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24-12-19 14:54来源 : 福田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 信息索引号 : /2024-12002426
2024年,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安排、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安排,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于6月28日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紧密围绕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安排、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安排、区有关工作部署,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法治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二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完善法律顾问的日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参与政府重大政策中的参谋、把关、智囊作用,法律顾问累计解答法律咨询、依法提供建议100余次,协助开展产业政策制定、信访事项处理的法律分析论证2次,协助起草或修改相关合同并出具法律意见97份,参加专题研讨会2次,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依法依规迭代更新产业政策
一是创新“1+10+N+N+1”组合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1+10+N+N+1”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1个总体方案、10大强区行动计划、N个服务业专业楼宇、N项服务业行业专项政策和1个虚拟园区的服务体系。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共9条特色条款,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全市率先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出台《福田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前期走访调研辖区服务业企业和行业协会,赴北京、上海等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区开展政策专题调研,对比研究国内外先进城区及本市各区产业政策,总结提炼福田区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与路径措施;各单位根据主管产业情况自行修订政策,形成《2024年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征求意见稿)》。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程序规定,开展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和专家论证会、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预期效益评估、合规性审查等,最终出台8个服务业系列政策,预计拉动GDP增长0.439个百分点。三是多维度开展产业政策宣传。联合深圳晚报筹划政策宣传,通过推文、动画视频和“一图看懂”对外发布“1+9+N”产业政策,推出产业政策简表宣传折页,编印《福田优质商务楼宇推荐》手册等,全覆盖推进政策推广。
(三)优化升级分级分类企业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更新重点企业库,开展区领导挂点服务。实施“区领导+主管部门+企服中心+街道”挂点服务机制,2024年重点企业更新至1228家,同比增长108.1%。二是制定印发《2024年福田区纳税重点企业区领导包干服务方案》《福田区新登记注册5000万以上企业上门服务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福田区重点企业服务百日冲刺工作方案》等专项方案,推动企业服务专项工作有序开展,2024年共服务企业25186家次,同比增长378.2%。三是制定并发布《福田区领导走访服务企业温馨提示卡》《“福田区虚拟园区|福i企”走访服务录入操作指引》《“福田区虚拟园区|福i企”企业诉求转接办理操作指引》等标准化操作指引,为服务专员提供明确的服务指导。四是建立“1330”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实现全区60个部门快速联动,全年办结1012个诉求,实现100%三日内办结。五是举办“虚拟园区·会客厅”系列活动共11场,在活动中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政策讲解、法律咨询等服务,推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四)持续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产业资金流程再造,实现“三个提速”50%。将政策制定的7个串联流程再造为串并结合,解决政策制定总用时长的问题,整体时限压缩50%。政策审批线上核准,约50%的申报材料从“企业提供”变为“政府查验”,自4月23日流程再造以来,从企业申报到审批完结平均用时29天,较再造前平均用时58.8天提速50%。收款信息线上确认,企业使用“电子印章”授权,无需再跑现场,系统自动生成收款票据,可在项目审批完成当天确认收款信息,企业不用再跑“最后一公里”,资金拨付时间至少提速50%。二是优化“信用+免申即享”服务,打造“主动推送政策-上门推广服务”政务秘书新模式。常态化在产业资金业务环节开展信用核查和审批工作,通过接入“信福分”体系实现全链条实时核验申报企业的信用情况,今年以来完成“信福分”数据更新次数超54.8万次,支撑各主管单位信用审核4915次,共完成安全合规兑现项目862个、拨付资金5.96亿元,及时排除4家失信企业申领产业资金的情形,确保产业资金项目合规受理与正确导向性。三是鼓励商协会积极举办合规性培训、开展法治化宣传。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通过公众号等发布《加工贸易企业合规管理提示》《跨境电商站合规要点》《物流人需要了解法律常识》《一文带你快速了解<关税法>》等多篇行业合规性文章,同时成为“深圳市海外领保宣传站”的一员,为企业出海提供目的国营商环境、政策、法律、通关、税务等培训。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深圳市律师协会协助举办“以法惠企,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深圳专场活动,重点围绕外资企业经营合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等进行交流分享。
二、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针对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中心积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一是针对“普法宣传机制仍需完善”和“法律学习宣传活动有待增加”问题,于6月28日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法治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二是针对“普法宣传方式有待丰富”问题,开展产业政策宣传活动,通过推文、动画视频和“一图看懂”宣传“1+9+N”产业政策,并推出产业政策简表宣传折页,编印《福田优质商务楼宇推荐》手册等。三是针对“企业服务体系法治化建设有待加强”问题,优化“信用+免申即享”服务,通过接入“信福分”体系全链条实时核验申报企业的信用情况,完成安全合规兑现项目862个、拨付资金5.96亿元,及时排除4家失信企业,确保产业资金项目合规受理与正确导向性。同时,举办“虚拟园区·会客厅”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合法合规性经营培训,常态化开展法治化宣传。
三、存在不足
2024年,区企服中心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距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一是政策运行决策机制不完善,政策触达智能化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和高效反馈,导致政策受益面受限。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政策进行分类、标签化处理,实现政策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二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及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空间较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对新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加强。需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并加强经验分享,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三是普法宣传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普法宣传的形式和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我中心采取线上线下多形式,通过“福田区虚拟园区|福i企”、微信公众号、“虚拟园区·会客厅”等多渠道进行政策宣贯,但仍需深化政策解读,让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四是企业服务体系法治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需将普法工作与企业服务紧密结合,提供针对性的政策讲解、法律咨询等服务,推动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化,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我中心将深入剖析,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政策制定、普法宣传及企业服务法治化水平。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中心党组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企业服务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稳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构建新的“1+9+N”产业政策体系,推动精准施策。适应最新产业发展需求,增加产业要素配套服务类项目,并持续优化“N”政策,完善分级分类审批机制,优化产业政策“推动-触达-评估”闭环机制,推动政策精准触达。
三是建设完善重点企业、其他规上企业及小微企业的全覆盖三级服务体系,高效运行“1330”诉求办理机制。完善“福田区虚拟园区|福i企”建设,提供智能化服务企业的“福田方案”,举办“虚拟园区·会客厅”助企暖企品牌系列活动,增强企业的法治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特此报告。
深圳市福田区企业服务中心
202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