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华强北启用“一站两中心”,打造一站式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平台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9-04 09:35 来源 :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
8月26日,在深圳改革开放的地标性地点华强北商圈,福田区法学会涉外法律服务站、福田区华强北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华强北街道涉外综合服务中心在航都大厦12楼正式启用。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联合区司法局、华强北街道共同建设“一站两中心”,针对华强北外籍商务人士集聚、企业跨境法律服务需求较旺盛的特点,组织和发动了全市的优质法律资源、专业人士,力求为外籍人士“走进来”、企业“走出去”的涉外民商事活动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支持+多元解纷+资源对接”服务,努力打造立足华强北、辐射全区、面向全市的“一站式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强调法治与开放相辅相成,要在扩大开放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为深圳的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和国际交往中心,福田区具有涉外经济活动“密”,外资商事主体数量“多”,涉外律师占比“高”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心针对企业出海、跨境贸易、国际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热点领域的实际需求,高效构建专业化、系统化、定制化涉外法律一站式平台。
“一站两中心”1.0版本,服务体系包括四大板块: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特色服务、华强北商圈国际化服务。聚焦基础性服务与定制化服务相结合,推出多项特色举措:
在多层次法律咨询方面,提供线下值班、应急热线、专题定制咨询等多种方式,依托分领域、分场景的定制化咨询模式,覆盖跨境贸易、出海合规、目标国政策、防跨境电信诈骗等多类需求,有效满足多元主体差异化诉求,实现精准触达与高效响应,全面提升公益法律服务的可及性与针对性。
纠纷调解服务立足国际化团队建设,整合本土、港澳及外籍调解力量,组建具备跨境解纷能力的复合型队伍,推动跨境纠纷处理更加高效、专业和富有亲和力。
跨境投资法律支持强调“可落地”性,由区法学会跨境民商事法律专家团队提供支持。该团队多数专家兼具中外执业律师资格,深度参与目标国法律实务协作,并与境外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知名律所建立常态化、“强联系”合作网络,为企业跨境投资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辅导和协助。
此外,中心积极推行“走出去”服务模式,将服务延伸至商圈各专业市场及外籍人士聚集区,通过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定制化上门服务,设立移动调解站、巡回法律咨询点等方式,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不断增强基层法治服务的渗透力和实效性。
为了让更广泛社会公众知晓、掌握、用好辖区优质、便捷的涉外法律服务,“一站两中心”制定了服务指南,旨在以“一册在手、涉外无忧”的形式,系统梳理辖区涉外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特色服务,将商事法律服务品牌专业化、精准化、系列化,助力高水平化解涉外矛盾纠纷、高层次开展国际法治交流合作、高质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福田区将立足国家战略,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在市委、区委国际化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下,进一步服务国际化城区战略部署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大湾区有影响力的一站式涉外法律综合服务平台。积极联动区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核心阵地,协同并进,突出需求导向,升级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措施,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案例。构建涉外多元解纷联动机制,加强联系港澳法律专业人士、外籍志愿人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外籍调解员队伍,大力推广跨境非诉解纷理念,探索非诉解纷实践创新、规则创新、路径创新,进一步服务国际化城区战略部署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建成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