件事要完成一件事,不能大面积做了,到年终总结的时候我们社区也好、区领导总结也好,做了多少人行道、做了多少工程,最后回想一下质量怎么样。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做一分钱的事就要完成一分钱的事。  

  记者:今天主题是开门问改革,我是深圳晚报的记者,本来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我都不参与发言的。我们平时是对这种活动做报道。但是今天有两个事情与我有共鸣,我想跟大家交换一下意见。第一,刚才有位先生提到多层加装电梯的问题,因为我以前关注过这个问题,我们深圳晚报也做了整版大幅报道,有许多老的小区加装电梯,这个不是那么简单。有一些试点已经有了,他们是怎么做的?一个是政府拿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居民享受到这个电梯的大家也要拿出一部分钱。更主要的还不是这个钱的问题,就是你安装电梯的时候对其他楼层的人会产生低频噪音,他们同不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政府也没法改。这就是刚才说很多年的老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解决,因为我们记者有做调查。这个供大家作参考。主要是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作一个指引,可以在益田村推行试点也可以。 

  第二个问题,关于刚才那位老先生提到的砖块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作报道,因为南方树的根系比较发达,如果用水泥加砖之后,过一段时间这个路面就拱起来了,必须松软。  

  主持人:开门问改革,尊重最重要,我们政府尊重我们老百姓,我们老百姓也要尊重我们政府,大家是相互体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这么好的平等对话机制,我们好不容易把这个门打开了,一定把这个门开下去。我们也尊重这位老先生,他的问题我们都记录下来了。最后请我们社工委邓主任作一个简单总结。 

  邓主任:各位居民代表,非常欢迎大家!也非常高兴今天能够跟大家一起互动,我相信作为党委政府会越来越多的开门改革,越来越多的利用各种公开的平台来跟我们居民群众互动,大家都来关心如何把我们深圳,把我们福田,把我们每一个社区搞好。今天很多居民群众都想发表意见,时间有限,我们也积极地向各位收集书面的意见,回去认真地把各个居民提出的意见进行梳理,跟我们的改革方案进行核对。真正把居民的问题、把社区的一些问题、把我们各项改革调整的更好、更适合改革的方向、更能够满足居民群众的要求,在这里我感谢各位居民代表的参与。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我们开门问改革讨论会到此结束。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