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2-12-12 11:46来源 : 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 信息索引号 : /2022-10333611
区委、区政府: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履职尽责,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是召开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局党组书记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决做到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对标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我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方案,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指标,并按时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自查工作,针对法治政府建设中薄弱环节开展查漏补缺,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指标。
(二)完善执法保障,规范行政执法
1.落实学法制度。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要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2次集中学法培训,累计培训70余人次,从执法流程、文书填书、档案整理等方面开展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
2.完善执法保障。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有关决定精神,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查处,确保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程序合法、实体公正,共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4次,审核案件11宗次;认真做好行政复议与诉讼的答辩和应诉工作,受理听证申请1次,办理应诉答辩案件16宗,收到生效判决、裁定14宗,胜诉14宗;配合市规划土地监察局、区司法局开展案件评查3次,对评查发现的执法程序、文书使用及送达、案件处理审批、案件结案归档等问题进行整改,严把案件质量关。
(三)强化普法宣传,提高民众法治意识
根据《福田区2022年法治宣传教育百千行动计划方案》,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目前已开展3次线下法治宣传和6次线上普法宣传。针对违建高发小区开展重点宣传,为深业中城封闭阳台事件设计并制作了易拉宝、宣传折页、海报等宣传资料共4500张,制作了违建不可为之封闭阳台不可为宣传动画普法短视频,以“法”服人促使业主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质,推动业主自拆。
(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开展违法建设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近两年来涉及规划土地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信访线索开展“回头看”,完成“回头看”线索核查2773宗(含重复件),完成率100%。处理区领导包销案信访4宗,化解2宗、稳控2宗;处理重复访“百日攻坚”交办案件5宗,涉及事项共3个,其中石厦花园案件已化解,目前重点稳控嘉汇新城违建信访事项;受理国满件67宗,已完成评价22宗,满意评价19宗,满意率86%,不满意3宗均在回访后得到信访人满意评价。
(五)严防严控实现违建零新增。
1.“违建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法治预防、监管预防、科技预防、社会预防四方面发力,深入推进“违建预防”工作。创新实施数字查违,利用“智慧城市”制高点位监控点、卫星遥感、“天眼”无人机三合一,对全区建筑物进行专业数据采集和智能比对,实现提前筛查、精准发现、及早处理。将全区97宗工程项目纳入违建防控,主动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开展“双约谈”25次,重点对8宗装修项目进行前置管理防控,避免楼盘集体违建风险,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维稳突发事件。
2.全市率先推行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违建精细化治理模式改革”是2022年福田区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之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违建预防”工作理念,实现违建精细化治理,制定《福田区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实施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目前已召开动员部署会82场,开展培训85次,已有835个物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协议签订率达99.76%。实施以来,收到物业服务企业上报的违建线索18宗,均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制止,实现住宅小区违建“零新增”目标。
3.治理违法建设64.08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治理为深圳市2022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之一,2022年市政府下达至福田区的违法建设治理任务量为63.43万平方米。为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我局克服高度建成区违建存量小、违建治理任务量重等困难,通过科学细分工作量、走访街道量身定制指导方案、设置绩效考核加分项等方式,发掘违建治理潜力,提前完成2022年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面积共64.0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量的101.03%,其中通过执法拆除手段治理香蜜湖度假村爱帝宫、好世界国宴等多处违建38.29万平方米;通过城市更新手段治理梅林祠堂村等处违建9.91万平方米;以完善手续的方式审核通过福保街道加福华尔登府邸等多处违法建设共7.8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因土地管理、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等方面法律法规未对没收资产处置作出具体规定,违建没收转化为国有资产后,无法办理权属登记,目前罚没财物的处置仅能通过公开拍卖进行,导致我区没收资产使用途径较窄、空置率高,除案件查处前已签订租赁协议继续使用的,其余均处于空置状态。二是辖区内部分政府投资工程、重点产业和城市更新项目因手续办理缓慢,存在未报先建、边报边建的情形,鉴于政府投资工程往往涉及到公益、教育等民生需求,执法部门在履行执法职责时面临一定的压力和困境。
三、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减存量、零增量、保安全三项重点工作全面谋划。加大违建治理力度,着力拓展国土空间,2023年将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任务量全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加强梅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违建查处与监管,重点对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巡查,保护绿水青山;持续推进“违建预防”工作,确保违建“零新增”;督促街道根据排查、鉴定报告完成判定为c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整改工作,对物业小区、楼栋通道、天面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
一、促发展
我局2023年将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任务量全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为城区重点项目开发建设腾挪土地空间。重点对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巡查,严防规划土地破坏行为,保护绿水青山。
(一)攻坚重点片区,助力开发建设。在前期完成香蜜湖片区5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清拆、150万平方米违法用地清理的基础上,2023年我局将持续发挥“先头兵”作用,用执法手段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扫清障碍。围绕市、区中心工作,重点保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战略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违法建筑查处、临时用地清理、临时建筑审批等工作,助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二)治理违法建设,拓展城市空间。近年来,违法建设治理一直是市政府的重点计划之一,我局作为违法建设治理牵头单位,克服建成区违建体量小、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少的现实困境,统筹查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近五年治理违法建设468万平方米,为城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产业空间和发展空间。2023年我局将继续通过加强与市级单位沟通、加强与查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压紧压实街道工作责任、为街道“量身定制”指导方案等举措,推动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圆满完成。以查违执法为突破口,加大执法拆除力度,同时以拆促谈,推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完善手续等工作进程,多措并举消化存量违建。
(三)开展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梅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违建查处与监管,重点对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巡查,严防规划土地破坏行为,保护绿水青山。积极开展耕地保护,坚决杜绝乱占耕地行为。
(四)排查历史违建,促进开发利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普查登记工作于2009年开展,至今已10余年,为全面掌握最新情况,避免因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情况不清等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开展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全面摸排核对工作,以村为单位对历史违建栋数、层数等相关数据,土地征转关系、手续等相关文件进行清点核对,更新历史违建数据,确保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底数清、情况明,做到“一村一册”规范纳管,为后续城中村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二、零新增
2019年以来我局在全市率先开展的“违建预防”工作,目前已列入区委重大改革要点和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项目,未来计划继续深入推进,打造查违治理“福田模式”,确保违建“零新增”。
(一)着力法治预防,增强震慑力度。2021年7月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28条对没收违法所得作出了规定,但在规土监察领域,上位法对违法所得范围的认定、没收的具体程序等缺乏明确规定以及配套制度。为解决基层执法困境,我局计划加快出台《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没收违法所得执法操作指引》,为基层依法有序推进没收违法所得提供统一的办案标准和具体的操作指南。在拆违经费追缴方面,近年来我局已率先取得突破,顺利完成9宗拆违经费追缴,将继续督促街道依法追缴强制拆除违建经费,加大事后惩戒力度,震慑违法行为。
(二)着力监管预防,加强源头监管。区、街两级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提前介入,在新建楼盘规划验收时,聘请专业测绘机构参与验收并出具违建风险报告,将报告推送至管辖街道,督促街道针对报告中的违建风险点做好巡查防控工作。同时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开展“双约谈”,提前告知违建风险点和相关政策法规,签订违建预防承诺书,遏制新建楼盘验收后集体违建苗头。
(三)着力科技预防,实现智慧监管。实施“天眼”科技查违以来,累计监测建筑物面积152.31万平方米,发现疑似变化图斑911宗,为严控新增贡献了力量。2023年我区计划实施“天眼”科技查违4次,运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测绘及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技术,每季度1次对全区建筑物情况进行全覆盖监控和实时动态数据采取,做到全盘掌控、精准发现。建立自然资源执法共同责任机制,以卫片执法工作为抓手,构建跨部门执法工作平台,对违法建设、非法占地疑似图斑及时跟踪、核实和整改,遏制违法用地。
(四)着力社会预防,推动物业共建。今年我局实施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发动物业管理处积极参与违建共治,从装修备案、装修材料进场、装修施工等环节开始进行违建预防,在控新增方面作用明显,2023年计划大力推进并不断完善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一是扩大覆盖面,将城中村、无物业管理的宿舍楼、施工工地等纳入违建信息登记报告范围;二是严抓典型案例,对物业不作为甚至包庇违建的行为,通过通报、约谈、处罚、曝光、信用惩戒等方式予以惩罚;三是打造监督闭环,对物业上报的违建线索进行“回头看”,对隐瞒违建信息的街道予以通报批评;四是充实“前哨力量”,每个小区聘请1名党员义务监督员参与监督、报告小区新增违建。
三、保安全
我们将努力做好安全隐患整治和安全监管,2023年计划督促街道根据排查、鉴定报告完成判定为c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整改工作;对物业小区、楼栋通道、天面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
(一)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保障公共安全。我局将进一步完善“管行业、管安全”的框架,对自建房中的危险房屋全面摸查底数,建立台账。同时据《福田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危险房屋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意见》,分片、定人、定责任开展危房加固解危工作,彻底消除我区危险房屋安全隐患。目前7243栋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中排查C1类809栋,排查C2类327栋,排查C3类1栋,其中排查为C2类的327栋建筑已有19栋开展鉴定工作,排查为C1类的809栋建筑已有7栋开展整治清拆工作。争取督促街道在年底完成327栋C2类建筑的鉴定工作,并按照鉴定要求进行整改。2023年继续督促街道根据排查、鉴定报告完成判定为c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整改工作。
(二)加强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完善拆违施工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拆违作业过程监管,保证违建拆除宗宗有安全生产方案,有技术监管,有责任人员。做好查违领域“三基”排查,2023年计划组织街道对物业小区、楼栋通道、天面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公共通道违法加、改、扩建设行为,对占用生命通道的违法建筑、构筑物依法进行拆除,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特此报告。
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
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