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应急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12-20 15:41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应急管理局 信息索引号 : /2023-11073972
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文件的工作部署,福田区应急管理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百千万工程”总体战略,立足中心城区安全发展,结合“法治深圳建设”“法治福田建设”等工作的考核标准,围绕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全面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力度。1月,局党委会原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会议强调,要领悟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要求,科学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在推进依法应急、依法治理上持续发力,围绕福田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建设目标,依法履行应急管理职责,不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一线三排”等工作机制,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营造社会法治应急共建共识。7月,局党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文件精神及黄坤明同志对加强当前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的安全生产责任,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供法律依据。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紧盯本质安全缺失、主体责任缺失、末梢管理缺失“三大缺失”,久久为功,持续加强“三基”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强化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切实守护中心城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公示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权责清单、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以及“双随机、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规范事前公示及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福田区应急管理局共19项行政许可事项,2023年共收到行政许可申请55宗,予以许可55宗;健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全年提请案审会集体讨论案件105宗,组织听证会1宗,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宗、行政诉讼案件2宗,行政复议撤销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均为0%。二是围绕执法质量提升年行动“四个100%”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办案行为,以高质量执法推动高质量安全,以高质量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2023年,完成年度执法计划822家(完成率98.56%),其中重点检查企业537家(完成率98%),“双随机”检查297家(完成率100%),行政处罚221宗(含事故处罚),处罚金额853.8349万元(含事故处罚),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225宗。三是探索柔性执法方式,推进企业服务。以“柔性执法”传递执法温度。不断丰富柔性执法内容与方式,加强行政指导、行政和解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全面推广说理式执法方式,以事前指导、事中警示、事后教育和全过程监管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按照“一企一策”思路,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排查整治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帮助企业保安全,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为辖区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三)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对2015版《福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府〔2015〕19号)进行了修订;持续跟进各单位专项应急预案修订。截至2023年10月31日,我区专项应急预案41个(自然灾害类10个,事故灾难类12个,公共卫生类6个,社会安全类13个),已修订的专项应急预案有33个;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四个ー”应急处置机制,区业务主管部门迅速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即一位区业务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同志和一个部门牵头负责,一个工作专班跟进处置,一个专项工作方案统筹应对,一个口径上报和发布信息,迅速快捷、有力有序开展应对处置工作。二是引导、规范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根据《深圳市街道(镇)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方案》文件,在机构职责、队伍建设、基础保障和组织运行四个方面推进。统筹推进,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达标创建领导小组、组建一个达标创建工作专班团队、制定一个达标创建工作指南、制作一个达标创建工作任务清单;及时印发创建方案和指南,开展宣贯指导,加强监督工作,并及时开展摸底抽查和台账核实,精准把控创建工作细节。今年多次组织街道开展街道自评工作和各街道亮点工作报送工作。各街道自评分数显示,福田区当前各街道均达到二级达标。
(四)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两项行动”全流程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聚焦执法标准化建设行动“6个方面、17个大项、52个子项”标准,规范化机构设置、专业化队伍建设、精准化监管执法、现代化执法装备、正规化日常管理、制度化保障体系,持续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效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建设区级执法标准化示范点。截至目前,区应急管理局依照有关文件充分将现有安全员进行转化,共向省厅申请143名专职技术检查员,9名兼职技术检查员,2名社会监督员,配齐配强执法力量。针对“新兵多”、“新法多”“新规多”等情况,组织6场针对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共培训执法人员824人次,提升执法水平。同时升级维护140台执法记录仪及1个数据采集站、更新配备70台便携式移动执法平板,做到执法全过程记录,并在市执法信息系统上现场录入检查情况,同步开具执法检查文书,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以科技赋能高效精准执法。
(五)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应急局局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推进法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绕围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全面开展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领域科学化、法制化水平。探索法探治联动路径,打通法治建设障碍。一是探索执法必严与柔性执法相融合的高效执法路径,充分利用与市区司法部门沟通平台,扫除执法中的疑难困惑。二是紧跟新安法修订的步伐,推进“三基”建设、创建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社区安全应急一体化”建设,常态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检查,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真落地、见实效,推动区住建局等行业部门依法、高效执行安全生产法,推动各部门实行安全生产法。三是针对辖区“一高三多”的安全管理现状,深入剖析提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本质安全、主体责任、末梢管理”三大缺失,全面动员实施“抓基层、强基础、苦练基本功”的“三基”建设,全力构建“大应急、大安全、大救援”应急管理新格局,奋力把福田打造成“安全、有序、宜居、宜业、和谐”的首善之区、幸福福田。
二、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一)进一步提高使用三基综合信息系统的积极性,各单位和各街道完善和动态更新三基综合信息系统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各项信息。安全巡查系统和“三基”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会定期通报,通报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二)普法宣传模式仍需创新的改进情况:继续完善安全宣传战略品牌“福小安”短视频和推文系列,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普法。但线下宣传力度及覆盖范围仍需加强,普法宣贯物料对辖区市民的触及率有待提升;
(三)对地下空间防汛工作改进情况:扎实推进防风防汛“十大行动”,加快推进地下空间防汛挡板应装尽装;
(四)值班信息报送的改进情况:已制定《福田区值班值守规范细则》等制度规范文件,加强信息报送的规范化。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三基”平台需加强法治建设的推进。目前“三基”平台点位巡查数据基本都以街道为主,各职能局存在倾向使用自建系统进行巡查、领导带队巡查少、特别法治建设相关的数据录入偏少的情况;部分机构人员流动性大,需加强平台应用培训。目前,宣传教育方式以线上为主,线下宣传教育力度尚显不足,实战能力有待提升。
(二)普法宣传模式仍需创新。今年,创新推出安全宣传战略品牌“福小安”短视频和推文系列,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普法。但线下宣传力度及覆盖范围仍需加强,普法宣贯物料对辖区市民的触及率有待提升。法治宣传主题展板设置、LED电子显示宣传屏投放线下宣传方式的力度仍需加强,对《安全生产法》《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面向全民的普法解读,以“线上+线下”的方法在全区持续打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宣传氛围。
(三)地下空间防汛形势较为严峻。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中心,具有地下空间开发程度规模大、深度深的区位特点,然而由于地下空间防汛标准偏低、部分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社会整体防范意识不强等原因,风险防范仍有不足;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灾害,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需要较长时间完成修复,会引发一系列停工、停产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四)值班信息报送不够规范。今年区总值班室已制定《福田区值班值守规范细则》等制度规范文件,但仍存在部分单位对紧急敏感信息的研判、处置能力较弱,信息报送、应急处置不够规范、主动性不高等问题,迟报、漏报或不按规定报送信息的现象不时发生;信息化系统集成及运用程度不够高,信息接收渠道主要来自公安部门和所属街道,信息来源不够丰富。
四、下一步计划
(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交流活动,加强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及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同司法机关的工作联系,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执法监管形成闭环。
(二)科技强安,探讨新型执法模式。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执法记录仪和远程执法终端等设备,提高应急管理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的延伸度。加强与有关执法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切实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以务实举措护航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柔性执法机制,健全说理式执法工作模式。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了解当事人诉求,关注企业反映的突出痛点、难点问题,解答当事人疑惑,推进严格规范文明透明执法,不断丰富柔性执法内容与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和轻微违法免罚告知承诺制度,加强行政指导、行政和解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以包容审慎监管为原则,坚决杜绝“一刀切”式执法,为本行业、本辖区企业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福田区应急管理局
202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