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建议(第20220179号)的答复

信息提供日期 : 2022-12-15 16:00来源 : 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


尊敬的各位政协委员(安琪、王欣、陶玉斌、刘龙胜、赵晓华):

  关于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关于提高城市空间治理能力营造福田区首善环境城区示范的建议》(第20220179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与各会办单位进行了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蓝绿生态空间布局,强化网络化连通”的落实情况

       构建生态健康、功能复合、互联互通的城市绿色休闲空间和公园集群对提高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区规自部门计划开展福田区“山海连城计划”规划编制,将依托辖区“一屏一带三廊”的生态格局,完善主要廊道,增补次级廊道,构建完善连通的生态网络体系。

       区城管部门将构建山、海、林、城一体化都市生态游憩网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一是推进“梅林山—银湖山生态桥项目”,计划采用上承式拱桥的生态连接方式推进,选址梅观路两侧山体之间最合理的位置,避开地铁和高压走廊,联通两侧现有步道,打通塘朗山和银湖山生态断点,努力做到最小生态干扰,目前已完成生态调研、征求意见、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立项等工作;二是建设“竹子林生态通廊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利用现有公园路网,完善公共空间及公园链接断点,打造开放融合公园游憩网络,以塘朗山为核心连接安托山公园桥梁及周边生态恢复,计划开展跨白石路人行天桥工程建设,连接人才园和海滨生态体育公园。地面工程则通过增加休憩节点、标示标牌、城市家具等设施,完善慢行系统,以最短的距离串珠成链,构建优质灵动的生态系统,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征求意见等工作;三是规划“福田区20公里远足郊野径建设项目”,包括新增规划建设梅林山段远足郊野径17公里和银湖山段远足郊野径3公里,将采用土坎、砌石阶梯、导流横木、土木阶梯等“自然无痕”工法推进远足郊野径建设,探索以手作方式打造连接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生态步道”,实现“以纯绿色生态的方式联通”,目前已开展对梅林山、银湖山规划路线复勘等工作。按照“可达、可行、可游”的原则详细分类研究今年的实施路线,于7月份开展福田区郊野径实施志愿者征集相关活动。此外,考虑到生态桥与手作步道最终为市民所用,项目将优先利用廊桥、手作步道周边现状配套服务设施,以契合市民多元需求、精细化、人性化建设标准为纲,沿途设置入口服务点、休憩点,放置自动售卖机等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市民的游览体验。同时倡导无障碍设计,强化生态廊道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衔接。

       二、关于“谋划空间治理专项行动,实施差异化管控”的落实情况

       福田区持续深化中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各街道绩效考核当中,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推进辖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并根据空间结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要素等不同,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管控。

        一是福田区以打造“零碳示范区”为总目标,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福田区以“三大新引擎”作为重点,在建筑密集区域纳入近零碳规划要素,开展近零碳建设规划和研究工作,并在辖区工业园区、公共建筑、校园等重点区域开展近零碳试点建设。2021年,全区6个项目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名单,数量居全市第一;2022年6月,在全市率先启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红岭教育集团高中部、深圳会展中心等18家近零碳排放试点创建培育项目;2022年8月,福田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探索引进境外资金支持我国气候项目,倾力打造可持续金融全球窗口,树立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碳中和标杆。

        二因地制宜构建差异化生物多样性策略,各街道多点开花,齐头并进。沙头街道毗邻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南部滨海湿地生态区,守护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及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以梅林水库仙湖苏铁保护小区为核心的北部岭南自然山林生态区,利用自然绿道串联安托山—梅林山—笔架山,形成贯通梅林、香蜜湖、华富三大街道的多层次绿色生态走廊;辐射莲花、园岭、华富、华强北及福田等街道的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以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等生态公园为生态源区,以水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为节点,构建生态廊道,重塑福田河活力景观带;福保、福田、南园等街道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核心打造鸟类友好园区,为深圳市探索构建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提供先行示范经验。

       三是探索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改革工作,2022年,先行选取河套片区和梅林街道为试点,其中在河套片区率先探索区域环评与“双碳”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深度融合,先行先试将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事项以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河套片区鸟类保护研究等纳入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体系;在梅林街道创新提出环境目标与第三产业针对性管理要求。特别是,针对餐饮违规选址现象频发的突出问题,将编制餐饮服务项目经营场所禁止选址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作为餐饮业有序开办的重要依据,有效遏制餐饮业无序开办问题;2023年,待试点成果顺利验收后将在辖区剩余片区全面铺开区域环评工作,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环评“福田模式”。

       三、关于“推进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促进系统性治理”的落实情况

      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网络,区规自部门已开展《福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底调查》工作,摸清辖区生态家底,掌握修复空间范围,为后续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推进重要生态修复项目工程实施提供决策基础,以生态修复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区政府已编制《福田区生态环境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对梅林水库库周进行生态修复,将梅林水库右岸交通道库尾改造为林地过滤带,局部边坡较陡或有塌方形成地段进行整治。实施福田河中上游段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采用梯级生态阻控技术控制福田河上游面源污染,构建顶级生物群落与滤食性水生动物种群,引导生态景观恢复与重建。建立河道生态长效补水机制,利用天然基流、水库、水质净化厂尾水等补水来源,保证河流生态基流。建设美丽生态河湖,打造河畅水清、鱼翔浅底、鸟栖水岸的“量—质—生态”三位一体健康水生态,提升河湖自净能力。

       此外,福田红树林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即将全线开展,该项目将结合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在避风塘、5号鱼塘及凤塘河北部淡水塘等区域,分别进行生境改造,解决凤塘河以东的区域生境单一、芦苇疯长、潮沟淤积等问题,进一步改善水鸟生境。修复项目完成后,将达到保护区1-6号鱼塘“集中连片、功能分区、管理分区”的效果,鸟类栖息地生境质量不断优化,生态效益将显著提高。

        四、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提高城市空间治理能力,营造福田区首善环境城区示范。一是积极推动“山海连城计划”规划编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具体建设行动;二是以“碳路先锋”引领绿色共建,探索“双碳”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深度融合,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和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典范;三是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组织推动一批有亮点、能示范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落地实施。主动扛起“首善环境”担当,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更多“福田经验”、“福田模式”。

                                                                                                                                                                                                  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   

                                                                                                                                                                                                            2022年9月1日      

(联系人:吴珠璇、黄继业,82918943、1361301****)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