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2015年实现健康社区全覆盖
信息提供日期 : 2012-09-25 00:00来源 : 深圳晚报 信息索引号 : /2012-3966021
“推进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向纵深发展,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有效遏制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更加有效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实际成效造福辖区群众”,日前,在福田区迎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评审动员会上,副区长苗宁礼如是说。
免费发放健康五件套
在不久前发布的《福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十二项措施》中,明确提出了“每年定制20万套‘居民健康五件套’(控油壶、限盐匙、限盐盒、健康素养读本、BMI测量尺),用3年时间免费发到每一户居民”的措施,并且要“广泛开展健康大讲堂,普及健康知识”,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在2015年实现健康社区全覆盖。
自2008年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来,福田区积极响应,先行先试、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今年9月2日,市、区两级卫生部门联合在福田区莲花一村文化广场举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五周年大型宣传活动。社区群众踊跃参与,主动排队测量身高、腰围、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和领取控油壶、盐勺等健康生活行动工具,并就自身的健康问题向在场的专家仔细咨询。社区群众表现出来的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让人印象深刻。
推广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据了解,近几年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将每年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宣传日”拓展为“宣传周”,发挥辖区社区和社康中心的资源优势,与区健康教育所和多个媒体合作,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居民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倡导和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有效预防慢性病。
最新的调查显示,福田辖区居民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比例达36.1%。共有49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覆盖率达52.61%。辖区全部医疗卫生单位成功创建为“无烟单位”,64所中小学被授予“无烟学校”的称号。全区成功创建示范社区、示范餐厅、示范食堂、示范单位等共20家,而且类似创建活动还在不断深入和推广中,有效地普及和推广了健康生活相关知识。
设立居民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
据区慢性病防治院院长宋平介绍,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福田区全面实施“三·三·三”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针对一般、高危和患者三类人群,从危险因素控制、早防早治、疾病管理三个环节入手,有效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通过开展全人群抽样调查、社区诊断等系统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如在辖区医院全面推广福田人民医院的经验和做法,扎实落实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免费为低保户籍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率先在全市开展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全区中小学校全部已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全区幼儿园相继开设慢性病防控相关的健康知识讲座等。
今年,区政府还出资在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地设立居民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为市民免费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5项自助检测服务,引导和方便居民主动监测、关注健康。
探索社区综合防控新模式
家住新洲社区的张大伯,前一段时间发现患有高血压病。在参加新洲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后,他说,“参加完小组活动后心情踏实多了,只要坚持规律服药,每天量血压,饮食清淡少放盐,血压原来是容易控制好的”。目前,福田区已建立29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全区31个社区,覆盖率为32.98%。
区卫人局董宏伟局长介绍,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一种新的模式,能更好地发挥患者的主体作用,及早发现慢性并发症,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福田区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对自愿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的患者进行登记,根据每个小组10~15人原则,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目前,该做法逐步在全区各社区推广。
今年,区委区政府连续第二年把推行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计划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组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主动式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的家庭健康维护服务,努力探索中心城区基层慢性病综合管理与服务模式,以提高辖区居民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