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民生工程巡礼③|“小切口”里有“大民生”,一起解锁街道的“幸福密码”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7-29 17:04来源 : 福田政府在线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区发展改革局统筹创新开展“民生福礼 首善为民”民生工程巡礼系列活动,打造首善民生品牌。每月联合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项目单位,深入各街道实地走访已建及在建的民生工程,了解项目的规划理念、建设过程、创新模式、特色亮点等,面对面座谈倾听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心声,主动接受项目监督,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打通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
作为福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南园街道如何探寻街道发展的“幸福密码”?一起去看看吧~
党建升级“新阵地”
无服务前台的党群服务中心你见过吗?走!瞧瞧去。
“初心”咖啡屋提供免费饮品宽敞舒适的休憩区……是的,你没看错,这就是全新升级的。锦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6月,南园街道以锦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试点,撤销传统的“行政前台”,升级改造为开放式圆桌,面对面交流拉近服务距离,做到“一桌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内还设有24小时便民服务区,包含“青年号”暖蜂驿站便民休息区。内设座椅、饮水机、手机快充、感应式电风扇、无线网络、洗手间等便民服务设施。随时为有需求的新就业群体环卫工人等提供暖心服务。
辖区居民办事可以到服务中心,也能预约上门办事,让受理人充当“跑腿员”,政务办理由原来的“你来办”变成“帮你办”。不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靓”了南园街道还大力推动滨江、巴登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打造红色阵地。
1、滨江社区
▲“小修小补”惠民小摊位
2、巴登社区
▲“食物银行”柜机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食品
文化涵养“新生态”
瑰丽南园,芳华绝世,文化南园,妙笔频添,南园之瑰,瑰在哪里?文化南园,从何而来?
让非遗“潮”起来
夜读者的“打卡胜地”——南园街道玉田图书馆
深圳首家街道级美术馆——南园街道美术馆
为满足辖区老年居民的摄影需求,南园街道联合深圳市老年摄影学会挂牌成立了深圳第一家敬老摄影工作室。
在南园街道,各社区倾情打造岭南风情、山川风貌、商圈文化等特色主题图书馆,高质量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让非遗“活”起来
台前幕下,陆丰潮俗皮影戏惟妙惟肖映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非遗馆中巴登茶果圆润Q弹、风味独特唤醒围村人民的味觉记忆……
近年来,南园街道积极引进、抢救保护各项非遗文化,累计吸引15位非遗传承人、28项非遗项目、16支非遗艺术团队入驻,非遗传承团队人数超800人。
“埔尾茶果制作技艺”“潮州工夫茶艺(詹氏)”“皮影制作”等项目于2021年入选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让非遗“火”起来
周周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都精彩。南园街道持续擦亮“雅乐南园”“多彩上步”“非遗南园”“书香南园”四大特色文化品牌,把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送进社区、送进校园、送进企业。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为辖区群众开启一场场文化之旅、精神邂逅。
城区绘就“新面貌”
城中村品质“蝶变”
巷道平整、飞线整齐、环境整洁。在南园街道城中村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南园街道在巴登、玉田、沙埔头等5个城中村开展消防安全、生活污水、环境卫生等十项内容的综合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为5.6万城中村居民构建了安全舒适、宜居宜业的生活生产环境。还在玉田村引入专业物管企业,集约化托管40余栋楼、1200余套房,打造“物业托管+专业运营+综合治理”的“玉田模式”,为福田区城中村综合治理贡献南园经验。
老旧小区“换新颜”
老旧小区,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南华村建于1984年,历经风雨岁月,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公共配套设施落后,居民的改造愿望强烈。
▲南华村效果图
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南园街道全力推进南华村棚改,创下15天签约2500套、签约率达99.6%的“新深圳速度”。
目前,回迁区13栋塔楼均顺利完成地下室结构封顶,进入标准层施工阶段,整体工程预计2027年竣工交付。老旧小区逐渐蜕变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美丽家园”。
街区空间“焕新活力”
来南园街道,怎么能忘了“吃上一顿”美食街区烟火弥漫美食文化相互碰撞。2021年,南园街道开展“一路一街”民生工程建设,打造全长约1公里的东园路特色美食街,集聚全国5大菜系、40余家餐饮企业,成功孵化出多家网红餐厅,推出“美食乐活在南园”品牌活动,累计发放价值达40万元的消费券,吸引超5千人参与。
今年将启动新一轮“一街一路”民生工程建设,以“人间烟火 南园后街”为主题,打造具有“美食街区”“花园街区”“智慧街角”三大主题特色的商业生态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样的南园街道你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