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3-05-22 15:38来源 : 福田区应急管理局 信息索引号 : /2023-10601771
福田区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领会和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统筹做好“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和疫情防控等工作落地见效,应急管理整体水平得到稳步提升,2022年4月,被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党委记“集体三等功”;2022年11月,被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评为“最美应急集体”。全区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事件,工矿商贸和火灾领域保持“零亡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学习42次,扎实写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推进1个巡察整改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加强组织建设,完成新一届党总支、党支部换届选举,进一步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积极、稳妥做好党员发展,多名群众提交入党申请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实践活动,局领导定期带队深入街道、社区进行调研,强化“区—街道—社区”协同联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履职担当。进一步盘活和壮大应急队伍,期间成立监测预警科,9名科级干部提拔重用、5名干部转正、5名干部调动,新招录6名公务员和更新补充56名辅助人员,应急干部职工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开展结对子,以强带弱、以老带新,加强干部素质培养,制定“雏鹰计划”试点项目工作方案,推进干部能力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7名公职人员考取应急管理执法资格证书。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0216”“0618”“0828”等一系列突发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全局干部均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5+2”“白加黑”支援一线抗疫,最高峰时干部职工参战比率达70%,涌现出一连串感人事迹。
(三)规范内部运行,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实行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领导批示件清单化管理,确保问题难点及时提交解决,大事要事加速落实,13个重点工作督办件、8个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400余条督查督办任务、518件民意速办工单,均做到及时、高效办理,回复率、达标率实现双100%。严格保密管理,常态化开展保密警示教育,组织全员开展保密培训和考核,落实外包项目服务商保密管理。积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完成专项电脑真替真用部署。制定自行采购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
(四)强化综合统筹,压实安全责任链条。制定福田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和2022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两个清单,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组织架构,落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双主任”制度,完善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强化过程考核。细化80项具体任务,推动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落实。推动制定“群租房”安全管理工作指引,为基层安全巡查提供法律法规依据。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一盘棋”响应机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区全年排查整改隐患9.67万处,立案查处1516宗,处罚794万元,责令停产停业556家,2022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降至个位数,降幅均排在全市第一。
(五)严格行业监管,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粉尘涉爆、压力容器、钢铁冶金以及工业园区、安全培训机构、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等大摸排、大核查和大检查,全年全区执法检查773家,共立案63宗,行政罚款67.11万元。健全辖区120家危化品经营企业基础档案,建立“一企一档”管理制度,开展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安全专项治理、零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全区11家加油站信息全量纳入区危化品监测预警及动态监控系统。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三级案审机制,及时公示执法信息,执法音视频逐步接入市级平台,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水平;积极创新执法监管体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委托街道综合执法类进行应急管理执法”模式,分组调配一线应急执法力量,着力破解执法监管困境。严格事故调查,落实“三必查、四延伸”,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立案7起,对10家事故责任单位和9名责任人员行政处罚456.32596万元。
(六)丰富宣培手段,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打造全媒体、矩阵式、立体化安全生产宣传格局,不断充实“福田·强安号”平台内容,新上线41期网络培训专栏、5期安全科普视频;通过线上节目直播、线下“五进”活动等方式,高标准完成“安全生产月”、全国减灾日、森林防火宣传月、应急普法“线上马拉松”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参与“新安法知多少”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福田区参赛总积分达106万分,荣获全市第二,在全区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亮屏警示”云行动、安全生产知识专题直播、“安全宣传咨询日”等群众性宣教活动获市民广泛好评和积极参与。巩固新沙社区和新阁社区“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创建成果,在应急管理部“深入推进‘消地结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视频会”上,福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安全宣传进社区单位,代表广东省作创建经验推介,福田模式全国推广。
(七)完善保障体系,增强应急处突效能。全面推进监测预警指挥中心建设,建成全域物联感知平台,汇聚应急、消防、交通等34类2.5万个前端感知设备,充分利用全区1.5万个视频资源,为监测预警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撑,实现“监测、预警、分拨、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持续推进社区应急一体化,坚持“1、3、5、10”高效应急处置机制,组建906支8871人的企事业社区应急队伍,开展1000余场理论技能知识培训,2022年参与扑灭初期火灾271起,解救被困人员48人,确保将事故隐患“灭早、灭小、灭初期”。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新建871平方米的区级应急物资仓库,梳理更新应急物资储备信息644种95631件。常态化落实避难场所巡查检查和维护管理,顺利完成3月份“暖蜂加油站”集中安置和台风“木兰”“马鞍”“尼格”期间紧急转移安置保障。
(八)坚持标本兼治,提升灾害防治水平。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搭建全市首个区级风险普查信息系统,绘制形成福田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一张图”。参与制定的《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福田标准”。全年累计检测968公里、消除地面坍塌隐患1283处,地面坍塌事故发生率保持梯级下降趋势,同比下降44.3%。推进“智慧三防”平台建设,组织落实3514名三防责任人,制成福田区四类风险“五项清单”,打造全市隐患管理新模式。积极推进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深圳减灾综合社区“全覆盖”基础上,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择优选取康欣、彩田社区申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九)强化应急保障,指挥协调更加有力。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在智慧指挥中心增加与迭代升级7项系统,综合利用“一中心五平台”40余个子系统,按照国办发[2022]1号以及《深圳市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细则(试行)》等文件,细化提升值班值守、信息报送、指挥协调操作细则,整体提升全区应急指挥系统综合指挥协调能力。全年共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表》576份,电话信息33660个,接收与办理市领导批示件235份,区领导文电批示2085份/条,接听办理疫情防控等投诉咨询电话5000余个,保障疫情防控等各类视频会议600余场,协调通报与报送转运等多项指标数据50万余次,均全部做到及时、准确、高效。
(十)严守前沿阵地,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牵头区口岸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守牢口岸防线,自2020年3月以来,福田区皇岗口岸接驳点和一号通道接驳点累计入境229.1万车次,接驳82.2万车次,转运入境人员13.83万人次,均科学有序防控处置,实现“零阳性病例脱控”“零工作人员感染”“零社会面传播”的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大规模人员转运保障能力,先后出台三版转运工作指引,配合政数部门推动“惊蛰系统”开发与运用,以及“一码通”的使用和优化,建立全流程数据库,形成应急突击、区外转运、回程转运、重点区域来深转运“四大战场、十条战线”,累计大规模接转密接人员近6万人次,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全程可控。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高质量发展之年,也是安全生产防范压力极重的一年。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安全发展环境“保驾护航”。福田区应急局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三基”建设,打造应急管理全域监测预警体系,迭代升级“一网统管、三基强安”平台,持续开展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对城中村用电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争创全省首批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
(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重点做好森林防火和三防等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建设福田区森防及应急处置基地建设,配备6套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高质量推进福田区地面坍塌综合监测预警试点项目建设,开展常态化道路雷达检测,持续优化智慧三防三期系统,达标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
(三)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应急第一响应人”持续推进社区安全应急一体化,持续督促各职能局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明确相关应急工作职责,熟悉掌握各类险情,提升区应急委相关单位应急处置协调联动能力;2023年规划完成智慧应急物资仓库试点建设,实现三维或平面可视化的仓库管理功能。
(四)夯实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一盘棋”应急响应、重大突发事件“四个一”应急处置等机制要求,进一步优化健全值班工作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紧急安全事件能够做到“四个一”,即“一把手”到位、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善后,全力以赴维护好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中心城区一方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