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关于福田区人大七届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180034号)的回复
信息提供日期 : 2018-11-21 10:01来源 : 福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陈文生等代表委员:
你们提交的《关于加强噪声监管的建议》(第20180034号)由区环水局主办,福田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为会办单位,感谢您对福田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噪声监管提出宝贵建议。现回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把防治噪声污染当作民生大事来抓
相关单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解决民生实事入手,按照《福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深圳市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等相关文件部署,加快推进福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福田。
二、严格依法履职,坚决压实责任
区环水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高度重视辖区内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噪声的监管涉及环保、公安、交通运输、城管、文化等部门。区环水局具体负责辖区内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商业经营活动、经营性文化娱乐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公安部门负责除商业经营活动、经营性文化娱乐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以外的社会生活噪声,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道路、城市轨道、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等交通噪声。我区噪声污染主要为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其中建筑施工噪声为首要环境噪声污染问题,环水局将建筑施工噪声和商业经营活动、经营性文化娱乐活动噪声为解决环境民生问题突破口,提升市民环境改善满意度。 建立包案制度和约谈制度,对于影响面广、市民反映强烈的噪声污染问题进行领导包案,如地铁工程、房地产项目施工扰民问题、购物公园酒吧街噪声问题,主要领导亲自处理,实地考察,协调解决,督促责任单位落实环保责任和各项防治措施,消除噪声污染;通过约谈教育,提高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噪声防治方案,科学合理整改,减少噪声影响。
三、加强环保宣传,认真受理噪声信访投诉
(一)加强媒体宣传,曝光违法行为。环水局联合电视台对建筑施工超时施工问题进行曝光并宣传建筑施工单位合法施工时间(7时至12时;14时至23时),通过报纸曝光投诉激烈的建筑工地违法行为。今年3月23日,环水局在《深圳商报》刊登广告,将违法项目和施工单位进行曝光,警示教育施工单位自觉遵守环保法律规定,形成媒体舆论宣传威慑力,在舆论监督的“聚光灯”下,建立施工单位不敢违法超时施工的思想藩篱。
(二)落实公示义务,便于协调沟通。环水局要求施工单位公示连续施工许可,施工内容、施工时间、环保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经营场所公示环保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各单位应建立与受影响市民沟通渠道,积极沟通理解市民诉求,协调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三)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信访渠道。环水局受理环境信访渠道有网络渠道和电话渠道,网络渠道为福田区政府在线网站,电话渠道为82918342,并在福田政府在线网站进行了公布,并且环水局工作人员回复非本局受理渠道的信访件时会告知投诉人环水局受理电话,方便市民更直接、有效地反映环境信访问题。12345、12369等电话也是受理环境信访投诉受理渠道,后期会转至环水局进行办理。1-5月份,处理群众投诉5320宗。目前,市人居环境委增加微信投诉渠道,更加快速、便捷受理各类环境信访问题。
四、开展重点时段巡查,严格处罚噪声违法行为
针对福田区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各部门积极采取治理措施,针对各类噪音污染情况实施深入整治。
(一)加大夜间巡查力度。今年以来环水局共出动夜间执法人员65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30余次,检查工地数量840余家次、立案处罚74宗,罚款281万元。对多次违法行为拒不改正的施工单位,将启动“按日连续处罚”等更加严格处罚措施。
(二)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不定期对购物公园酒吧街、金地酒吧街开展整治噪声污染执法监测行动,出动工作人员60人次,共检查监测15家酒吧,立案14家。
(三)加强执法监测联动。环水局每周开展一次夜间执法监测行动,针对市民投诉激烈的商业经营活动、经营性文化娱乐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对超标排放噪声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督促其进行整改。
(四)加大“三考”期间噪声监管。通知考场附近建筑工地在考试期间停止施工,应考期间停止办理夜间连续施工许可,提前告知考场附近商户禁止使用音响设备播放广告等行为,考试期间安排执法人员进行考场巡查,保障考场周边环境。
(五)提高出警处置效率。福田公安分局共接报社会生活噪声类警情7323起,平均每天20.1起。接警后,接警民警第一时间与报警人电话联系,初步了解警情基本情况,对于确属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噪声类警情,立即安排巡逻民警到场处理。
五、突出重点行业监管,多方施策降低噪声污染
目前,福田区在建项目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加上福田区属于建成区和人口密集,施工噪声给居民生活和休息带来很大影响。根据环水局统计,建筑施工噪声信访量约占环境噪声信访总量的85%,约占环境信访总量的60%,环水局十分重视施工噪声污染,实施了有效的监管治理措施,实现今年1-4月份施工噪声信访量同比下降16.3%,具体措施有:
(一)完善开工备案,通告义务责任。对排放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加强开工前备案,包括项目名称、场地地址、施工期限和噪声防治措施等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噪声污染防治的自觉性。
(二)加强沟通指导,督促落实整改。通过对施工作业巡查和检查,及时指导施工单位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督促其完善整改措施,提高噪声治理效果。
(三)增加巡查频率,严罚违法行为。结合每天受理的信访投诉情况,重点加强对被投诉举报的建筑施工夜间巡查工作,及时制止违法施工行为,并依法对超时施工行为进行处罚,并及时将违法行为通报至市人居环境委,将施工单位违法信息录入企业征信系统。
(四)开展整改约谈,夯实整改实效。通过开展集体约谈和个别约谈,督促落实,检查施工单位噪声防治及超时施工整改情况,文明施工,确保消除噪声污染,真正做到还市民一份安宁。
(五)建立沟通平台,切实解决诉求。通过搭建市民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平台,市民将最迫切和最真实意愿表达给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针对性进行整改,并建立良性互动沟通,迅速解决市民诉求。
(六)开展购物公园酒吧街噪声专项治理,鼓励商家自律和自治管理。今年1-4月,环水局接到市民反映购物公园酒吧街噪声投诉6宗,同比下降33.3%,环水局多措并举极力降低对购物公园酒吧街噪声污染,1.领导统筹,压茬推进。环水局局长何如率执法队员到购物公园调研,分析噪声污染原因,提出防治对策和监管要求,对购物公园酒吧街物业管理处提出要求,推进购物公园酒吧街噪声管理工作。2.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开展购物公园酒吧街集中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和监测人员40次人次,检查监测酒吧10家,其中9家噪声超标,环水局对9家噪声超标的酒吧依法进行处理,并在周边区域安装噪声在线监测设备,督促酒吧进行整改,确保噪声达标排放。3.约谈商家,守法经营。环水局组织购物公园酒吧街酒吧经营者、管理处、酒吧联盟等人员召开噪声防治的会议,约谈经营者必须重视噪声污染和对周围居民和商家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从源头治理噪声,切实降低噪声排放,营造购物公园周围达标的声环境,并督促管理处和酒吧联盟加强对酒吧管理,落实有效的监督手段和降噪措施。4.加强巡查,督促整改。环水局加强夜间巡查,督促音量大的酒吧及时降低音量,并要求酒吧联盟管理者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5.综合施策,部门联动。环水局检查过程中发现其他职能部门管理的问题,依法转至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处理,环水局已向区综合执法局去函,要求核实和依法查处购物公园涉嫌违法搭建等问题,目前区综合执法局回复,区安委办、区综合执法局牵头,消防大队、福田派出所、福田街道执法队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购物公园整体整治方案。待方案制定后,街道执法队将严格按照方案依法实施。
六、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结合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网络等途径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公众参与度,共同建设美丽福田。
(二)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打击长期困扰居民的噪声问题;坚持有警必接,及时处警,及时消除社会生活噪声对周围环境或者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噪声监管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打击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和执法威慑力,有效降低涉噪声的违法行为,持续改善辖区居民的声环境。
(四)开展声环境调研防控。通过聘请专业第三方环保公司,对环水局噪声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调研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解决方案,特别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等对象提出针对性防治方案,有助于提高福田区对噪声防治的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