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 > 统计分析

【福田统计2016年第22期】福田区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17-01-06 00:00来源 : 区统计局 信息索引号 : /2017-3492574

  全区经济稳中有进 增长压力日渐加大 

  ——福田区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报告 

    

  今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坚持“以质为先、量质并举”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有喜有忧,稳增长、促转型、提质量仍是当前我区经济发展重点。 

  初步核算,2016年前三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0.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77亿元,增长27.3%,完成年度计划(270.7亿元)的84.5%(如按最近一次市发改委下达的投资任务290亿元计算,完成计划78.9%);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9.20亿元,增长7.6%,完成年度计划(1663亿元)的71.5%; 

  ——实现进出口总额859.19亿美元,增长0.1%,完成年度计划(1222亿元)的70.3%;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98亿元,增长4.4%,完成年度计划(151.02亿元)的76.1%; 

  ——完成税收总额940.92亿元,增长5.5%;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55亿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1.2%。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GDP构成情况分析 

  初步核算,2016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0.33亿元,增长8.3%。我区三次产业结构为0.066.3693.58,第三产业比重与去年同期(93.44%)相比提高0.14个百分点。 

  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看,贡献最大的仍是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32.99亿元,增长17.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6.0%,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71.2%,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06.02亿元,增长3.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5%,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8.1%,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排名第三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1.89亿元,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8%,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3.0%,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 

  【预警提示】 

  一是主要行业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减弱。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3.9%,贡献率-3.7%,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程度拖累;工业增加值增速-0.7%,贡献率为-0.5%,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仍未扭转。 

  二是支柱产业有一定波动性。金融业构成中银行业运行平稳,保险业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证券市场依旧缺乏活力。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为10.0%9.3%17.3%,增速波动较大;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行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9.1%8.1%-3.9%,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措施与建议】 

  一是推动行业发展缩小差距。深入剖析与全市平均水平有差距的主要行业及其相关指标,了解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推动各行业健康发展,促其增速高于或与全市同步。 

  二是加强企业走访调研力度。重点关注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对其加强走访调研,尽力协助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难点,做好安商稳商工作,为辖区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工业增长小幅下降,后劲乏力压力犹存 

  前三季度,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785.89亿元和139.55亿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1.5%1.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下降8.58.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分别回升1.2个和1.3百分点。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598.83亿元,下降1.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6.2%。 

  从前十强企业看,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621.61亿元,下降2.3%,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79.1%。前十强中,有5家企业出现产值下滑,有4家企业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长城开发科技降幅减缓0.7个百分点,理光(深圳)工业、昱科环球存储科技产值增长由负转正,赛意法微电子增幅加快10.6个百分点。 

  【预警提示】 

  一是产值下滑,存量流失。从生产情况看,工业十强占我区规上工业超八成,前三季度工业十强中有半数企业处于产值下滑状态,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另外,杜邦公司已处停产状态,损失工业总产值近7亿元。 

  二是“点少面窄”,后劲乏力。我区工业多年处于“一企独大”状态(十强之首的联想信息产值占规上工业超三成),过分依赖个别企业对我区工业增长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我区工业投资逐年萎缩,工业技改投资额从2006年的6.21亿元减少至2015年的0.2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工业投资额仅占全区投资额的1.5%,后劲乏力。 

  三是附加值低,创新不强。我区工业企业缺乏高技术支撑,附加值普遍偏低,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研发投入比例低,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15年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比重不足规上工业的30%)。工业企业多为加工组装,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如联想信息就是典型的进料加工模式,致其利润率和增加值率长期低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前十强中,联想信息联想系统集成麦迪实研发中心均不在福田) 

  【措施与建议】 

  一是优化存量,提升质量。紧抓产业扶持政策和工业发展行动计划,优化存量企业。落实企业挂点服务制度,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特别关注有计划外迁、订单外调等重点企业的发展动向。同时引导企业将研发中心、企业总部、采购和财务决算中心等高附加值环节设在我区,提升辖区经济发展质量。   

  二是“腾笼换鸟”,鼓足后劲。“腾笼换鸟”,坚决淘汰高投入、低增值的产能(如工业企业麦迪实2015年增加值率仅为1.34%),不断提升要素使用效率。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三是注重创新,加快转型。支持骨干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构建以承担智能制造技术开发、试制、应用、支援为核心的“母工厂”应用载体。不断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制造水平、管理质量和市场响应速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2、商业运行稳中有忧,消费潜力有待释放 

  前三季度,我区实现社零总额1189.20亿元,增长7.6%,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放缓0.4个百分点。我区社零总量稳居全市十区之首,占全市近三成。商业核算增加值核心指标中,我区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全口径)、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全口径)同比增长4.4%10.2%,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0个和2.1个百分点。 

  批发业稳步前行。前三季度,我区批发业商品销售额8158.72亿元,增长4.4%,增速排名全市十区第七。前二十强批发企业销售额增长3.2%,较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销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的58.6%。前二十强中,有6家企业销售额下跌,比上半年减少1家(景天勤业)。增长的企业中,排名居首的沃尔玛投资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以富森等为代表的供应链企业增长态势较好,但也存在业务波动较大情况,如怡亚通较上半年增速减缓8个点,信利康比上半年增速放缓7.9个百分点。下降企业中天音通信较上半年降幅收窄4.5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随苹果新机型销售业绩上涨,其经营情况将进一步好转。 

  零售业压力犹存。前三季度,我区零售业商品销售额914.83亿元,增长10.2%,增速排名全市十区第五。前十强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6.0%,比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快0.7个百分点,其销售额占限上零售业49.9%。其中,销售下降的企业有7家,主要集中在实体销售企业,如百丽岁宝。销售额增长企业中,居首的沃尔玛保持57.3%的高速增长,百郎商贸由于并入领跑品牌,也有18.6%的增速。 

  住宿业降幅收窄。前三季度,我区住宿业营业额30.17亿元,增长0.1%,增速排名全市十区第五。住宿业前十强实现营业额15.61亿元,下降1.8%,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占限上住宿业营业额59.3%。营业额保持增长的有香格里拉6家企业,其中维也纳酒店增速较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另外,营业额下降的企业中,金茂万豪、好日子酒店降幅分别收窄1.20.7个百分点。 

  餐饮业增长平稳。前三季度,我区餐饮业营业额126.90亿元,增长8.0%,增速排名全市十区第八。餐饮业前十强实现营业额36.69亿元,增长8.2%,增速较上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占限上餐饮业营业额64.9%。有8家企业营业额增长,其中汉堡王绿源因业务扩张增速均超过70%润园四季由于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增速较上半年减少0.1个百分点,永和降幅超过10%。 

      从新增入库企业看,前三季度,我区新增入库批发企业161家,共实现营收1402.08亿元,增长18.8%。剔除2015年由限上服务业转为商业的信利康(增长3.9%)、朗华(增长3.4%)、飞马(增长6.5%)、怡亚通(增长26.4%)、润泰(增长48.4%)五家供应链企业因素,实际新增入库的批发企业营收660亿元,增长33.2%。 

  【预警提示】 

   一是社零增速居后。前三季度,我区社零增速7.6%,全市十区排名最后。我区社零总量虽稳居全市之首,占比近三成,但增速乏力,突显指标发展后劲不足,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实体门店经营备受压力,供应链易受外部影响。网购对传统实体卖场冲击较大,国美等老牌卖场经营业绩有所放缓。传统百超经营备受压力,如新一佳百货受资金断裂等因素影响致关门歇业。同时,我区供应链企业受国际市场影响也出现较大波动,如飞马国际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速超40%,而前三季度仅增长6.5%。 

  三是消费分流和同质竞争亟需关注。随着城市均衡协调发展,周边各区商业配套不断完善,市民大多选择就近消费,对我区商业产生消费分流效应。尽管我区梅林佐阾虹湾、卓悦城,下沙KKONE等大型购物中心相继运营,但千店一面、同质竞争等问题逐步突显,亟需关注。 

  【措施与建议】 

      一是加大促销力度,推动消费升级。深入开展“百家企业联动+百场商业促销”活动,刷亮“福田购物节”金字招牌。紧抓节日元素,调动各商业体促销手段,使消费市场既有传统的“价格战”促销方式,更有吸引消费者的“噱头”和新意。同时,鼓励发展直销、团购、租赁、定制等新兴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培育“文化+”、“教育+”、“医疗+”等消费热点,切实推动消费升级。 

  二是推动贸易融合,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内外贸深度融合,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加快推动我区向现代专业商贸中心转型。鼓励企业进行品牌提升、跨界整合和品类延伸,通过合资、参股、收购等方式与国际一线品牌合作,形成专业化运营的品牌集团,打造出一批具有福田特色的老字号品牌。 

  三是紧抓政策红利,促商圈错位发展。打好“政策牌”,探索“国家消费升级试点区”建设。力促我区商圈转型升级、错位发展,如在CBD及周边打造高端消费购物圈,在华强北—深业上城打造新兴电子消费品消费圈,在福田保税区—口岸片区,打造跨境电商消费圈,在车公庙—金沙片区打造时尚创意文化产品消费圈等。 

  3、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商品房销售增速逐步放缓 

      前三季度,我区完成固投总额228.7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78.9%(按市发改委最新下达的全年计划任务290亿元计算),快于时间进度3.9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名第五,低于南山、龙岗、宝安、龙华;增长27.3%,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0.8%6.5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三,较上半年提升6.4个百分点,排名上升两位。固投的稳步增长为我区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从投资结构看,前三季度,我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41.24亿元,增长21.4%,占全区投资总额的61.7%;非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87.53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38.3%,增长38.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了10.8个百分点。从投资项目看,前三季度,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前二十项目共完成投资合计175.83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9%。其中房地产项目共有12个,完成投资合计108.97亿元,占前二十项目投资总额的62.0%。城市更新投资额为86.92亿元,增长13.1%,占全部投资额的38.0%。从细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44.61亿元,下降23.1%;工业投资额为3.45亿元,占固投总额1.5%。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前三季度我区工业技改虽然有所增长,实现1.96亿元,但远未形成大规模生产力。 

  ——建安工程情况。前三季度,我区共实现建安工程158.52亿元,增长28.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6%13.2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二,较上半年提升一位。从内部结构看,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建安工程99.47亿元,增长14.3%,占全部建安工程62.7%;非房地产项目实现建安工程59.05亿元,增长63.9%,占全部建安工程37.3%。从整体比例看,在固投中我区建安比例达69.3%,高于全市平均7.1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二,有利于核算我区建筑业增加值。 

  ——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前三季度,我区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9.88亿元,下降3.9%;商品房销售面积41.80万平方米,下降20.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32.38亿元,下降16.2%。 

  【预警提示】 

  一是房地产易受政策和市场冲击。近期我市相继推出楼市调控政策,新政的实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而在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占比超六成,这些因素也势必对我区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随着地铁7911号线相继投资完成,平安总部大厦及各CBD金融机构大楼相继建成,我区大型基建项目数量日渐紧缺,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情况亟需重点关注。 

  三是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前三季度,我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低于上半年和一季度30.547.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如滨河时代、虹湾等项目销售已处尾盘阶段),土地储备不足、政策收紧力度加大将制约我区房地产业发展,下滑风险持续加大。 

  【措施与建议】 

  一是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增强重大项目支撑作用,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围绕我区“一核两廊三带四高地”发展战略,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及重点工程,创造我区投资可持续发展条件。 

  二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结合中央加大民间投资工作的有关部署,进一步完善我区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方案,激发民间投资潜力。 

  三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系统深入地开展各领域、各片区项目需求调研,形成中长期建设项目清单,为我区投资发展积蓄势能。 

  4、规模以上服务业(“3+2”行业)保持增长 

      今年1-8月,我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1724.59亿元,增长15.3%。其中,全区“3+2[1]企业702家实现营收672.92亿元,增长19.2%,较上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占整体营收39.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收495.59亿元,增长23.2%,较上年同期提高13.4个百分点。前十强企业实现营收283.44亿元,增长45.5%光汇石油集团等龙头企业高速增长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54亿元,增长6.4%。以玉禾田物业为龙头的前十强企业实现营收8.47亿元,增长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收46.12亿元,下降0.6%。以广东大地影院为龙头的前十强企业实现营收43.84亿元,下降0.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114.67亿元,增长14.2%。以汇顶科技为龙头的前十强企业实现营收64.04亿元,增长70.4%。 

  【预警提示】 

  一是领军企业数量少,产业高端效应低。在其他服务业的九大门类1379家限上企业中,规模整体偏小,缺乏麦肯锡等世界级知名企业,也缺乏阿里巴巴国际总部等知名企业。与北京、上海相比,我区规上服务业中无一家营收过百亿,高端引领效应低。 

  二是高端人才显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我区科研机构相对较少,跨领域、跨学科的杰出人才、国家领军人才、地方领军人才匮乏,对前沿科技和尖端研发领域集聚作用较弱,对行业向高端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措施与建议】 

  一是做大扶强,加强合作。集中有限财力,加快孵化高成长性的骨干企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3+2”行业的体量和增速,形成带动辖区经济质量快速提升的强劲动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的战略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充分挖掘深港合作的潜在机会和地缘优势,力争将福田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服务企业对外合作通道,全国涉外服务业务的窗口,以及领军企业深圳总部、华南总部乃至亚太总部的集聚地。 

      二是集聚人才。加大推动“福田英才荟”工作力度,增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团队、机构、项目、课题等多元化的方式引智引才;打通高层次人才晋级通道,引导高层次人才的依次晋级,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5、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忧 

  前三季度,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59.19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70.3%,慢于时间进度4.7个百分点;增长0.1%,与上半年相比下降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84.48亿美元,下降3.3%,降幅较上半年扩大2.7个百分点。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区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要实现3%的年度增长目标难度较大。 

  【预警提示】 

  一是前三季度我区对欧盟、北美、东盟等地的出口贸易持续走低,出口均下降超过20%,需引起高度关注。 

  二是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占比较小,应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措施与建议】 

  一是紧抓节点,用好政策。要利用四季度“圣诞”消费旺季和人民币贬值的利好,鼓励和支持企业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发挥产业资金的撬动及激励作用,加大对外贸重点企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市场出口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保险支持申请范围,积极引导中小外贸企业运用信用保险规避新兴市场的政治风险。 

      二是积极助力外贸升级。紧抓供应链和外贸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区供应链企业集聚优势,抓好出口大户的服务力度; 

  全面激活口岸经济、保税经济和对港贸易等新的外贸增长点,助力我区外贸全面升级。 

  6、财税收入增速减缓,“八项支出”增速难乐观 

  前三季度,我区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9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6.1%,增长4.4%,慢于上半年10.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15.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分成收入累计完成110.65亿元,增长4.2%,完成年度预算的75.9%。前三季度,我区“八项支出”累计完成122.71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8%;增速靠后低于全市平均。实现税收940.92亿元,增长5.5%。其中,地税556.55亿元,增长2.4%;国税384.37亿元,增长10.2%。 

  【预警提示】 

  一是受全面推行“营改增”及金融业税收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逐季走低,需予以关注。 

  二是我区“八项支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排名不理想。去年同期我区“八项支出”增速加快,累积较大基数,这对我区今年剩余时间的财政支出增长造成较大压力。 

  【措施与建议】 

  一是高度关注财政支出进度,想方设法提高增速,以免拖累我区完成全年增长任务。 

  二是加强财税联动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及时掌握税源变动信息,推动“营改增”扩大范围后政策的平稳落地。 

  (三)新经济业态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新业态发展良好,对我区经济形成强大支撑。初步核算,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961.77亿元,增长8.9%,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1%专门专业实现增加值282.35亿元,增长11.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5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9%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1.17亿元,增长9.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4.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68.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8.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1.0%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25.36亿元,增长8.8%,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7%。 

  新业态中供应链企业整体向好,前十强商业供应链企业实现销售额1208.48亿元,增长18.1%,高于其他商业模式增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限上商业企业实现网上销售额319.76亿元,增长1.4倍。10家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引领消费市场,综合体数量占全市逾两成,共承载商户约1584户,实现销售额64.67亿元,增长22.1%,较好地拉动我区商业市场发展。 

  (四)企业增减变动情况 

  前三季度我区企业增减变动(包括破产、注销、迁走等)较大,但总体态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亡共5家,无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转行业(亿通科技、华强激光电子、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3家、注销破产(胜利高电子、麦林克姆金属)2家,按当年工业产值计算流失13.35亿元,按2015年全年工业产值计算流失约34亿元。限额以上商业企业消亡共56家,按2015年销售额计算流失12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新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共223家,其中区外迁入企业14家,原在单位名录库中企业成长达标209家,共实现销售额1476亿元。今年1-8规模以上服务业由区处迁入我区企业(如伟航集运、盈华讯方通讯等)共5家,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由我区迁出企业(如金地物业、聚橙网络等)共23家,按2015年营业收入计算流失约26亿元。 

  二、区域比较 

  (一)全市十区比较 

  今年前三季度,福田区经济量增质优,稳步提升,与全市其他区相比,呈现经济总量稳居前列,质量效益领先全市,增长速度运行平稳的特点。 

   1、经济总量稳中有进。从总量指标看,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总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四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区分别高356.35亿元、119.82亿元、403.45亿美元、129.39亿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比排名第一的南山区少32.9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额比排名第一的罗湖区少0.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四,低于龙岗区、宝安区和南山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位居第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第七位。 

  2、质量效益持续领跑。从效益指标看,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32.93亿元/平方公里和地均税收11.96亿元/平方公里均领跑全市各区,比排名第二的区分别高84.4%1.5倍。我区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市近两成的GDP产出,集约化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在兄弟城区中名列前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万元GDP水耗、电耗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3、增长速度稍显靠后。从速度指标看,福田区除了进出口总额增速排名第一、出口总额增速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排名第三外,其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处中后位次,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第六,实际使用外资增速排名第七,税收总额增速排名第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均位居第十,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二)与市外中心城区比较 

  与福田区在城市中所处地位、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比较相近的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广州天河区和越秀区等副省级中心城区比较,福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中上位置,外向型经济特征较为明显。 

      1、总量指标相对靠前。与北京东城、西城,广州天河、越秀相比,2016年前三季度我区地区生产总值排第三名,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均排名第二。从数据可比的区域看,我区实际使用外资额排第二名,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稳居首位,高出广州天河区13.2倍和12.4倍。 

  2、外向型经济突出。福田区毗邻港澳,坐拥皇岗、福田双口岸及亚洲最大的地下高铁站,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在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上占据绝对优势。2016年前三季度我区出口总额384.4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26亿美元,在全国中心城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3、部分指标存在差距。与发展更为成熟的国内中心城区相比,我区部分指标仍存在差距,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等指标相对较低,需要我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 

    

  

  表1  2016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十区主要指标比较 

    

  绝对值单位:亿元、亿美元、亿元/平方公里 

指标名称 

福田 

罗湖 

南山 

盐田 

宝安 

龙岗 

光明 

新区 

坪山 

新区 

龙华 

新区 

大鹏 

新区 

地区生产总值 

绝对值 

2590.33 

1406.54 

2623.31 

390.02 

2114.38 

2257.73 

515.03 

339.52 

1310.21 

221.29 

增长率(%) 

8.3 

8.8 

8.8 

8.5 

8.0 

11.0 

6.5 

8.7 

7.2 

7.0 

绝对值排名 

2 

5 

1 

8 

4 

3 

7 

9 

6 

10 

增长率排名 

6 

2 

2 

5 

7 

1 

10 

4 

8 

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绝对值 

139.55 

38.38 

1120.75 

42.16 

949.98 

1431.95 

266.72 

200.98 

662.80 

133.25 

增长率(%) 

-1.2 

2.5 

4.5 

1.6 

4.1 

13.7 

4.8 

16.0 

2.7 

5.2 

绝对值排名 

7 

10 

2 

9 

3 

1 

5 

6 

4 

8 

增长率排名 

10 

8 

5 

9 

6 

2 

4 

1 

7 

3 

固定资产投资额 

绝对值 

228.77 

127.41 

555.80 

83.69 

443.35 

469.82 

207.27 

166.07 

342.01 

46.07 

增长率(%) 

27.3 

48.6 

39.1 

18.1 

20.6 

14.8  

9.0 

-6.3 

17.9 

12.6 

绝对值排名 

5 

8 

1 

9 

3 

2 

6 

7 

4 

10 

增长率排名 

3 

1 

2 

5 

4 

7 

9 

10 

6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 

1189.20 

832.85 

537.85 

52.00 

520.27 

484.68 

81.24 

50.34 

190.60 

40.07 

增长率(%) 

7.6 

7.9 

7.8 

7.8 

8.2 

8.2 

7.8 

7.9 

8.0 

7.8 

绝对值排名 

1 

2 

3 

8 

4 

5 

7 

9 

6 

10 

增长率排名 

10 

4 

6 

6 

1 

1 

6 

4 

3 

6 

实际使用外资 

绝对值 

5.26 

5.36 

4.93 

1.01 

2.86 

1.62 

0.14 

0.64 

1.06 

- 

增长率(%) 

-50.1 

- 

-34.4 

2.8倍 

6.9 

-29.7 

-79.6 

41.1 

-31.9 

- 

绝对值排名 

2 

1 

3 

7 

4 

5 

9 

8 

6 

- 

增长率排名 

7 

- 

6 

1 

3 

4 

8 

2 

5 

- 

指标名称 

福田 

罗湖 

南山 

盐田 

宝安 

龙岗 

光明 

新区 

坪山 

新区 

龙华 

新区 

大鹏 

新区 

进出口总额 

绝对值 

859.19 

243.05 

256.47 

177.74 

455.74 

354.50 

78.10 

105.38 

333.97 

7.55 

增长率(%) 

0.1 

-1.1 

-9.3 

-14.4 

-17.9 

-3.1 

-7.3 

-20.9 

-16.3 

-6.2 

绝对值排名 

1 

6 

5 

7 

2 

3 

9 

8 

4 

10 

增长率排名 

1 

2 

6 

7 

9 

3 

5 

10 

8 

4 

#出口总额 

绝对值 

384.48 

160.70 

173.79 

118.30 

255.09 

253.95 

45.48 

62.06 

222.02 

5.12 

增长率(%) 

-3.3 

-0.7 

-3.5 

-13.2 

-16.4 

-6.3 

-8.9 

-22.7 

-12.5 

-8.6 

绝对值排名 

1 

6 

5 

7 

2 

3 

9 

8 

4 

10 

增长率排名 

2 

1 

3 

8 

9 

4 

6 

10 

7 

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绝对值 

114.98 

75.41 

149.60 

26.93 

169.48 

204.08 

38.77 

23.70 

91.41 

18.18 

增长率(%) 

4.4 

9.5 

36.9 

11.8 

14.7  

30.0 

36.7 

10.8 

20.6 

39.4 

绝对值排名 

4 

6 

3 

8 

2 

1 

7 

9 

5 

10 

增长率排名 

10 

9 

2 

7 

6 

4 

3 

8 

5 

1 

税收总额 

绝对值 

940.92 

380.43 

821.10 

68.29 

418.12 

525.56 

85.59 

55.81 

266.67 

52.76 

增长率(%) 

5.5 

3.9 

48.5 

21.2 

20.1 

30.0 

14.0 

10.9 

14.7 

23.1 

绝对值排名 

1 

5 

2 

8 

4 

3 

7 

9 

6 

10 

增长率排名 

9 

10 

1 

4 

5 

2 

7 

8 

6 

3 

地均生产总值 

绝对值 

32.93 

17.86 

14.02 

5.23 

5.33 

5.81 

3.31 

2.05 

7.46 

0.75  

增长率(%) 

8.3 

8.8 

8.8 

8.5 

8.0 

11.0 

6.5 

8.7 

7.2 

7.0  

绝对值排名 

1 

2 

3 

7 

6 

5 

8 

9 

4 

10 

增长率排名 

6 

2 

2 

5 

7 

1 

10 

4 

8 

9 

地均税收 

绝对值 

11.96 

4.83 

4.39 

0.91 

1.05 

1.35 

0.55 

0.34 

1.52 

0.18 

增长率(%) 

5.5 

3.9 

48.5 

21.2 

20.1 

30.0 

14.0 

10.9 

14.7 

23.1 

绝对值排名 

1 

2 

3 

7 

6 

5 

8 

9 

4 

10 

增长率排名 

9 

10 

1 

4 

5 

2 

7 

8 

6 

3 

    

  

      2  2016年前三季度福田区与市外中心城区主要指标对比 

    

    单位:亿元、亿美元、% 

  

区域特性和指标 

深圳市 

福田区 

北京市 

广州市 

西城区 

东城区 

天河区 

越秀区 

市委、市政府、CBD所在地 

金融中心所在地 

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CBD所在地 

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地区生产 

总值 

绝对值 

2590.33 

2649.89 

1436.60 

2653.21 

2173.26 

增长率 

8.3 

6.5 

6.8 

8.7 

7.3 

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 

绝对值 

785.89 

782.90 

137.20 

1157.19 

27.08 

增长率 

-1.5 

2.9 

0.5 

5.9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 

1189.20 

699.92 

739.10 

1316.71 

927.28 

增长率 

7.6 

4.1 

4.1 

3.2 

8.5 

固定资产 

投资额 

绝对值 

228.77 

177.33 

177.20 

346.44 

128.60 

增长率 

27.3 

0.2 

8.3 

18.1 

-26.1 

进出口总额 

绝对值 

859.19 

- 

- 

60.55 

- 

增长率 

0.1 

- 

- 

-8.9 

- 

出口总额 

绝对值 

384.48 

- 

- 

28.65 

- 

增长率 

-3.3 

- 

- 

-3.7 

- 

实际使用 

外资 

绝对值 

5.26 

- 

- 

9.70 

4.90 

增长率 

-50.1 

- 

- 

26.4 

1.3倍 

公共财政 

预算收入 

绝对值 

114.98 

330.64 

124.30 

47.35 

38.46 

增长率 

4.43 

-9.9 

-1.3 

1.3 

2.1 

税收总额 

绝对值 

940.92 

- 

- 

478.02 

268.61 

增长率 

5.45 

- 

- 

6.3 

7.7 

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 

32.93 

52.27 

34.34 

19.31 

64.30 

面积(平方公里) 

78.66 

50.70 

41.84 

137.38 

33.80 

     (三)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比较 

  福田区作为深圳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会展中心,经济国际开放程度较高,已基本具备国际化特征,与中国香港、新加坡两个国际化中心城区相比,我区经济增速领先,地均集约度高,但受人口密度影响,人均指标较低。从数据上看,2016年上半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分别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高7.06.1个百分点。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20.39亿元/平方公里,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高1.2倍和51.4%;人均生产总值11.47万元,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低18.2%34.8%。 

  表3  2016年上半年福田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指标对比 

指标 

单位 

福田区 

中国香港 

新加坡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604.13 

10225.23 

9683.59 

增速 

% 

8.2 

1.2 

2.1 

地均生产总值 

亿元/平方公里 

20.39 

9.26 

13.47 

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 

11.47 

14.02 

17.60 

人口密度 

万人/平方公里 

1.78 

0.66 

0.77 

面积 

平方公里 

78.66 

1104.43 

719.10 

年均常住人口 

万人 

139.89 

729.54 

550.24 

  注:汇率换算:1港元=0.8687RMB, 1新元=4.8610RMB。 

  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以2014年为基期。 

  三、2016年第四季度我区经济形势展望 

  第四季度是年度各项工作的关键冲刺收官阶段,从当前形势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利与不利因素交替出现,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总体形势看:我区经济发展基数高,处于高位过坎的综合实力跨越期,土地空间瓶颈凸显、核心竞争力尤显不足、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科技研发投入不够、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增量引进困难等多重制约因素更加复杂、更具挑战。 

  从经济环境看:一是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增长乏力,美元加息的外溢影响及英国脱欧的不利因素持续发酵,新兴经济体增长逐步放缓,全球市场需求疲弱制约我国出口增长。同时,外部环境还对国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带来联动风险隐患。二是国内经济环境总体平稳。我国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持续加大改革力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总体而言,前三季度全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经济增速达6.7%,广东经济增长7.3%。 

  从经济指标看:我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金融强区、商业大区地位稳固,多项指标向好,但部分指标发展仍存隐忧。一是投资潜力不够。当前我区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相对不足,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难于维持高速增长;二是消费后劲仍显不足。尽管我区社零指标总量居全市之首,但社零增速仅为全市第十,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新业态如电商、跨区域消费的发展对辖区实体商贸业造成较大分流,消费增长仍不稳固。 

  总体而言:前三季度我区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巨大的,取得的经济成果来之不易。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综合环境和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区党委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决策是及时有效的。区主要领导多次牵头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对经济形势准确研判,组织挂点辖区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全方位开展业务对接,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区相关产业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购物节等特色主题活动,力促辖区经济稳步增长。未来我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仍然存在,面对的挑战更加困难,需要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切实有效地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新增长点,同时积极取得上级经济主管部门的支持,方能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执笔:区统计局综合核算科) 

 

 

  



  [1] 3+2”行业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述行业是GDP构成的营利性服务业。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