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数据(2009年1-10月)
信息提供日期 : 2011-11-04 00:00来源 : 福田区 信息索引号 : /2011-11152457
福田区2009年1-10月主要经济指标
注:6、7项由区贸工局提供;8、9项由区财政局提供;10、11项来源于区统计局城调队及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抽样调查。
2009年1-10月福田区经济发展情况
1-10月我区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势头,呈现“
一、经济运行态势
1、总体经济积极向好,增速稳步向上
初步测算1-10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比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有信心完成年度10%的计划。其中,以金融业为主的高端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
2、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1-10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45亿元,增长4.3%,一改四年来的下降局面,完成年度计划77.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7.81亿元,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30.44亿元,下降6.3%;更新改造投资27.06亿元,下降15.6%。一批轨道交通、广深港客运专线等基础设施速度加快,中航广场、岗厦河园片区改造等未来新兴产业集聚区相继动工。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高
1-10月我区消费品零售总额647.87亿元,增长12.7%,增幅比1-9月提高0.7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81%,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5%,保持六区之首的位置。
4、税收及财政收入增速加快
截至10月辖区税收累计完成387.79亿元,增长5.3%,增幅比前9个月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国税完成152.24亿元,增长7.8%,今年以来首次实现增长,增幅比前9个月提高9.5个百分点;地税完成235.55亿元,增长3.7%。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1.78亿元,增长10.3%,增幅比前9个月加快5.6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93.2%。
5、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
1-10月实际利用外资8.41亿美元,增长13%,完成年度计划92.4%,可以完成9.1亿美元今年区计划指标。
6、工业呈下降态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3.06亿元,同口径下降14.3%;实现工业增加值130.18亿元,下降12.9%,完成年度计划6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降幅均较1-9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60亿元,下降12.5%。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首先,大中型企业降幅收窄。产值前十名企业中联想信息、开发科技、三洋华强、杜邦和水务集团五家企业当月产值超过上年同期,实现增长;其次,私营和股份制企业实现增长和持平。1-10月私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5.83亿元,增长16.5%,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4.52亿元,增速持平,为整体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工业出口仍然下降。1-10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529.05亿元,下降16.9%。
7、进出口总额继续下滑,降幅略有收窄
1-10月进出口总额504.40亿美元,下降19.9%,降幅较前9月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54.95亿美元,下降23.4%,降幅较前9月收窄1个百分点;出口249.45亿美元,下降16.1%,降幅较前9月收窄0.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71.3%。预计全年出口额290亿美元,下降17%。
二、经济发展特点及亮点
福田区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战略,经济总规模和运行质量不断取得突破,辖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退“二”进“三”,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扩大,有效弥补第二产业中工业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拖累,特别是金融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其快速增长,有力拉动整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已经成为经济优质发展的必胜法宝,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增长点的“1+3”经济发展架构成为福田新一轮经济的效益高地,占GDP比重分别为41.1%、9.4%、60%、6.3%(深圳市口径),在推动辖区经济平稳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和拉动作用。强力推进环CBD高端产业带,以旧工业区、城中村改造为契机,腾笼换鸟,引入一些对技术、人才和企业聚合有带动力的载体和平台落户,培植适合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楼宇经济和以资本经济、指数经济、创意经济、信息经济、虚拟经济为代表的新型业态,有效缓解金融海啸的冲击,高端产业引领经济逆势稳定发展。2008年在上沙创新科技园引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设立南方分院,开展进网检测,今年高交会上又引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深圳实验室落户,至此在福田可同时完成手机进网许可和型号核准两项检测工作,这将有效聚集深圳及华南地区大量手机产业链企业。
三、下降指标原因分析
工业方面:1、部分企业外迁持续。1-10月变动企业32家(含外迁、关停并转等),流失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6亿元和3亿元;2、增加值率继续走低。今年增加值率仅为16.8%,较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由此影响增加值近6亿元;3、外部需求持续下降态势,企业复苏缓慢。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尚未消除,1-10月工业出口交货值降速较产值降速大2.6个百分点。对于以外向型为主的我区工业,生产订单受外围市场影响较大,企业复苏缓慢;4、大中型企业降幅虽有收窄,但增长乏力。产值前20名企业中,有16家企业产值仍在下降,拖累整体工业发展,是我区工业未能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
出口方面:1、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国际需求仍然低迷,而我区主要出口地区处于金融危机深度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区的出口;2、贸易保护升温,出口雪上加霜。为刺激本国经济恢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尤其是专门针对于服装、鞋帽和电子产品等方面贸易壁垒倍增,而我区出口产品尤以电子产品、服装和鞋帽为主;3、人民币升值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占到出口成本的三分之一,挤压了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再加上原材料涨价、工资上涨和环保成本的上升等,降低了我区产品竞争力,影响了外贸企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