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2023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4-23 15:49来源 : 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信息索引号 : /2023-10556807

  2023年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对标国际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立足中心城区使命,聚焦彰显“首善文明”,扎实打造福田文化高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文明典范城区,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福田力量。

  一、以福[+]计划为重点,打造城市漫行艺术中轴,探索公共文化空间共建共享新机制

  1.探索“MMLAB”模式,高品质定制中心城区美的创造机制。积极试验建设“MMLAB”(Masters' Museum Lab),开放城市公共空间,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共建,引入高品质文化艺术资源,以艺术大师标准为福田中心区进行“高级定制”,通过城市领养机制,激活漫行艺术中轴。全面升级中轴云廊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品味与格调,开展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和旅游服务功能融合试点,助力编写专属于福田的新型空间叙事,以城市美学创造的新机制,为打造 “全球标杆城市”会客厅助力。

  2.高举城市美学旗帜,多层级构建中心城区美的创意体系。以城市美学引领,共筑创新创业创意之都。举办以“复兴城市美学”为主题的2023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树立城市美学风向标。开展“艺见中轴”2023深圳福[+]公共艺术季和深圳国际城市家具艺术季,努力实现城市人造审美与自然审美、局域审美与全域审美、静态审美与动态审美深度融合,让市民艺术创意共同绽放。“1+2+N”构建金字塔式多层级城市文化艺术创意体系,按照每年100场的标准组织系列城市文化艺术活动,营造“艺术与我同在”的城市氛围,让每一位市民成为美的创造者,将美书写在福田大地。

  3.创新城市空间打造,多维度开发公共空间美的文化业态。按照“有特色、有品位、有内涵”的标准,打造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举办“寻找‘湾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活动,推进公共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创意融入市民生活场景。挖掘湾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文化馆分馆。“政府+企业”统筹联动,在城区商圈、商业楼宇、科创园区等,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艺术空间。以“4+4+2” 模式对区属主题文化馆进行创意性改造,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全场景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不断适应市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

  二、以品牌活动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彰显城市气质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艺术品牌矩阵

  1.以文化人,打造高质量福田文化IP矩阵。以文化建设带动中心城区整体形象和文化品质提升,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国际文化多元交融、高品质的福田文化IP矩阵。以国际视野策划举办2023莲花山草地音乐节,邀请国际国内名家名团演出,不断擦亮“坐在草地上享古典”南中国最大的户外音乐节品牌。与中国美协联合主办“时代·肖像”全国油画作品展,征集展览具有审美引领性的人物肖像油画,展示新时代人民奋斗姿态,展现新时代英雄风采。指导办好2023孟京辉戏剧作品展演、当代戏剧双年展、深圳国际打击乐文化节等具有城区气质、时代风貌、深圳特色的专项品牌活动。

  2.以文传声,打造现象级网红文化品牌。 提升“绽放”市民艺术节(深圳·福田)品质,通过高品质文艺演出,培育市民高雅艺术审美,举办多类型文艺赛事,实现市民文化权益,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持续打造“新春艺术季”,结合中国传统节庆,策划具有传统文化、非遗特色和节庆气息等节庆文化活动。打造青年时尚文化品牌,增强“精彩商圈、乐享福田”影响力,与各商圈深化合作,以文促商,以文促旅,塑造中心城区商圈独特文化魅力。不断激活福田文化活力,打造网红文化品牌。

  3.艺术聚力,开展全场景品牌文体活动。坚持全场景惠民,让各类文化要素融合互动、协同演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组织“星空音乐会”“午间音乐会”“遇见”节庆系列音乐会,进公园、进校园、进商圈、进楼宇,使艺术融入生活,不断扩展市民文化权益。打响福田传统文化品牌,把握二十四节气时间节点,全年系统性开展“福田有节”系列活动,促进传统民俗传承发展,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打造高雅艺术普及品牌,举办“2023福交交响音乐季”“邻里交响悦”等活动,推动高雅艺术高浓度、高密度、高强度发展。打磨“福田杯”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三、以人民为中心,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探索艺术创作市场化、赛事常态化机制

  1.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精品。邀请国内知名音乐人,围绕重大题材、重大时间节点、重大主题,聚焦幸福福田、创业奋斗等,重点创作一首现象级原创歌曲,歌颂福田精神,打造福田文化新名片。组织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以“揭榜挂帅”方式,重点推出一批高水准戏剧小品、一组高水平舞蹈作品、一批高质量曲艺作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推出一系列广受都市青年喜爱的文化作品。举办第四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研讨活动,从理论入手,为公共文化行业立根树魂,以理论研讨带动服务效能提升、文艺创作繁荣和品牌活动打造。

  2.把市场效果作为检验方式,探索艺术创作常态化机制。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一批有力量、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精品力作。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与创作,制定音乐剧中长期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利用辖区剧场资源优势,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力量,试点探索音乐剧创排演全链条生产线,打造以文促旅、文旅融合的常态创演机制,打造一部现象级音乐剧,逐步培育“有精神魅力”“有造血能力”“有吸金引力”“有都市活力”的文化IP。3.把夯实群众文艺基础作为目标,建立文艺赛事常态化运营模式。以荣获第十九届群星奖为契机,总结经验,组织开展各类市民文艺赛事,在赛事中发掘文艺人才,培育文艺团队。围绕在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奖项,创新搭建文艺赛事体制机制,成立文艺赛事组织领导小组,按各级文艺赛事类目,分门类设立组织策划执行团队,明确责任、效果目标及年度资金资助计划,确保在年度各级文艺赛事中获得奖项,力争冲击国家级奖项,做到“逢赛必比”,争取“凡比必奖”。

  四、以全民艺术普及为目标,探索文化艺术高端智慧引领路径,持续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聚焦“5个1”,建设街区市民文化会客厅。发挥中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中枢作用,以“三个统筹”和“五个统一”为路径,深化总分馆制建设。完善《福田区文化馆直属分馆服务标准》等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体系。围绕“5个1”,即“1个特色主题,1个品牌活动,1批文艺团队,1组公益培训,1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标准将街道分管打造成街区市民文化会客厅,全年开展不少于500场联动活动。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新型文化空间纳入社会化分馆体系,开展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同频共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依托文化馆总分馆打造市民终身美育学校,举办2023年“托起梦想”公益课堂,全年开设不少于100个班级,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2.聚焦“融合发展”,赋能公共文化研学体系。完善公共文化研学基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融合发展,面向辖区中小学校开展合作共建,延伸研学基地服务辐射范围,深化研学功能,助力全民艺术普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以“传统文化年”为全年研学主题,科学设计研学体系,全年举办传统文化相关研学活动和课程不少于300场,举办“研学基地传统文化艺术月”,让青少年浸润、学习、体验、感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聚焦“多元发展”,完善文艺团队培育机制。以“政府+市场”模式大力扶持福田交响乐团,充分运用市场化运营思路,发挥与深圳交响乐团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打造“城市名片”为目标,以“出特色、提质量、树品牌”为路径,推动乐团职业化发展和规范化运营,向全国十佳交响乐团迈进。总结“星辉合唱团”扶持经验,发挥“群星奖”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文艺团队培育机制,提升打磨“福田文体中心少儿舞蹈团”等自办团队,集中力量挖掘扶持一批基层优秀文艺团队。引导市民在文化生活中当“主角”、扮“名角”,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组织形式多样、创意动能充分释放的良好格局。

  五、以安托山公共文化中心为样板,打造湾区文化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化体系化设施网络体系

  1.加快推进安托山公共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深圳乃至华南首个立体文化群落服务平台。以“湾区高质演出首选+多元艺术展示平台+本土原创孵化基地”三大目标,探索安托山公共文化中心七大展演空间运营新模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专业化运营。计划于2023年底竣工验收。在景观最优塔楼顶端,打造涵盖自习室、健身房、排练厅、练琴房等功能的“24小时”系列智慧文化空间,以“云端空间”+“云端服务”为市民提供全时段、全年龄段、全艺术类型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

  2.着力创意性改造区属文化场馆,打造市民一看就爱、一爱就来的市民文化会客厅。高质量推进梦工场功能完善工程,配备DJ体验馆、Beatbox排练厅、潮流便利店等功能,建设青年文化先锋阵地,打造青年文化会客厅,并于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验收重新开放。高标准谋划立项改扩建福田美术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建设深圳首个“零碳美术馆”,打造福田文化新地标。高效率推进区属文化场馆标识鲜明、空间优美、功能完善、设备更新等创意性改造,实现设施空间的美化、舒适化,不断满足市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让市民一看就爱,一爱就来,一来再来,一传千里。

  3.全面迭代升级数字文化馆,用科技为艺术赋能让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落入指尖。探索引入VR/XR技术,构建虚拟直播间等沉浸式体验服务场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定制AI虚拟人“小文文”,为市民提供24小时在线的实时交互服务。优化以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为核心的福田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完善“福田文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服务,做到运营安全、服务智能、体验便捷。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突出打造福田专业文艺人才、原创文艺作品等本土特色资源库,新增音视频资源100小时。结合中心整体形象和品牌活动推广,开发品质、文艺、可亲、可爱的文创产品体系,提炼开发福田专属的文创IP。 

  六、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强化正风肃纪,强化担当作为,锻造“中心城区文化铁军”

  1.思想理论武装,党建引领创建“五星”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极落实党员干部群众“包路进楼联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持续推进“行走创文”行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在基层实践中磨砺、在服务群众中淬炼、在市民生活中采风创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展特色党建品牌活动,塑造“党建+文艺”新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党徽+红马甲”先锋力量助力文化服务、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创建“五星”支部,争做“五星”党员。

  2. 强化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以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党员干部等全体公职人员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全面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党性党风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全体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全面运用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经常扯扯袖子、咬咬耳朵、出出汗、红红脸,真正把腐败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扼杀在摇篮之中。全面完善经费审批监督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安全提效。全面实施业务合作协议反职务贿赂条款,让廉洁纪律警示无处不在。全面实施科级(中级)以上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让对党忠诚、廉洁履职晒出来,亮出来。全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发挥文艺工作所长,创排廉洁文艺作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3.激励担当作为,锻造中心城区文化铁军。设立任务榜和责任令、嘉奖令、问责令,为党员干部提供大展身手的机会、全面配套的资源,实行全流程跟踪督办、督查考核,鼓励有才干、有担当的人员揭榜挂帅,促进文艺人才在淬炼中成长,推动重点工作“揭榜一个、兑现一个”。聚焦党建引领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品牌活动高品质开展、文艺创作高原高峰打造和公共文化服务高效能提升等主责主业,持续开展党员先锋行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雏鹰计划”,全方位开展理论“丰羽”,开展“七个一” 专项培养,多角度巩固能力“展翅”,深层次完善培养制度。健全以量化积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位一体选育人才锤炼干部。多途径锻造一支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高昂姿态作为鲜明特色的中心城区文化铁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