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1年工作要点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4-21 18:09来源 : 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信息索引号 : /2021-9007505
2021年工作总体思路: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以“三大新引擎”建设为引领,以城区治理品质提升为主线,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继续升维环卫精细化水平,活化公园城区功能,激发公共空间活力,探索城区治理路径,使“城市会客厅”的环境底色更干净,城区功能更多元,空间品质更卓越,管理治理更精准,确保“十四五”高质量起步,为福田新三十年再出发,首善之区开新局提供高品质空间环境硬支撑。具体如下:
一、坚持表里如一,让“城市会客厅”的市容环境更干净
1.持续推进环卫精细化管理。紧抓环卫指数测评“牛鼻子”,持续实施“每周一专项”行动,建立责任主体每日自查“云记录”台账,深化一对一“送课下街”活动,精准聚焦问题整改。建立全区生活垃圾清运智慧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清运车辆和清运站点实时动态管理,有效提升前端清运效能。探索建立“福田环卫专家库”和“全区环卫规划联席会议”制度,为福田环卫未来把脉赋能,擘画蓝图。加快补齐环卫基础设施短板,完成10座市政垃圾站及14座市政公厕升级改造;统筹推进福田区皇岗北综合应急基地项目建设PPP招标工作,破解我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储备物资应急场地短缺瓶颈;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选择适宜区域,依托5G、AI等新技术手段,率先在全市打造环卫作业5G+AI应用场景,探索科技赋能业务工作新路径。
2.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区建设。做实做细九大分流分类垃圾收运处理全过程链条,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减量率36%。加快推进凤塘河、南华村、梅林坳等5处地块垃圾后端处理设施建设,督导协调各街道至少建设1处厨余垃圾小型化处理点,化整为零,持续提升后端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垃圾智能化收运监管体系,实现收运车辆车载GPS、收运中转点实时视频监控设备等安装全覆盖;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选择合适区域试点打造2个垃圾分类智能监管投放点。加强市区共建,高标准打造香蜜公园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通过增设智能地埋式投放点、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健全完善可回收物收运体系等具体举措,高标准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无废园区建设。
3.营造干净整洁市容秩序。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固化沿街门店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开展智能报刊亭一对一替换工作,加强报刊亭、流动早餐车(以下简称“一亭一车”)整治,研究长效解决措施,有效化解“一亭一车”管理难、影响大、易反弹等难点问题,实现市容环境秩序影响情况动态清零,营造“一亭一车”规范设置、有序摆放、周边环境干净整洁的首善之区新风景。
4.强化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品质管理。围绕全市城中村市容环境卫生品质管理12项任务,继续重点攻坚难点任务,全面落实街道、股份公司“城中村环境双长”责任制,《城中村环境卫生“十标准”》,常态化抓好环卫措施的落地实施,定期开展“城中村环境清洁日”等活动,推动城中村环境品质持续向好,实现2/3以上城中村任务完成情况达优秀。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动态管理,确保分类投放点干净整洁。严格执行“六乱一超”零容忍,做到每日市容巡查街巷全覆盖,严防城中村乱象回潮,营造安全有序、整洁美观的辖区环境。做实做细城中村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持续推进城中村绿化提升,探索打造花漾城中村;完善城中村路灯和夜景照明系统,加强照明管理,实现城中村路灯全覆盖;实施城中村立面整治工程,打造干净,整洁、有特色风貌的立面效果。
二、坚持以民为本,让“城市会客厅”的花漾生活更多彩
5.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环境氛围营造工作。按照市、区部署,通过绿化景观提升、时花点缀渲染、专题灯光秀烘托、旗帜悬挂等手段,对辖区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主次干道进行立体化营造,全方位烘托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氛围。
6.打造时尚活力的绿化景观。2021年新建花景大道2个,花园路口20个,推进荔园小学屋顶绿化项目等公共建筑立体绿化建设,高标准完成地铁轨道交通三期二阶段工程复绿和侨香路整体绿化景观改造工作,塑造精品花卉景观,营造更多美好生活场景;全力做好2021年深圳簕杜鹃花展等市级花展的具体落实工作,高起点筹备2022年深圳迎春花市福田主会场,全方位展现福田城市主客厅的花漾城区风采。
7.全力推进公园城区提质升级。在“百园福田”基础上,加快推进谋划香蜜湖中央绿廊公园规划设计、提速梅林山空中云步道、西部山海连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心公园建设前期工作;运用“运营思维”,以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极限公园建设,探索公园功能活化有效路径;做好嘉园社区公园、缇香名苑周边绿地等3个老旧社区公园和消极绿化带改造,继续推进景富绿地综合环境提升工程,新建20个社区共建花园,变“管护”为“运营”,做强社区公园文化季品牌,用活动带动公园功能活化,打造更多美好生活场景,进一步织密500米半径公园圈。
三、坚持活力升级,让“城市会客厅”的空间品质更卓越
8.全面推进美好街区建设。全力做好“一街一路”精品示范街区建设、清路行动等工作,减少空间阻隔,优化空间功能,形成符合时代规律、福田定位的疏密有致、简约灵动的生产生活生态相宜的街区“U”型立体空间;开展慢行系统照明及户外广告门楣招牌提质行动,制定出台《福田区慢行系统照明技术规范》和《福田区户外门楣招牌设置指引》,对不符合城市风貌的老式招牌、走字电子招牌予以规范,对慢行系统灯具予以提升,充分展现中心城区高端质感。
9.持续推动中心区活力提升。通过策划组织全年78场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不断凸显福华路—节日大道“时尚、动感、活力”目标定位,推动节日大道虹吸效应持续提升;选择合适区域、场所,通过引入一流资源运营活化,从城市生活、文化艺术、绿色品质等方面重新定义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在时尚创意、文旅休闲、艺术文化等方面先行示范,持续扩大中央活力区品牌影响力。
10.持续推进治理品质升维提档。制定出台《福田区城区治理品质三年行动方案》,牵头落实推进“三无”道路纳管、地铁附属设施品质提升等十大专项行动,围绕城区品质集中提升和活力城区提质升级两大领域,牵头建立健全城市品质提升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长效管理机制,以微改革带动大治理,全面消除环境黑点,根除监管盲点,确保全域纳管,实现辖区所有街区“U”型界面治理品质表里如一、始终如一,为首善之区新三十年开局起步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四、坚持守正创新,让“城市会客厅”的管理治理更精准
11.全面探索“物业城市”创新模式改革。出台《福田区推进“物业城市”创新模式改革工作方案》,跟踪指导各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参照《福田区“物业城市”创新模式改革首批业务参考清单》,有序推进各类事项委托,确保“物业城市”创新模式改革全面铺开,基本实现物业服务全区覆盖,市容环境显著提升,安全隐患大幅减少,城区管理井然有序,市政设施整洁完好,群众需求响应及时,打造一批“物业城市”创新模式改革示范点。
12.强化基层队伍规范化建设。依托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契机,围绕“三基”建设(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训练),牵头梳理编制综合执法“全要素版本”权责清单,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全面推进市城管综合执法系统网上勤务、网上办案、指挥调度、智能感知等智慧化执法手段落地落实,持续优化完善“三化四有”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打造管理规范、执法严格、纪律严明的基层行政综合执法队伍,为营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专业化法治保障。
13.提升城市管理治理综合效能。围绕“三基”建设(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训练),树立“城管一盘棋”思维,有效盘活街道综合执法办、城建办、局内各科室资源,形成条块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工作的难点问题由局相关业务科室在规定时限要求内予以解决推进并反馈,对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事项由各业务科室负责跟进落实,确保工作难题症结快速解决;同时定期识别梳理工单中的共性问题,由相关业务部门集中分析,研究解决措施和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精准指引及资源支撑,以不断提升基层城市管理治理效能。
14.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城管铁军”。聚焦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党建要求与业务需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三大着力点”,持续狠抓党建责任落实,确保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打造与新三十年再出发、首善之区开新局相匹配的机关党建品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纪律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四种形态”作用,健全完善逐级谈话提醒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作风督察、纪律教育学习、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发送廉政提醒短信等形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坚持“一盘棋”思想,不断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优化盘活局各科室和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畅通与相关单位沟通联系机制,构建“大城管”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