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业务知识库 > 医疗卫生

老年人真的越瘦越健康吗?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8-27 09:47来源 : 福田区健康教育所

  中国有句古话“有钱难买老来瘦”。那么老年人瘦真的是健康的表现吗?当心不知不觉中已患上肌少症。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sarcopenia,SP)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的下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7%~23.9%。


  图片


  哪些老年人容易被“肌少症”找上门

  导致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增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激素水平改变,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丢失。其次,长期卧床、久坐、长期酗酒、吸烟、膳食摄入能量不足、蛋白质不足、维生素不足、合并慢性疾病、手术、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某些药物治疗等因素均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图片


  肌少症的危害有哪些

  肌少症可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导致骨折等,增加老年人残疾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对于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图片


  如何早期自我识别

  如果家里有60岁或者6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方法来判断:

  让老人掐表走3米~6米,计算最大步速或平均步速。

  (1)步速>0.8米/秒,并且优势手(常用的手)的握力正常(男性>25千克,女性>18千克),基本可以排除肌少症。

  (2)步速≤0.8米/秒或步速达标但握力不足时,就需要去医院使用专业仪器测量肌量,肌量正常就可排除肌少症,肌量低则可诊断为肌少症。


图片


图片


  “肌”不可失,如何防治


  1.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无明显运动禁忌的肌少症患者均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训练。


  有氧训练:推荐快走、慢跑、骑健身车、健身操等。


图片


  抗阻训练:弹力带、绑腿沙袋、哑铃等。


图片


  平衡训练:将单腿站立 、倒退走、侧身走等训练方式与我国传统健身项目(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有机结合。此外,宜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

图片

  2.注重膳食营养,进行适当营养补充

  老年人应注重充足的营养支持,合理膳食。肌少症患者应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2g)。推荐老年人增加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黄豆、花生等。需将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平均分布于三餐中。保持适当体重,避免体重过重、过低或是波动过大。


图片


  3.做好慢性病管理

  定期体检及随访,早期发现和干预导致肌少症的高风险急慢性疾病。


  4.重视体重下降

  体重半年内下降超过5%应引起密切重视,及时去老年医学科专科就诊,同时进行肌少症的评估。


  5.重视和预防跌倒

  当老年人出现跌倒尤其是反复跌倒时,应及时进行肌少症、跌倒风险评估,并早期积极干预,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


  温馨提示

  肌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做好早期识别、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刻不容缓!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