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5-20 14:22来源 : 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 信息索引号 : /2025-12184448
福田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为福田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创新大湾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获全省推广;“深圳数据交易法治建设加速新质生产力释放”获评2023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创新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入选深圳市首批法治政府建设优秀项目。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高位谋划,推进全面依法治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推动。组织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依法治区办及各协调小组会议7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职责,谋划全面依法治区各项工作。二是开展法治“深调研”工作。统筹推动法治“深调研”,全区3项调研课题入选《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深调研计划》。三是一体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创新“府院联动、社会多元共建”新模式、打造涉外商事“一站式”解纷“深圳样板”入选深圳市涉外法治建设首批创新成果。四是用心用情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深圳市妇儿大厦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新阵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面向福田区中小学教职工开展“校园零零欺”主题宣讲50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活动17场,办理未成年人法援案件93件,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二)坚持履职尽责,纵深推进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服务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动深圳法治街道指标体系建设,开展指标量化研究和统计分析;探索建立街道法制审核集中处理工作机制;建成福田区法治建设和重大行政决策法律专家库。做好合法性审查,完成区级重大行政决策及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33件,其中已印发区政府规范性文件6件。
二是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效。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11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效能。推进行政执法“双系统”运用,探索使用移动执法终端,完善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开展全区“沙场秋点兵”——行政执法业务大比武,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
三是持续提升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能力。调整优化“案前化解”模式,制定《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出台复议案件审查指引,加强规范化建设;发出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共3份,行政复议抄告函18份,强化行政复议纠错职能。2024年,新收复议案件962宗,同比增长16.46%,直接纠错率4.21%,调解成功率39.47%,有效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新收行政诉讼案件132宗,其中以区政府为单独被告的14宗,败诉0宗;以区政府为共同被告的118宗,败诉0宗。
(三)坚持补链强链,助推法律服务产业加速度发展
一是加快引领律师行业集聚发展。认定福田区首座法律服务业专业楼宇,入驻律所14家,签约合作面积入驻率100%;举办5场招商推介会,实现国内规模百强所接洽全覆盖,推动行业实现集群式发展。2024年,福田区集聚律所516家,占全市36.91%,同比增加4.13%,新增律所59家;律师14995名,占全市55.57%,同比增加7.55%,新增律师1053名;新增粤港澳联营所1家,粤港澳大湾区律师33名。
二是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与23家国际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举办粤港澳联营所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搭建律所参加招商、投资、出海对接会平台超百场,支持福田律所加强海外布局。组建福田区涉外法治服务团,为区政府海外招商项目提供专业服务。举办全国首届“涉外法治与湾区实践”青年夏令营、联合上海、香港举办涉外律师赴港培训交流项目,培育福田涉外法律服务优势。福田区157名律师入选深圳市涉外律师人才库,297名律师入选广东省涉外人才库,13名律师入选全国涉外律师人才库。
三是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模式。创新“公证+养老”服务,联合5家福田律所设立“仁和长者法律服务中心”;深化“公证+律所”联动互通,与10家律师事务所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拓展“公证+金融”,搭建“公证+数据要素”平台;建立“调解+公证”衔接机制,探索“调解+公证”的纠纷化解机制;实现“一街道一公证团队”全覆盖;福田公证处2024年受理公证44419件,同比增长2.41%。
(四)坚持法治为民,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
一是持续迭代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持续优化“福田法务掌中宝”小程序,提供24小时“不打烊”法律服务。推进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打造“河套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建强“1+4+N”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法律服务集群,在楼宇、商圈布局公共法律服务站。印发《福田区关于打造企业合规示范城区的实施方案》,建立企业合规专业人员名录库;认证197位数据交易合规师,成立IPO法律服务宣讲团、生态环境服务专家顾问团,推进数据交易动态合规体系改革获评深圳市2024年法治改革创新项目,加速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律师流动会客厅”“法治护企出海”等系列活动46场,服务4.4万余人次。
二是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印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方式,组织“点单式”精准普法活动192场,开展福田区“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元宇宙+普法”、民法典皮影戏等“沉浸式”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新雨计划”,获第三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进校园授课1669节,并在汶川、喀什推广。
三是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全面实行法律援助个人诚信承诺制与告知承诺制,畅通法援工作站服务渠道,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发布《福田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汇编》,组织“福田刑辩律师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班,提升法援律师专业服务能力。全面落实整改区人大常委会对法援“一法一条例”检查意见,对法援案件质量开展评估分析,强化案件质量管理。区法援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54宗、法律帮助案件1145宗,切实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
(五)坚持风险防范,守牢安全稳定底线
一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新设立17家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举办第10届区级调解技能竞赛。实现民营经济解纷工作全覆盖,联合工商联构建“1+10+N”福田区民营经济解纷工作体系,设立区街两级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商会商事调解工作站。2024年调解纠纷案件22277件,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3920次,福田区3个调解组织、7名调解员获市司法局通报表扬,区司法局获市调解技能竞赛团队一等奖。
二是发挥民生律师团赋能基层治理作用。51家民生律师团律所与10个街道92个社区结对,成立26家民生律师团律所品牌调解工作室,为街道提供“精准化”“点单式”法律服务。民生律师参与党员服务集市、矛盾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公益法律服务活动270场,服务人数1.5万人次。
三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工作。完善社区矫正分类管理、动态信息化核查、精准分阶段教育、清单式执法全流程管理制度,严格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病情复查工作。加强“法务”“心理帮扶”“就业帮扶”“安置帮教”等类型专员队伍建设,率先建立全市首支“社区矫正监督员”队伍。联合民盟福田总支建立“黄丝带帮教”基地,组织开展“黄丝带帮教”走进街道系列活动。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以“衔接”为重点的安置帮教协作工作制度,落实衔接管理、日常帮教、风险评估、重点管控、安置帮扶等全流程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以国际化视野推进法治城市建设,推进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还有差距。二是数字政府与法治政府融合亟待加强。三是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不足。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擦亮福田法治名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化全域治理“法治城市”改革,整合资源、加强联动,推动福田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深入挖掘依法治区实践典型经验,积极宣传推广上报先行先试、具有学习借鉴价值的经验做法,持续扩大福田依法治区工作的晓喻度。统筹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建立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机制,搭建涉外法治交流平台,推进法治领域务实合作。建设福田区企业合规服务中心,在重点领域、行业探索制定企业合规指引性文件。
(二)聚焦建设高水平法治政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健全涉企“综合查一次”机制,建立执法协调工作考核机制,创设法治街道建设指标体系。全面推进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探索建立行政复议纠纷化解联席会,推动我区首批行政复议官任命履职,建立区级行政复议专家委员会。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深调研,确保工作谋划前瞻性。提升法律服务保障效能,规范政府法律顾问管理。
(三)聚焦保障河套合作区法治建设,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积极争取粤港澳联营所与境外律所代表处设立审批、港澳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备案等省级事权下放河套。构建知识产权国际纠纷防范处置机制,制定知识产权国际纠纷防范指引,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发布河套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充分发挥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的平台作用,强化境外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共建,打造商事调解特色品牌。
(四)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动能。健全涉外法律服务招商引才机制,打造全国律师行业“第三级”核心承载区,重点引育关键紧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落户,协同香港推进金融、法律护航企业出海机制,加速形成法律服务业产业集群。
(五)聚焦做优做实公共法律服务,更好回应群众法治需求。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创新法律科技应用机制。健全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制机制,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建设人民群众身边的“法治客厅”。强化“1+4+N”现代化特色化公共法律服务集群建设,迭代优化“福田法务掌中宝”小程序,深化“公证+”服务模式。建设长者法律服务中心,助推涉老行业合规化发展。
(六)聚焦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助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打造“民生律师团”基层法律服务品牌阵地,建强行业专业性调解组织,补强基层法治力量。联合法院推进金融非诉解纷机制改革,建设商事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推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深度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规范居委会依法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