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七大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医疗卫生 > 医疗服务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5-22 15:32来源 : 福田区卫生健康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疾病谱已发生明显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为全面掌握福田区慢性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福田区2023年开展了社区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结合慢性病日常监测工作,形成了《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一、福田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

  (一)慢性病是福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2023年,福田区居民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71.26%,其他死因包括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损伤及中毒等。

  (二)恶性肿瘤是福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肺癌是“头号杀手”。2023年,福田区前五位疾病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和伤害,其中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27.25%。福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胰腺癌。福田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发病前五位癌种占全部肿瘤的65.6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肺癌均是最高发恶性肿瘤。

  (三)福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水平基本稳定。2023年,福田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为218.08/10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为68.44/10万。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其次为出血性脑卒中。

  (四)福田区每4个居民中有1人患有高血压。2023年,福田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85%,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患者中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比例)为60.22%。福田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的比例)为88.44%。

  (五)福田区每9个居民中有1人患有糖尿病。2023年,福田区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42%,糖尿病知晓率(糖尿病患者中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比例)为62.90%。福田区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达标的比例)为71.87%。

  (六)福田区近三成居民血脂异常。2023年,福田区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9.56%,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0.96%,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0.77%。

  二、慢性病主要影响因素流行情况

  (一)福田区居民健康素养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福田区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1.9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56.77%,连续九年位居全市第一。

  (二)福田区居民油盐摄入量趋于合理。2023年,福田区18岁及以上居民的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29.34克,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摄入量(成年人25-30克/日)。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39克,略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摄入量(成年人不超过5克/日)。

  (三)福田区两成成人吸烟,有害饮酒比例不高。2023年,福田区18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率为21.62%,男性居民吸烟率高于女性。18岁及以上居民有害饮酒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界定:有害饮酒指男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在61克及以上的饮酒行为,女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在41克及以上的饮酒行为)为3.41%,男性居民有害饮酒率高于女性。

  (四)福田区近五成居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2023年,福田区经常(每周至少三次)参加体育锻炼者占48.8%,体质测定合格率为94.5%。居民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指除了睡觉时间外,累计坐着工作、学习、阅读、看电视等所有静态行为时间)约为5小时,即一天之中有五分之一时间处于静态状态。

  (五)福田区三成居民超重,一成居民肥胖。2023年,福田区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5.21%,肥胖率为9.95%。男性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

  三、防控策略

  针对报告结果,我们应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的慢性病问题。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夯实慢病综合防控基础。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慢性病防控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政策和规章。相关行政部门应把慢性病防控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将健康融入万策”,将慢性病防控工作与各部门工作有机衔接整合,全方位构建和完善慢性病防控网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探索适合福田区区情的慢性病防控干预模式。

  (二)健全健康支持环境,提高全民主动健康意识。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知识,推广支持工具和传授健康技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参与活动,多方位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不断扩大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的覆盖范围,提高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利用率。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全民健身行动,使居民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主动健康意识,转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持续关注重点人群,加大慢病综合防控力度。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群,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与规范化管理,完善早期诊断技术与服务。完善自助健康检测服务,提高慢性病早发现能力,增强居民慢性病自我管理能力。健全慢性病监测系统,推动相关医疗卫生系统互联互通,整合辖区居民健康信息,逐步实现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信息实时更新,加强监测信息利用,及时掌握慢性病流行规律和特点变化。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整合辖区多方资源,强化慢性病患者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福田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5月16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