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2-03 08:31来源 : 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 信息索引号 : /2023-10407295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深圳市规划土地监察局的大力指导下,我局围绕深圳市2022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带领全区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全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攻坚行动,严管严查严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2022年共治理违法建设面积64.0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量(63.43万平方米)的101.03%;全市率先推行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全区835个小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推动“违建预防”工作取得新成效;清理临时用地6.8万平方米,没收违法收入1.9亿元;着力隐患排查整改,查违领域“三基”排查整改率达100%;积极参与全区涉及查违业务的信访工作,完成“回头看”线索核查2773宗,完成率100%;做好临时建筑审批承接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区临时建设行为。
一、2022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扎实推进违法建设治理攻坚
1.全市前三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违法建设治理为深圳市2022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之一,2022年市政府下达至福田区的违法建设治理任务量为63.43万平方米。为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我局克服疫情防控压力,通过科学细分工作量、走访街道量身定制指导方案、设置绩效考核加分项等方式,发掘违建治理潜力,提前完成2022年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面积共64.0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量的101.03%,成为全市第三个完成违建治理任务的区(前两个完成任务的区分别是盐田、大鹏)。其中通过执法拆除手段治理香蜜湖度假村爱帝宫等多处违建38.51万平方米;通过城市更新手段治理梅林祠堂村等处违建17.77万平方米;以完善手续的方式审核通过福保街道加福华尔登府邸等多处违法建设共7.8万平方米。
2.清理临时用地6.8万平方米。大力开展过期临时建筑整治行动、到期临时用地清理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清理平安财险大厦项目临时用地、安托山混凝土设施临时转场用地、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彩田营业部临时用地等15宗地块,面积6.8万平方米,释放土地空间,盘活现有土地资源。2022年2月,深圳市违法用地清查整治工作专班发来表扬信,对福田区在违法用地清查整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予以高度肯定。
3.多重路径消减处置疑难积案。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要求,就我区规划土地监察案件没收违法所得制定相应的执法规范,形成《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没收违法所得执法操作指引》,保障法律实施效果,统一执法标准,确保我区规划土地类违法案件得到合法、公平、高效的查处。妥善处置重大疑难案件,以没收违法收入方式办结笔架山公馆违法建设案件等,共没收违法收入1.9亿元,数额居全市前列;以没收实物方式办理皇庭广场案件,助力我区“福[+]计划”的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文明典范城区贡献力量。
(二)筑牢城区安全与发展屏障
1.开展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辖区内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危险房屋安全隐患开展排查,已完成7243栋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排查工作,其中C1类809栋、C2类327栋、C3类1栋,陆续开展建筑鉴定、加固解危等工作。对18栋危险房屋进行排查,其中涉及违建问题5栋,均已解危到位。对501栋经营性自建房进行排查,其中涉及违建问题18栋,已完成安全整治16栋,剩余2栋为C3类。
2.做好违建危险房屋加固解危处置工作。为保障公共安全,召集司法、财政、住建、更新等部门集体讨论,科学研判,印发《福田区查违办关于做好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危险房屋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危险房屋的整治工作提供有力抓手。抓紧整治重点隐患,目前沙尾西村危房128、130栋均已清空、围挡、防护,207栋已完成加固的闭环解危工作;梅林中康生活区已开展核查、处理,查封控制339.97平方米C2类建筑,将依法组织拆除工作;布尾村42栋历史违建进行拆除整治,目前楼顶铁皮棚已全部拆除完毕,拆除面积约320平方米。
3.查违领域“三基”排查整改率达100%。对标安全纳管长效机制和责任分工,将历史违建的消防、房屋结构、地质灾害及危险边坡等安全隐患排查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并进行跟踪排查整治。开展查违领域“三基”工作,共排查“三小场所”86处,排查“房中房”131处,排查生命通道56处,排查地下室44宗,拆除隐患违建56平方米,排查整改率达100%,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严防严控实现违建零新增
1.“违建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法治预防、监管预防、科技预防、社会预防四方面发力,深入推进“违建预防”工作。创新实施数字查违,利用“智慧城市”制高点位监控点、卫星遥感、“天眼”无人机三合一,对全区建筑物进行专业数据采集和智能比对,实现提前筛查、精准发现、及早处理。将全区97宗工程项目纳入违建防控,主动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开展“双约谈”25次,重点对8宗装修项目进行前置管理防控,避免楼盘集体违建风险,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维稳突发事件。
2.全市率先推行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违建精细化治理模式改革”是2022年福田区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之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违建预防”工作理念,实现违建精细化治理,制定《福田区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实施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目前已召开动员部署会82场,开展培训85次,已有835个物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协议签订率达99.76%。实施以来,收到物业服务企业上报的违建线索30宗,均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制止,实现住宅小区违建“零新增”目标。
3.加强卫片执法严查新增违建。积极开展耕地保护,坚决杜绝乱占耕地行为;对梅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环境重点保护,认真组织完成卫片图斑核查和整改,通过开展内外业核查的方式加快推进违法图斑的立案查处和拆除整改等工作。组织核查、审核2022年度部卫片图斑共285宗,整改部卫片违法图斑139.67亩,涉及的违法图斑均依法依规推进处理。
4.做好临时建筑审批承接工作。2022年9月,我局承接了已出让国有土地上临时建筑审批事项,办理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宗,为福田区重点民生项目提供技术指导。重点修订《深圳市福田区临时建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区临时建设行为,加强临时建筑管理,完善审批事项的事前勘察、事中监管、事后监管制度。
(四)强化保障措施维护城区平安稳定
1.做好信访维稳。开展违法建设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近两年来涉及规划土地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信访线索开展“回头看”,完成“回头看”线索核查2773宗(含重复件),完成率100%。处理区领导包销案信访4宗,化解2宗、稳控2宗;处理重复访“百日攻坚”交办案件5宗,涉及事项共3个,其中石厦花园案件已化解,目前重点稳控嘉汇新城违建信访事项;受理国满件67宗,已完成评价24宗,满意评价19宗,满意率79%,不满意评价中有3宗在回访后得到信访人满意评价。
2.完善执法保障。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有关决定精神,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查处,确保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程序合法、实体公正,共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会4次,审核案件11宗次;认真做好行政复议与诉讼的答辩和应诉工作,受理听证申请1次,办理应诉答辩案件18宗,开庭审理11宗,其中局领导出庭8宗。收到生效判决、裁定17宗,胜诉17宗,胜诉率100%;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宗,收到上级机关作出复议决定5宗,2宗维持行政处罚决定。配合区司法局开展了案件评查2次,对评查发现的执法程序、文书使用及送达、案件处理审批、案件结案归档等问题进行整改,严把案件质量关。
3.强化普法宣传。根据《福田区2022年法治宣传教育百千行动计划方案》,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目前已开展3次线下法治宣传和6次线上普法宣传。针对违建高发小区开展重点宣传,为深业中城封闭阳台事件设计并制作了易拉宝、宣传折页、海报等宣传资料共4500张,制作了《违建不可为之封闭阳台不可为》宣传动画普法短视频,以“法”服人促使业主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质,推动业主自拆。
二、存在问题及2023年形势研判
一是在多年来严控新增违建的高压态势下,福田区已少有大体量的违建,现查出的违建主要集中在小规模加改扩建,近年来福田区已穷尽手段挖掘治理面积,每年都竭尽全力完成违建治理任务,若往后依然持续下达如此大体量的违建治理任务,将对基层执法造成巨大的压力。二是自2020年3月1日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正式生效后,我局接到了大量关于将房间、阳台改为卫生间的投诉,并附有信访事件。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查违执法权下放街道,但未将此执法事项下放,此类问题具体承办部门至今存在争议,导致信访件核查处理时间过长,群众满意度低,间接引发行政复议案件。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减存量、零增量、保安全三项重点工作全面谋划。加大违建治理力度,着力拓展国土空间,2023年将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任务量全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加强梅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违建查处与监管,重点对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巡查,保护绿水青山;持续推进“违建预防”工作,确保违建“零新增”;督促街道根据排查、鉴定报告完成判定为C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整改工作,对物业小区、楼栋通道、天面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
一、促发展
我局2023年将按照市政府下达的任务量全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为城区重点项目开发建设腾挪土地空间。重点对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巡查,严防规划土地破坏行为,保护绿水青山。
(一)攻坚重点片区,助力开发建设。将持续发挥“先头兵”作用,用执法手段为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扫清障碍。围绕市、区中心工作,重点保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战略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违法建筑查处、临时用地清理、临时建筑审批等工作,助力重点片区开发建设。
(二)治理违法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将继续通过加强与市级单位沟通、加强与查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压紧压实街道工作责任、为街道“量身定制”指导方案等举措,推动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圆满完成。以查违执法为突破口,加大执法拆除力度,同时以拆促谈,推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完善手续等工作进程,多措并举消化存量违建。
(三)开展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梅林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违建查处与监管,重点对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面巡查,严防规划土地破坏行为,保护绿水青山。积极开展耕地保护,坚决杜绝乱占耕地行为。
(四)排查历史违建,促进开发利用。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普查登记工作于2009年开展,至今已10余年,为全面掌握最新情况,避免因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情况不清等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开展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全面摸排核对工作,以村为单位对历史违建栋数、层数等相关数据,土地征转关系、手续等相关文件进行清点核对,更新历史违建数据,确保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底数清、情况明,做到“一村一册”规范纳管,为后续城中村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二、零新增
2019年以来我局在全市率先开展的“违建预防”工作,目前已列入区委重大改革要点和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项目,未来计划继续深入推进,打造查违治理“福田模式”,确保违建“零新增”。
(一)着力法治预防,增强震慑力度。为解决基层执法困境,计划加快出台《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没收违法所得执法操作指引》,为基层依法有序推进没收违法所得提供统一的办案标准和具体的操作指南。在拆违经费追缴方面,将继续督促街道依法追缴强制拆除违建经费,加大事后惩戒力度,震慑违法行为。
(二)着力监管预防,加强源头监管。区、街两级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提前介入,在新建楼盘规划验收时,聘请专业测绘机构参与验收并出具违建风险报告,将报告推送至管辖街道,督促街道针对报告中的违建风险点做好巡查防控工作。同时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开展“双约谈”,提前告知违建风险点和相关政策法规,签订违建预防承诺书,遏制新建楼盘验收后集体违建苗头。
(三)着力科技预防,实现智慧监管。实施“天眼”科技查违,运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测绘及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技术,每季度对全区建筑物情况进行全覆盖监控和实时动态数据采取,做到全盘掌控、精准发现。建立自然资源执法共同责任机制,以卫片执法工作为抓手,构建跨部门执法工作平台,对违法建设、非法占地疑似图斑及时跟踪、核实和整改,遏制违法用地。
(四)着力社会预防,推动物业共建。大力推进并不断完善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一是扩大覆盖面,将城中村、无物业管理的宿舍楼、施工工地等纳入违建信息登记报告范围;二是严抓典型案例,对物业不作为甚至包庇违建的行为,通过通报、约谈、处罚、曝光、信用惩戒等方式予以惩罚;三是打造监督闭环,对物业上报的违建线索进行“回头看”,对隐瞒违建信息的街道予以通报批评;四是充实“前哨力量”,每个小区聘请1名党员义务监督员参与监督、报告小区新增违建。
三、保安全
将努力做好安全隐患整治和安全监管,2023年计划督促街道根据排查、鉴定报告完成判定为C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整改工作;对物业小区、楼栋通道、天面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
(一)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保障公共安全。将进一步完善“管行业、管安全”的框架,对自建房中的危险房屋全面摸查底数,建立台账。同时据《福田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危险房屋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意见》,分片、定人、定责任开展危房加固解危工作,彻底消除我区危险房屋安全隐患。目前7243栋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中排查C1类809栋,排查C2类327栋,排查C3类1栋,其中排查为C2类的327栋建筑已有19栋开展鉴定工作,排查为C1类的809栋建筑已有7栋开展整治清拆工作。争取督促街道在年底完成327栋C2类建筑的鉴定工作,并按照鉴定要求进行整改。2023年继续督促街道根据排查、鉴定报告完成判定为c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整改工作。
(二)加强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完善拆违施工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拆违作业过程监管,保证违建拆除宗宗有安全生产方案,有技术监管,有责任人员。做好查违领域“三基”排查,2023年计划组织街道对物业小区、楼栋通道、天面全面开展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公共通道违法加、改、扩建设行为,对占用生命通道的违法建筑、构筑物依法进行拆除,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