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12-29 14:28来源 : 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信息索引号 : /2017-3461063
2017年,企服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履行企业服务职能,深入推进企业服务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服务的专业化和兑现力,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党建促进中心全面发展。
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推动中心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心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常抓不懈。通过党支部书记、党校教授授课、党员学习会、党小组会的集中学习和党员个人自学,组织党员原汁原味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今年以来,中心党支部共开展政治学习活动36场,其中《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会6场,12个学时;专题教育课6场,9个学时;实地体验学习2场,参加党员63人次;召开党员大会2场,4个学时;党小组学习会15场,20个学时;举办党课3场,5个学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各一场,5个学时。
二、以改革促进产业资金政策突破
紧紧围绕当前福田区经济转型期的现实需要,加强市区两级政策的衔接和协调,经过深入调研、对比研究、征求意见、测算推演后,形成了“1+9”的产业资金政策体系,共10个门类156个条款199个项目,截至12月25日,新修订产业资金已受理项目3002个(不包括外贸稳增长和商业增长项目321个),涉及资金143029.86万元,实际拨付资金119440.5458万元(其中去年结转项目32036.23万元),圆满完成了区政府制定产业资金的倍增计划。
三、以创新促进重点企业服务制度完善
制定了《福田区重点企业专员服务工作规则》,建立重点企业专员服务制度,根据企业纳税、产值、行业地位等产业发展贡献指标,形成了1000家重点企业名录,定期走访联系。系统整理了市、区两级的产业资金政策、人才服务政策212条,仔细梳理了英才荟的政策细则19个,为企业提供专项解决方案,为不同企业量身定做“政策匹配清单”,使政策一目了然,实现企业服务政策信息公开透明化。截至12月27日,完成走访联系服务1000家重点企业,匹配1000个服务政策,现场答复问题484个,转办问题429个,挽留8家拟搬迁企业。
四、以品牌建设促进专业服务深入推进
依托点线世界专业平台,打造了“创新CEO实战营”、“院士讲坛”、“科技创新系列路演”、“‘深趋势’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四大品牌活动,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截至2017年12月底,点线世界全年共举办各类活动163场,月均13场,提供服务超11,300人次,共接待企业及专业机构到访244家次,共引进各类优质服务机构共46家,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
五、以标准化促进企业服务专业化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一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标委办服务〔2014〕84号)的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区政府服务企业标准化项目建设,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建立并落实了企业服务代表制度,新增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企业问题协调、行业协会、专业服务、专员服务等6个标准,全面落实80项企业服务标准,实现企业服务专业化,于3月24日以91分通过国标委中期验收;完成区流动窗口服务标准、企业服务标准体系要求和企业服务满意度测评规范三项底标撰写;会同深圳标准技术研究院,形成了《2017年企业服务满意度评价报告》,2017年度满意度指数88.9分,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联合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开展前沿营商环境指数研究,通过对前沿营商环境指数体系中24个二级指标和100个基础指标进行评价统计,形成了《2017年前沿营商环境指数》,2017年福田前沿营商环境指数为85.6分。
六、以立体化宣传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以重点活动为契机,借势造势。借助2017年福田产业资金发布会、2017年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高峰会、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2017深圳福田营商环境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大力营造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舆论氛围,全年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主流媒体累计发布20余篇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馈。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产业资金发布会和粤港澳高峰会全程同步图文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平均接近12万人次,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二是以企业需求为突破口,精准服务。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大力开展针对相关行业、相关企业的产业政策宣讲会,全年共举办宣讲会100余场,发放相关宣传资料2万多份。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企业服务的专业化仍有待提高,重点企业的异动情况的掌握不够及时,安商稳商的工作仍然繁重。
七、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因此,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福田区打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商环境的第一标杆。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自身学习贯彻,学思践悟、学以致用,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二)修订2018年产业资金政策
根据2017年产业资金政策运行反映问题、企业调研提出建议、各产业部门专题调研,及全国各地区产业政策,开展对比研究,集中讨论,形成2018年产业资金政策修订稿,征求人大、政协、企业、行业协会等意见,最终形成可预期、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操作性强的政策。
(三)深化专员制服务
完善重点企业“专员制”服务机制,根据2017年纳税、营收、产值贡献、行业地位等指标更新1000家重点企业名单,建立专员服务队伍,协同区发改局、经促局、科创局、文产办、投资推广署完善企业服务代表制,开展定向服务,落实政策宣讲员、办事引导员、问题协调员和监督管理员的职责,保各项“一对一”服务措施落地。
(四)持续开展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
重点选择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拟上市企业、重点外贸和工业企业等作为挂点服务对象,做好挂点服务与专项对口服务相结合。优化区领导挂点服务流程,明确挂点准备、走访、问题收集、问题办理各阶段的流程和时限,提高挂点企业问题办理的速度和质量,提升挂点服务的有效性。
(五)运营好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全面运营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定期更新政策信息、空间信息、服务资源;加强平台的宣传,引导企业运用信息平台填写资料、反映问题,各责任部门后台受理问题,实现无纸化传递,进一步提高问题办理效率,利用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精准推送活动信息、政策资源信息,提升企业服务的针对性。更新单位的信息安全制度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暂行办法,调整共享数据项;做好企业服务APP的建设和智慧城区建设项目的工作。
(六)深化企业服务标准化
持续改进企业服务标准体系,在区政府涉企部门推行企业服务标准化,带动服务大厅、网上平台、流动窗口、服务热线等服务渠道高效协同,促进各渠道按标准化管理,发挥整体力量和集体智慧,达到1+1>2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进流动窗口、企业服务满意度测评标准成为深圳市技术标准,并探索在全市各区推广企业服务标准模式。巩固标准化服务成果,构建企业服务知识库,推行企业服务知识管理和共享,梳理基础性服务业务和激励性服务业务办理的常见问题解答,提高服务专员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七)加强“点线世界”品牌建设
加强对点线世界的品牌建设。一是定期制作点线世界宣传手册、宣传视频、刊物,于活动中向来访客人发放,推介点线世界主题活动及专业服务咨询等;二是通过互联网手段提高深圳企业对点线世界的认知度,推广线上“政经事”平台,以加强点线世界专业服务与平台的品牌结合。三是着重四大品牌活动打造。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社会媒体、线下活动等形式扩大宣传,注重宣传营造,报名方式多样化,新闻报道力度大。多方位、多视角的宣传渠道,使得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对外影响持续扩大。
(八)开展2000家观察企业走访工作
继续做好2000家观察企业的走访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提高走访企业效率,采集企业信息,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并更新企业办公场地情况,发掘效益高,增长快、有特点的企业,为领导走访工作提供参考。
(九)建立文体活动申请制度
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广:2018年继续以“健体、乐韵、心安、情浓”为主题,举办“十大”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活动,打造福田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体系。以“需求清单”的形势向各各产业行业协会、各大院校校友会征求活动、赛事方案,务求优中选优,保证活动切实为辖区企业增强凝聚力,为企业员工增强归属感。
(十)推进营商环境宣传
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线上与线下齐发力,采取企业服务APP、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H5、宣传纪念册、直播平台等多种宣传方式,利用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开展营商环境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