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不全需重视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9-18 17:01 来源 :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有效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部分病毒控制良好的感染者CD4细胞计数恢复不佳,被称为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者(immunologicalnon-responder,INR),发生率10%~40%。研究发现该类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非艾滋病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均显著高于免疫重建正常患者。
1.诊断标准
INR的定义并无国际通用标准,在不同研究中也不尽相同。2021年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DHHS)指南指出部分感染者存在CD4细胞恢复不良(Poor CD4 Cell Recovery),持续低CD4细胞者死亡风险增加。
2023年我国《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5版)》 表述,经过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被完全抑制情况下,有15%~20%的HIV感染者免疫重建不良,由于治疗前CD4细胞计数较低(<200个/μL),即使在病毒载量被完全抑制的情况下,其CD4细胞计数难以达到正常水平,往往就在CD4细胞计数较低的水平上进入平台期。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INR诊断标准:接受抗病毒治疗4年以上的感染者,外周血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VL<50拷贝/mL)超过3年,CD4细胞计数仍持续低于350个/μL,除外其他可能导致CD4细胞计数长期低下的原因。
2.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
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明确的机制包括骨髓与胸腺功能降低,异常免疫激活与炎症,代谢遗传及其他因素。
INR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线CD4细胞计数、性别、年龄、地区、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时间、基线病毒载量、WHO分期等,其中基线CD4细胞计数低和年龄较大是最重要危险因素。
INR可能更容易发生结核病、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感染以及卡波西肉瘤等感染相关恶性肿瘤等。INR和免疫重建正常者(CD4细胞计数>500个/μL)的病死率分别为3%~23%和1%~7%。INR感染者CD4细胞计数每增加50个/μL机会性感染风险就降低39%~68%,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的感染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约51.3%。INR者比免疫重建正常感染者相比,血液中自然杀伤细胞含量更高,肠道黏膜组织中B细胞显著增多而浆细胞更少,血浆中5种miRNA表达显著增加,这用于早期识别和预测INR。
3.干预措施
尽早实行抗病毒治疗是预防及降低INR发生的重要举措。对于已实现病毒学抑制的感染者,不建议为改善免疫重建而随意进行治疗方案调整。目前不常规推荐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作为改善免疫重建方案或手段。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个体化探索性处理。据病史与CD4细胞计数进行机会性感染预防用药及肿瘤筛查。
来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