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023170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8-24 16:53来源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

尊敬的钟如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助力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建议提案》收悉。此件由我局主办,区委宣传部,沙头街道办局汇办。我局对此提案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就您的建议事项答复如下:

  一、关于“转变红树林保护理念”建议

  一是推进自然教育中心建设,发挥自然教育基地示范带头作用,依托现有的展览馆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南区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开展“福田区中小学湿地教育项目”,共同推动中小学生走进红树林湿地,抓好湿地保护知识教育,鼓励市民、学生广泛参与,发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红树林基金会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群众走进红树林,结合自然教育活动,持续提升红树林的人文旅游价值。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发掘海洋、湿地碳汇潜力,核算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量、储碳量,以及节能减排量,以红树林生态湿地为例,评估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路径研究,加强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气候韧性。三是开展福田红树林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结合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在避风塘、5号鱼塘及凤塘河北部淡水塘等区域,分别进行生境改造,解决凤塘河以东的区域生境单一、芦苇疯长、潮沟淤积等问题,进一步改善水鸟生境。修复项目完成后,将达到保护区1-6号鱼塘“集中连片、功能分区、管理分区”的效果,鸟类栖息地生境质量不断优化,生态效益将显著提高。

  二、关于“加强对红树林保护人才培养”建议

  与国内红树林保护相关领域代表院校及权威机构建立合作框架,加强在红树林保护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借助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质资源,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技术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服务福田红树林保护事业发展,完善全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助力“国际红树林中心”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三、关于“系统修复生态,鼓励社会民间团队参与”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围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需求,按照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红树林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推动全域五年一次及重点区域一年一次区域生态系统和重点物种调查。基于山体、水体、湿地、森林、海洋等生态系统本底调查成果,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二是保护红树林自然生态空间。根据自然保护地规划,将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红树林及周边生态区域的保护格局。完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夯实“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建设山海连廊竹子林生态通廊,以低扰动、轻建设的方式,推进实施“山海连城”计划。三是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统筹开展现有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滨海湿地、红树林等区域的修复,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自然岸线保有率,推动人工岸线生态化改造,提高海洋灾害抵御能力。四是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协同治理。红树林基金会(MCF)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地方性环保公募基金会,致力于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湿地的保护和教育。2015年12月,红树林基金会(MCF)开始开展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运营管理,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在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方面经验、技术、人员和社会资金募集优势,开展湿地公园生态化、专业化管理。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修复工作,得到了包括深港两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项目通过爱心企业、公众、互联网平台等多方帮助,撬动社会各界资源,是政府+公益机构发挥双方优势,共同积极应对生态问题的典型案例。同时借助红树林基金会,面向公众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利用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手段,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吸引市民走进神秘的红树林,了解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并参与到红树林湿地保护的行动中。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志愿者招募培训,动员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和相关知识传播,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五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红树林保护合作国际研讨会及年度中国湿地教育CEPA国际研讨会契机,积极探索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国际合作优先领域和路径,大力推进湿地教育和宣传。打造中国湿地教育样板点,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红树林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新方案和新思路。

  四、关于“充分发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的主场优势

  ”建议

  一是协助推进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该项目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红树林路与白石路交会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国际红树林中心秘书处办公用房、湿地科教公园和空中连廊景观桥等。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所传达的中心思想为,红树林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态系统,对于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展陈叙事设计拟分为7个展区+序厅+尾厅,讲述红树林生态系统内各生物、生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该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是充分发挥红树林湿地博物馆科普教育作用。博物馆建成后,我局将围绕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广泛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发动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单位走进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模式,让红树林科普教育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注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良好氛围。三是探索红树林生态元宇宙先行示范,打造数字特征鲜明的城市科技创新高地。应用云渲染技术、云数字化导览技术、全场景空间、三维数字影像等,构建沉浸式生物多样性元宇宙应用场景使市民“云接触”濒危动植物、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等,进一步展现福田生物多样性魅力。

  最后,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

  2023年8月24日  

  (联系人:林嵩   联系电话:83138806)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