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人力资源局2022年工作总结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2-10 17:34来源 : 福田区人力资源局 信息索引号 : /2023-10422765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田区人力资源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就业是最大民生”,迎难而上、压茬前行,以更大力度统筹疫情防控、队伍建设、就业创业、人才服务、劳动关系等工作,打出“防疫情、稳就业、强人才、保稳定”组合拳,用心用力用情勇当首善之区民生幸福标杆第一艘“冲锋舟”,奋力推动福田人力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福田区获2021年度深圳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全年在职人才引进人数位居全市榜首,在深圳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实现“四连冠”。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先锋战疫,积极践行疫情防控显担当。一是党建引擎“强”固根基,全面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学习60余次。局党组书记以上率下,学习强国个人总分、年度积分均位列本局第一名,引领打造“学习型”模范机关。结合新一届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将原9个支部调整为5个,培养输送7名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力量更集中,组织效能更明显。二是勠力攻坚“尽”锐出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应对0216、0618、0716、0828等多轮疫情冲击,先后配合区委抽调多批次500人次奔赴抗疫一线,党员报名率、参与率达100%,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全面锤炼干部党性和工作作风。三是红色引领“赋”能提升,凝聚形成高端人才向心力。连续第二年开展“福田博士踏先迹、红色引领跟党走”党性锻炼培训活动,组织辖区百名博士人才实地参观红色胜地,搭建高层次人才融合交流平台,激发创新人才凝聚力、焕活力,吸引高端人才扎根福田、贡献福田。四是政策服务“送”达快享,切实助企稳企惠民纾困。强化“助企行”服务效能,迅速配合区推出同心抗疫、稳企惠民纾困“双十条”政策,促进2288家四上企业稳定就业岗位38万余个,稳岗达95%以上,补贴9506万元。支持140家复工复产四上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10578人,补贴423.12万元。援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对中高风险失业人员给予1000元一次性补贴,提供就业指导等服务上千人次。
(二)紧盯重点、靶向施策,全面筑稳就业民生压舱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年挖掘就业岗位5万个,扶持促进就业创业4万人次,发放就业创业补贴8180万元,在疫情反复情况下,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一是坚定不移“抓”重点群体,高效推进多渠道稳岗就业。实施登记失业人员“一人一策”动态跟踪服务,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395人,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近万人次。对近两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完成两轮100%跟踪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3482人,补贴4044万元。实施来深脱贫人员优先稳岗就业行动,帮扶服务22448人。二是不等不靠“建”平台载体,持续涵养就业创业生态。在全区10个街道开设专区窗口,依托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延伸至社区网点,打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专区2.0版。开展“提质培优、赋能乐业”行动,举办春风行动、直播带岗、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云端招聘”活动,累计发布岗位5万个提供服务10万人次。布局差异化载体建设,形成一批引领性创业孵化载体,其中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安数码城T+SPACE获评市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基地。2022年新认定6家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服务29541人次,促进1183人成功创业。三是激活机制“促”政策集成,加快港澳青年融合发展。强化与人才局、总工会、团区委等多部门合作联动,加快落实《关于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福田英才荟3.0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港澳青年基层就业和创新创业614人,补贴77.6万元。四是用心用情“助”劳务协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在广西南宁上林、马山、隆安三县设立劳务工作服务站,累计推送22985个岗位信息。摸清春节后企业返岗复工需求,为319人组织“点对点”免费专车接送。开展“南粤家政 福田送岗”直播招聘活动,吸引上万人次参与,提供就业岗位4310个。
(三)外引内育、精细服务,拔高首善人才高地新尖顶。一是精细服务铸“标准”提质引才。全年引进人才2.31万人,位列全市第二,其中接收在职人才15202人,位居全市第一,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243人,留学回国人员1687人。二是强化政策加“杠杆”激励用才。全面落实“福田英才荟3.0”,多途径开展政策宣传,持续强化《“福田英才”认定办法》引才育才作用,共认定“福田英才”143人,支出奖励及资助共上亿元。三是招牌活动建“磁场”助力聚才。连续第14年组织辖区重点企业赴南昌、武汉、昆明、西安四地高校密集城市开展“优才中国行”校园招聘,接收简历约1.2万份,达成录用意向人数3000人,为福田人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生活力。四是办好赛事织“摇篮”精心育才。深入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积极承办深圳技能大赛育婴员项目、“深圳工匠周”等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公益、新型学徒制等培训10.8万余人次。五是产业园区优“配套”环境留才。积极申报纳入深圳市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园多区”,为11家入园机构发放补贴228万元。开展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服务,在册机构446家,新增数量稳步增长。
(四)改革创新、标本兼治,深耕和谐劳动关系试验田。一是“劳有厚得”领域服务标准化喜获“双立项”。我区牵头制定的《企业劳动用工信用监管指引》成功获深圳市、广东省人社厅双地方标准立项,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容性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特殊工时”综合改革试点全市领先。与市局联合印发《开展特殊工时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特殊工时申请秒批平台和企业主动报平台正式上线,完成特殊工时“秒批”18059人。三是“根治欠薪”工作多年成绩显著。全市首推“区政府投资工程劳资纠纷及欠薪治理”绩效考核,连续4年获深圳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A等次。四是全市率先探索建立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平台建设。于12月1日推出深圳首个电子劳动合同及数字签名服务平台,纳入区块链平台应用场景,为全市电子劳动合同推广提供“福田样板”。五是“源头化解”强化劳动信访调解。累计处理群众劳动信访案件10375宗,涉及10534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7.22%和18.13%,累计追回工资、经济补偿金、加班费等约355万元。六是“暖薪护航”积极开展劳动监察。排查用工单位865家,涉及员工4.63万人;调处劳资纠纷1068宗,追回欠薪1234万元。七是“云端仲裁”加快构建智慧仲裁体系。启动兼职仲裁员参与审理工作,延续“互联网+仲裁”模式,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614件,累计结案率达98.74%,办案质效显著提升,有效化解辖区劳动争议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