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部门网站 > 区发展和改革局 > 福田福地营商环境专栏 > 营商资讯

社区养老模式的先行探索与实践 时间银行在园岭街道长城社区落地

信息提供日期 : 2019-12-27 14:50来源 : 深圳新闻网

  12月22日,福田区长城社区的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至。在当天,深圳市华海幸福时间银行老人关爱中心(以下简称:深圳时间银行)在该社区举行了授牌仪式,有医疗卫生专家志愿者为老人进行人性化的义诊,有30多名志愿者对老人进行心灵呵护服务,社区青年及青少年志愿者还和社区低龄老人一起包饺子,并把包好的饺子送到需要关爱的高龄老人之家,还为社区二十位老人过生日,老人们的笑容比冬日的暖阳还要灿烂。

  时间银行储进的是温度 支出的是爱心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现在低龄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老龄化浪潮来袭,“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长,如何弥补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不足?怎样通过社会力量实现社区养老目标?这些问题是深圳时间银行发起人贾海霞在退休后经常思考的问题。在2017年加入义工联当了志愿者见证了很多孤苦伶仃老人的事例之后,从医近30年的她开始尝试试点开展“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模式。

  在深圳时间银行的志愿者主要是由医疗卫生系统的退休和在职职工、深圳校友总会以及郑州大学校友会的志愿者这三部分组成。一个多月来,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社区89户空巢老人入户关爱服务。据贾海霞介绍,在全面了解了社区高龄老人的情况后,他们会制定出适合不同老人的养老推荐方式。

  “时间银行只是一个平台、工具,老人身心健康、快乐才是我们的目的。”已然满头白发的贾海霞告诉记者,深圳时间银行在长城社区落地后,他们将持续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并希望这个模式能够在福田、在深圳全面的推广开来。

  社区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明确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在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为什么该模式能够在长城社区落地来先行先试?社区党委书记宋阳明告诉记者,长城社区居住人口有20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5000多人,属于一个老龄化较严重的社区,通过引进时间银行,在社区试点建立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希望能够更好地促成邻里间的互助互爱,让它成为互助“幸福养老”的新模式。

  “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换位思考一下,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想到我们老了以后的情况,我们就想从最基层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的方式,能够为社会去分担日后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宋阳明表示,基层社区的摸索与实践,也许不会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能够提供一些相关数据以及可行性的方向,也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有益尝试。

  下一步,社区将组织工作人员去时间银行学习志愿服务,多帮助社区内的空巢、孤寡老人,以后还将与社区内的老年协会、物业公司以及辖区内的企业、学校等联动起来,给社区老人一个充满温暖老年生活。(记者 刘屹龙 何静)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