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新经济”系列观察④| 绿色经济新答卷,低碳发展新标杆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7-10 16:27来源 : 福田政府在线
导 读 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大力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楼宇经济、海洋经济等经济形态,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福田区近期全方位推进“新经济”工作部署,强力打造深圳“新经济”中心,努力让新经济成为福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和动力源泉。本系列观察报道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福田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图景,见证福田的创新与活力。
近日,位于福田CBD的深圳会展中心热闹非凡,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此开幕,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会,全方位多场景集中展示全球数字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示范成果,努力打造全球数字能源行业风向标。
会上,深圳市建设“超充之城”正式启动,福田区新建成投入运营的会展中心站、皇岗公园站、莲花山公园站等3个全液冷超充示范站作为全市首批超充样板点亮相,中心城区率先布局超充一张网示范项目和关键节点,吹响了深圳市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的号角,为深圳市民带来“一秒一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快充体验。
福田区政府积极践行我为企业“找场景”“找项目”“找市场”理念,携手华为数字能源,对接南方电网、普天新能源、巴士新能源、海梁科技、福新双碳等投资方,在福田区迅速选址建设12个采用最新液冷技术的600KW超快充示范站点,首批超充样板站已建成投入使用。
后续,福田区还将在大型综合体、公交场站、公共场所加快布局,建成88座超级快充标准站,让高质量新能源基础设施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优质服务体系成为福田标配,打响“超级快充之都”新品牌。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成全球最大共识,绿色发展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福田区加快世界一流超充示范区的布局,展现出争做绿色经济“优等生”的远见与先行。
新能源产业步入高速增长黄金期
数据显示,2022年福田区新能源产业核心产值同比上年翻一番,2023年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产业步入高速增长黄金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福田区以系统思维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更离不开其在促进新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上的不懈努力。发力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福田究竟注入了哪些“绿动力”?今天,六大关键词为你解答。
1、关键词:顶层设计
为抢抓“双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以先行示范标准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福田区以《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抓手,明确新能源产业总体发展思路。
同时,紧抓新机遇、激发新活力,发布《福田区促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明确新能源产业各领域目标任务。
在全市率先出台《深圳市福田区支持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共32条,涵盖新技术产业化、新技术应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碳中和、碳市场发展、新能源专业楼宇等具有福田特色的支持政策,最高单项支持1000万元。
2、关键词:“总部+研发”战略
近年来,福田区重点切入新能源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高端环节,已初步形成总部研发优质资源集聚态势。
当前,深圳福田已集聚华为数字能源、中广核、深圳能源、深燃集团、禾望电气、深圳排交所、光大环保等龙头领军企业和西门子、港华、中创新航等多家研究院,核心研发优势领先。
其中,中广核自主品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和安全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华为数字能源已拥有1600多项专利,智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
3、关键词:场景多元
01、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
02、打造全国领先的“近零碳”机关
03、落成全市首家“近零碳”校园
4、关键词:模式创新
5、关键词:共建生态圈
6、关键词:绿色金融
成立国内首支“碳中和”专业投资基金——深圳柏纳碳中和基金。子基金规模已近40亿元,为撬动资本投向“双碳”作出贡献。
大步迈向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福田区绿色低碳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
——福田区绿色低碳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0%。
——形成场景建设集聚效应和场景供给多元态势,围绕片区、社区、校园、医院等重点领域,谋划布局70个以上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能源服务标杆项目。
——高标准规划建成3个以上配套设施完善、规模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园区。
具体而言:
1、强化空间布局,加速产业集聚
在五大片区推动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安托山片区:依托华为数字能源、中创新航等领军企业,推动实现产业链联动融通,打造数字能源总部集聚区。
梅林-彩田片区:依托深圳燃气、禾望电气等细分领域行业龙头,打造成为专精特新集聚发展基地。
中央活力片区:依托中广核、深能源等总部企业发展壮大,打造湾区总部企业集群基地。
河套-福保片区:依托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港华能源研究院、布鲁萨研发中心、中创新航研究院等,打造双碳产业协同研发创新基地。
车公庙片区:依托爱旭数字能源、中电电力等企业,以中洲湾等专业楼宇为产业空间载体,打造成为智慧能源产业引领区。
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3、拓宽技术应用示范场景
4、激发碳市场交易活力
5、强化节能降碳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