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大金融强区之一的福田,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08-20 10:09来源 : 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如何理解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这是新发展理念
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
既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也是未来金融政策、金融服务
和金融创新的落脚点
福田区
是全国三大金融强区之一
汇集了深圳超六成的
持牌金融机构
面对新部署、新提法
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福田展开了积极探索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初步形成“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科技金融服务框架,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上榜融中“中国杰出创投活跃区域”,3家创投机构入围全国前10强,数量全国第一,今年落地大湾区首个全国社保基金等7家知名创投机构,推动2家科技企业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耐心资本不断培育壮大,直接投融资活跃度持续提升。
落地2家科技支行、首单员工持股融资试点,推动10家银行制定科技金融专项服务方案,推出定制化产品体系,银保担协同的间接融资体系初步形成。
推出“河套金融服务日”“风投创投路演周”等8个投融资对接品牌活动,上半年已举办行业活动超50场,适应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持续完善。
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新质生产力赋予绿色发展底色
构建“政策、载体、项目、产品”四要素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
制定实施《2024年度福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出台《福田区绿色金融风险补偿管理实施办法》,完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1方案+2措施”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推动深圳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落户,支持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打造“绿色交易所”,加强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拥有9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占全市四成,“1中心+1交易所+N机构”载体体系能级提升。
推动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全市入库项目196个、贷款需求411亿元,其中福田占比超五成,气候投融资对接会累计撮合45亿元新增贷款,绿色金融项目体系持续扩充。
推动落地2项绿色金融创新案例,上半年辖区企业已发行贴标绿债8.3亿元、占全市26%,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丰富。
完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
持续开展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
打造全市首家“台资”、首家“保险”金融驿站,持续深化金融驿站效能,通过已设立的31家金融驿站,累计对接企业超5700家、促成融资规模近52亿元。
深入开展“政银企百场融资对接活动”,累计服务超3000家企业,融资规模近5亿元。精准发力“福田产融直通车”,滴灌产业链、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平台累计达成近2400笔融资、超15亿元,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助力银发经济、养老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保险业高集聚度的天然优势,聚焦“银发需求”,加强政企合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今年已组织开展金融进社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三进”系列活动超80场,通过编制养老理财手册、举办养老金融科普讲座等形式,采用“线上+线下”“传统+新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多维度、立体化、趣味式地普及养老金融知识,提高群众养老规划意识,提升对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累计服务辖区人数近万人次,打通金融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步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动力引擎
依托金融资源集聚效应与科技创新协同效应优势,加大对数字金融领域的扶持,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
举办“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湾区(深圳)数字金融人才季”“湾区金科(FinTech)沙龙”等系列品牌活动,发展金融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福田区作为全国数字人民币示范区的先锋城区,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全场景应用,今年以来在预付式消费领域持续推广数字人民币,成功推动7家大型连锁企业总部落地数币预付应用,累计辐射全市227家门店,推进创建卓悦intown、CoCoPark、深业上城等5个“数字人民币预付无忧商圈”,全面高效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逐步构建。
接下来,福田区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切实把“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