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福田区卫生健康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4-21 16:59来源 : 福田区卫生健康局 信息索引号 : /2021-9007508

  一、2020年工作总结

  我们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努力构建与中心城区地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美好期待相适应的优质健康服务体系。高质量完成《关于深化区域综合医改 推动福田打造病有良医先行示范区若干措施》《福田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层中医药服务典范城区实施方案》两个文件,持续加强精品医院建设、提升社康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健康福田建设步伐、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加大民生保障供给、推动品质提升。

  (一)精品医院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推动区属6家公立医院完成章程制定。一是营造精美环境。全年新增病床200床,总数达2400床。区妇儿医院项目完成基坑施工,开展地下室施工。推进区慢病院重建项目、肛肠医院新建、区二院重建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打磨精湛技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广中医深圳研究院落户广中医深圳医院。广中医深圳医院通过三甲中医院复审,创建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成立仝小林院士学术传承工作室。中大八院通过三甲综合医院初审,心血管内科、脊柱外科分别获评新一轮市重点学科、市重点培育学科。全系统获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自然项目15项。三是优化精心服务。完成医疗质量督导40余次,妥善处理医疗纠纷260余宗。持续加强院感防控,确保医院感染零发生。广中医深圳医院获亚洲医疗质量改进与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全国医院质量管理最佳案例决赛第一名,中大八院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六季全国医院擂台赛优秀案例。开展寻找福田好医生、AED进社区活动。四是加强精细管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字化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区5G卫生专网试点项目被市政府评为5G政务应用重点项目,获工信部“绽放杯”医疗健康专题赛一等奖、5G助力疫情防控专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二)社康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一是打造服务型社康。全年新增5家社康机构,总数达90家。聚焦用药安全、药库场地、药师配备、药品配送等环节,建成区域性处方审核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药事服务。做实家庭医生服务,317个家庭医生团队累计签约51万余居民。家庭病床数突破1000床,人均全科医生家庭病床数在全市10个区中排名第一。完善医养结合服务,区二院被定为市级安宁疗护试点医院。做优基层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覆盖全区在运营79家社康机构,全区中医处方率占比达31.83%,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41.52%。二是打造智慧型社康。打破医院与社康、社康内部的检查检验、体检系统等信息壁垒,推动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技术,结合社康需求,推动临床扶助决策支持系统、智慧问答、医务人员培训等智慧化应用。三是打造标准型社康。优化社康功能布局,完成社康机构设置五年规划。全年新增全科医生295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2.59增至4.58。实施用房增配、装修改造、设备配置、智慧医疗等四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

  (三)健康福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建设智慧健康社区。高质量推动智慧健康社区云平台试点,线上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健康指导、爱国卫生三送三进等服务,线下提供智慧健康角体验式服务。将健康福田指标纳入各街道绩效考核狠抓落实。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乙、丙类传染病例分别同比下降18.51%和49.03%。推进疫苗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深圳市疫苗全程追溯系统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和产科接种门诊。推进预防接种单位升级改建,辖区有27家接种门诊已基本达到省级建设标准。实施2020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民生实事项目,完成72所学校10.35万人次的视力筛查和62所学校5.4万人次的脊柱侧弯筛查。慢性病“防治管”一体化推进,狠抓“老高糖”指标。全市率先完成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新增健康单元8个。创新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推行社区精神卫生管理综合评价指数。三是持续优化妇幼健康服务。以区政府名义印发《福田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打造“养育医结合”育儿新模式,开展婴幼儿中医适宜技术、打造科学育儿线上平台——福宝宝育儿学校。2020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0.39‰、0.78‰和0。

  (四)疫情防控步步走深走实。一是打好防疫主动仗。1月上旬,区疾控中心主动筛查发现全省首例疑似病例,为深圳拉响全省疫情防控第一声警报、为国家专家组作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结论提供有力佐证。我区科学应对全省第一例确诊病例、全省第一起新冠肺炎“人传人”现象和全省第一起境外输入病例的特殊形势,有效克服全市人口密度最大、人员流动最频、土地集约化程度最高、重点地区人口最多的实际困难。二是织密基层防护网。巩固社康防控阵地,辖区社康取消春节休假,全部正常开诊,发热预检分诊台实现辖区社康全覆盖。卫生战役力量积极融入社区疫情防控,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对侨香社区“ACT”防疫模式给予充分肯定,相关经验做法全国推广。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三是当好驿站守护者。疫情伊始,我局提出在全区选出一批酒店作为隔离点,区领导亲自带队逐家选点,在辖区街道选定一批酒店(宾馆)作为集中隔离点,统一命名为健康驿站,开创全市之先河。1月28日,全省首家健康驿站(华富汉庭健康驿站)正式启用。1月29日选取1家酒店命名“温馨驿站”集中解决湖北籍健康人员落脚问题。1月31日设立1家宠物驿站让养有宠物隔离人员解除后顾之忧,驿站经验在全市推广。截至12月20日,全区健康驿站累计入住隔离人员44881人,筛查核酸阳性者13人。目前我区仍是全市隔离房间最多、隔离人数最多的区。在驿站设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安排阳光心理先锋队24小时驻点。四是控制疫情不反弹。截至12月20日,福田区已连续289天本地感染病例零报告,实现现有确诊病例零住院、确诊病例零死亡、社区传播零报告、医院感染零发生、特殊场所零感染“五个零”。面对深圳“814罗湖盒马鲜生事件”疫情,我局连续奋战,高效完成大范围、大规模人员、产品、环境样本的排查检测共计4.3万份,累计完成场所消杀8.71万平米、产品消杀8860件,为消除疫情扩散隐患提供保障。五是完善卫生保障设施。新建广中医深圳医院、区二院发热门诊及区妇保院、肛肠医院发热诊室,实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医院发热门诊、二级以上专科医院发热诊室全覆盖。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行动,仅用6个月时间完成5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面积从278㎡增至5477.7㎡,按照“十合一混采检测”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50万份/天,做到市民“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二、工作问题和挑战

  (一)卫生强区方面。辖区市属医院多,区属医院在激烈竞争中未能形成差异化发展的竞争能力,医院内部绩效管理水平还不够高;辖区社康机构数量多,规模总体较小,社康机构服务能力距离接得好、留得住尚有较大差距,辖区社康平均面积仅为578.93㎡,与全市平均水平947.20㎡还有较大差距;医疗健康集团在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上下联动方面任重道远。

  (二)健康城区方面。健康福田建设与健康中国要求的“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仍有一定差距,重大疾病风险和健康危害因素威胁持续存在。社康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相对较低,与既定目标存在差距。对照韧性健康城区发展要求,公共卫生联防联控、重大疫情救治能力、社区防控网底功能、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短板亟待优化补齐。

  三、2021年工作计划

  坚持将“卫生强区、健康城区”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优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网络,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韧性健康城区”建设,全面提高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满足城区居民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

  (一)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医疗机构诊疗工作机制,加强院感防控,加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储备。按照“平战结合”的思路,布局建设可转换医院、可转换隔离病区、感染性疾病门诊、P2实验室。高标准推动区属医院检验检查、医疗救治装备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二)建高地,深入推进精品医院工程。优化医疗健康集团组织架构,成立区医学信息中心,优化集团资源配置。启动远程教育培训、药事服务中心建设等医疗资源集约中心建设。深化精品医院建设,完成广中医深圳医院旧楼改造项目、科研共享中心项目,加快区妇保院、慢病院、肛肠医院、二院新改扩建工程建设。推动中大八院创建为三甲医院,建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推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启动若干研究项目。推动区属医院和市属医院错位协同发展,完善市属医院、区属医院、社康机构三级数字化融合发展体系,区域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力争达到4级甲等水平,区属三级医院通过电子病历5级评审。持续推进5G卫生专网建设及应用场景落地。完成福田区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平台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始实施。

  (三)强基层,做大做强社康中心。新建3-5家社康机构,政府办社康机构自有用房率力争达到45%,新建社康机构标准化建设率100%。将侨香社康中心打造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示范性标杆社康中心。完善社康机构标准化布局,制定《福田区区属社康机构业务用房装修改造标准化设计工作方案》《福田区区属社康机构业务用房装修改造工作方案》。

  (四)促健康,深入推进健康福田建设。深度推进医防融合,推进发展模式“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婚登处的婚孕检“一条龙服务”。以园岭、益田社区家发中心示范点为蓝本,推动家庭发展中心逐步覆盖所有街道。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防止秋冬季常见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叠加。推广华富街道“防艾示范街道”模式。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