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福田区人力资源局2021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1-04-22 09:39来源 : 福田区人力资源局 信息索引号 : /2021-9007514

  (一)锚定“保就业、稳就业”,精准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重点用工企业就业服务,保障就业服务专员全程提供政策对接和协调服务;关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低费率的担保支持;支持劳动者通过新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加强对吸纳新就业形态人员较多的用工平台的服务。

  抓好重点群体服务。重点促进企业吸纳家政服务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对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创办企业落实社保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为港澳青年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就业创业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加强岗位信息归集提供,集中在福田在线“就业一点通”平台发布;对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无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实行承诺制失业登记,建立失业人员实名制台账和定期联系制度,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老旧商业设施、工业厂房、仓储设施转为创业孵化空间;扶持和认定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平台,发挥孵化基地资源集聚和辐射引领作用,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和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专业指导服务。

  深入推进劳务协作。落实服务专员制度,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和政策宣介,全力支持企业稳定贫困劳动力岗位;鼓励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摸查精准服务,加强贫困劳动力跟踪服务;加强与辖区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沟通对接,开发储备一批适合贫困劳动力特点的就业岗位并持续更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贫困劳动力供需有效对接;围绕“衣食住行”等方面,开展爱心结对、捐赠帮扶、走访慰问等人文关怀活动。

  (二)锚定“引得进、留得住”,精准拔高人才集聚高地尖顶。

  维持人才政策高地优势。落实福田英才荟2.0、境外高端人才,加大人才输入、人才成长、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人才认定、高级科研人才培养资助,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的好;落实“高校招聘点对点”人才服务机制,扩大参会企业规模,将“优才中国行”打造为区域知名项目。

  推动人才引进“信用审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立人才引进事项办理个人信用数据库,对作出信用承诺的申请人进行信息比对,探索逐步推动人才引进事项办理“信用审批”制度改革;将应届毕业生、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引进等6项9个分类人才引进事项中纳入“信用+秒批”(无人工干预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申报材料压缩50%。

  培养未来湾区“大师级”城市工匠队伍。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体制,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养更多的“工匠型”粤菜师傅及家政服务行业技能人才;举办以粤菜粤点烹饪为主线的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及与家政服务行业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构建具有福田特色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高定位”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全力开展招商推介,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力,以“定向招商,主动出击,重点突破”为招商策略,制定招商地图、明确招商路径、聚焦福田未来发展特点,全力引入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用好用足国家、省、市优惠政策,逐级申报产业园等级,逐步扩大园区影响力,力争成为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引领园区。

  (三)锚定“大调处、促和谐”,精准夯实和谐劳动关系根基。

  做好劳资纠纷预防调处。集中力量对辖区企业集中的区域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滚动排查化解,加大对欠薪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妥善处置因欠薪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充分利用各街道维稳、司法、劳动保障、驻点律师和行业调解组织等各种力量,将劳资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一线;对难以化解的重点个案、重大隐患,采取有力措施缓解矛盾,降低风险,有效管控。

  “三个靠前”“三个强化”传递信访温度。做到“谋划靠前”“意识靠前”“预警靠前”,及时总结信访工作的重点、难点,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及综合素质,通过窗口接访、电话回访、疑难案例分析会等有效途径,分析劳动关系动态趋势,为劳动关系研判提供科学依据;强化责任意识、调解意识、沟通意识,开展目标管理考核考评制度,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针对不同的案情,利用电话调解、信函调解、预约调解、现场调解等方式开展工作,分析梳理调解技巧,统一法律适用,确保案件到期办结。

  提升劳动争议案件裁决效能。创新办案指导方式,推进简易速裁办案方式改革、标准化仲裁体系建设、互联网智慧仲裁建设;继续发挥“劳动仲裁派出庭”的“一线止争”调处作用,并不断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打造一支优质高效的学习型仲裁队伍,为辖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开展“沉浸式”普法。将劳动法规宣传工作全面融入到与企业、员工接触的环节,不断扩大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从源头上减少劳资纠纷,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媒体广泛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劳资双方依法履行权利和义务,促进用人单位自觉规范用工行为。

  (四)锚定“抓党建、全引领”,精准带动全面建设融合发展。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党支部会议第一议题,进一步丰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实效,坚持在“学”和“做”上深化拓展。

  打造党建精品。把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党史悟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党魂铸造”工程,探索实施党建工作“五微”模式,认领实施“书记项目”;设立“党员教室”,为党员教育开辟新场地。

  加强“两个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深入开展“改革再出发、作风再提升”纪律作风建设活动,加大党风廉政和反腐警示教育力度;继续修订完善党风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切实织密笼子、堵塞漏洞。

  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全方位推进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防火墙”,突出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稳步推动政务信息公开。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打造“五个过硬”的干部队伍,坚持任人唯贤,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