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统计2015年第19期】福田区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报告
信息提供日期 : 2016-01-22 00:00来源 : 区统计局 信息索引号 : /2016-3492757
福田区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报告
前三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福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总体态势良好,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我区2015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0.49亿元,增长8.9%,增速高于市下达全年任务(8.5%)0.4个百分点;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5.59亿元,增长7.2%,增速低于市下达全年任务(8%)0.8个百分点;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66亿元,增长36.8%,增速高于市下达全年任务(18.1%)18.7个百分点;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4.84亿元,增长1.0%,增速低于市下达任务(3.3%)2.3个百分点;
——实现进出口总额858.36亿美元,增长1.1%,增速低于市下达任务(5.0%)3.9个百分点;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0亿元,增长28.5%,完成年度计划的85.3%,超过时间进度10.3个百分点;
——完成税收总额892.25亿元,增长45.0%。
二、我区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总量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0.49亿元,增长8.9%,与去年同期(8.6%)和今年上半年(8.5%)相比分别提高了0.3和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3.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看,排名首位的仍是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30.66亿元,增长12.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5.0%,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38.5%;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94.20亿元,增长2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2%,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13.3%。
图1: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图
2、质量效益稳中提质
前三季度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30.14亿元/平方公里,增长8.9%,继续排名全市十区之首;地均税收达11.34亿元/平方公里,增长45.0%,稳居全市十区第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2.39平方米,下降8.2%,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5.54吨,下降6.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231千瓦时,下降5.2%,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3、特色经济稳步增强
前三季度我区总部经济、专门专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特色经济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抵御经济风险,调节经济平衡,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动力。从特色业态看,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941.08亿元,增长11.9%,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0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9.7%。专门专业实现增加值258.83亿元,增长11.2%,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3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9%。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7.05亿元,增长10.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8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0.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8.62亿元,增长9.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2%。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6.75亿元,增长9.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3%。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47.45亿元,增长10.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6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74.4%。
表2:2015年三季度福田区高端产业和集群发展情况
4、工业生产运行平稳
前三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增长7.2%,与市对区下达增长8%的计划目标仍相差0.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2.0%)和今年上半年(6.3%)相比分别提高了5.2和0.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订单数量明显增加,如行业龙头企业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209.48亿元,增长30.8%。
5、消费市场下滑明显
受汽车限购政策和网上消费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影响,今年我区商品销售市场整体不容乐观。前三季度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4.84亿元,增长仅1.0%,比市下达全年3.3%的计划目标低2.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7.6%)相比增速下降了6.6个百分点,和今年上半年(0.4%)提高0.6个百分点。天音通信、爱施德、江铜营销等大型批发销售企业销售额大幅下滑,沃尔玛、国美、岁宝等传统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较慢。
6、投资持续高位运行
今年我区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多项民生工程集中开工,在建重大项目加快进度,促使投资增速持续高位运行。前三季度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79.66亿元,增长36.8%,远高于市对区下达全年18.1%的增长目标,增速与去年同期(12.2%)和今年上半年(33.5%)相比分别提高了24.6和3.3个百分点。其中,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额116.38亿元,增长44.4%;非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额63.28亿元,增长24.8%。
7、外贸形势稳中有忧
前三季度我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58.36亿美元,增长1.1%,距离市对区下达全年5.0%的计划目标相差3.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7.7%)相比提高了8.8个百分点,与今年上半年(3.1%)相比分别下降了2个百分点。当前我区外贸企业面临营运成本上升和产业链转移内地等不利因素,外贸下行压力尚存。
8、财税收入增长乐观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运行情况良好,前三季度我区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0亿元,增长28.5%,完成年度计划的85.3%,超过时间进度10.3个百分点。税收总额892.25亿元,增长45.0%。其中,地税收入543.57亿元,增长30.9%;国税收入348.68亿元,增长74.1%。与地区生产总值相关的八项支出累计完成126.80亿元,增长83.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6%。目前,我区八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在全市各区中排名首位,达91.6%。
9、物价指数小幅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1%,涨幅比1-8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七升一降”,其中上涨幅度最高的前三位为衣着类、居住类和食品类,分别上涨4.9%、3.2%和3.1%。
二、区域比较
(一)全市十区比较
全市十区相比,三季度福田区经济运行呈“总量领先,效益彰显,增长平稳”特点。
1、总量领先。从总量指标比较看,除受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占优势外,福田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名相对靠前,排名分别是五个第一、第二和第三各一个。其中,税收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五项指标全市十区排名第一位,分别比排名第二的区多369.45亿元、371.15亿元、402.62亿美元、92.04亿美元和2.83亿美元;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二,比排名第一的南山区少284.30亿元,差距逐步缩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三,低于龙岗区和宝安区。
2、效益彰显。从效益指标比较看,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30.14亿元/平方公里、地均税收11.34亿元/平方公里,均以遥遥领先的优势位居全市十区之首,比产业结构最为相近且排名第二的罗湖区高91.1%和1.4倍。
3、增速平稳。从速度指标比较看,福田区税收总额增速排名第一;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和固定资产总额增速排名第二;进出口总额增速排名第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排名第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第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第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第十。
表1 2015年三季度深圳市十区主要指标比较
绝对值单位:亿元、亿美元、亿元/平方公里
指标名称 | 福田 | 罗湖 | 南山 | 盐田 | 宝安 | 龙岗 | 光明 新区 | 坪山 新区 | 龙华 新区 | 大鹏 新区 | |
地区生产总值 | 绝对值 | 2370.49 | 1241.91 | 2654.79 | 341.98 | 1821.20 | 1850.78 | 468.75 | 320.76 | 1117.10 | 188.90 |
增长率(%) | 8.9 | 7.9 | 9.0 | 8.5 | 8.8 | 10.6 | 9.4 | 10.1 | 7.6 | 0.6 | |
绝对值排名 | 2 | 5 | 1 | 8 | 4 | 3 | 7 | 9 | 6 | 10 | |
增长率排名 | 5 | 8 | 4 | 7 | 6 | 1 | 3 | 2 | 9 | 10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绝对值 | 135.59 | 40.15 | 1452.11 | 38.71 | 861.99 | 1150.91 | 250.14 | 195.85 | 590.57 | 111.66 |
增长率(%) | 7.2 | -3.0 | 8.2 | 1.0 | 8.6 | 16.1 | 7.5 | 13.0 | 4.5 | -3.8 | |
绝对值排名 | 7 | 9 | 1 | 10 | 3 | 2 | 5 | 6 | 4 | 8 | |
增长率排名 | 6 | 9 | 4 | 8 | 3 | 1 | 5 | 2 | 7 | 10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绝对值 | 179.66 | 85.76 | 399.53 | 70.87 | 367.76 | 409.10 | 190.17 | 177.19 | 290.19 | 40.93 |
增长率(%) | 36.8 | 25.8 | 48.0 | 6.3 | 20.0 | 6.3 | 18.6 | 21.0 | 25.0 | 24.1 | |
绝对值排名 | 6 | 8 | 2 | 9 | 3 | 1 | 5 | 7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2 | 3 | 1 | 9 | 7 | 9 | 8 | 6 | 4 | 5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绝对值 | 1134.84 | 763.69 | 490.99 | 44.86 | 523.66 | 399.88 | 73.10 | 38.96 | 171.22 | 31.59 |
增长率(%) | 1.0 | 2.2 | 1.3 | 8.0 | 2.5 | 2.7 | 6.2 | 2.0 | 3.4 | 7.8 | |
绝对值排名 | 1 | 2 | 4 | 8 | 3 | 5 | 7 | 9 | 6 | 10 | |
增长率排名 | 10 | 7 | 9 | 1 | 6 | 5 | 3 | 8 | 4 | 2 | |
实际使用外资 | 绝对值 | 10.53 | 7.28 | 7.70 | 0.26 | 2.67 | 2.31 | 0.69 | 0.45 | 1.56 | 0.01 |
增长率(%) | -9.1 | - | 79.1 | -12.7 | -39.9 | -23.1 | -48.6 | -71.7 | -21.1 | -77.2 | |
绝对值排名 | 1 | 3 | 2 | 9 | 4 | 5 | 7 | 8 | 6 | 10 | |
增长率排名 | 2 | - | 1 | 3 | 6 | 5 | 7 | 8 | 4 | 9 | |
指标名称 | 福田 | 罗湖 | 南山 | 盐田 | 新宝安 | 新龙岗 | 光明 新区 | 坪山 新区 | 龙华 新区 | 大鹏 新区 | |
进出口总额 | 绝对值 | 858.36 | 245.85 | 281.90 | 207.61 | 455.74 | 365.92 | 84.17 | 133.20 | 375.30 | 8.05 |
增长率(%) | 1.1 | -21 | -4.3 | -40.0 | -3.8 | 4.5 | 1.7 | -17.5 | -5.3 | -36.1 | |
绝对值排名 | 1 | 6 | 5 | 7 | 2 | 4 | 9 | 8 | 3 | 10 | |
增长率排名 | 3 | 8 | 5 | 10 | 4 | 1 | 2 | 7 | 6 | 9 | |
#出口总额 | 绝对值 | 397.28 | 161.52 | 179.70 | 136.38 | 305.24 | 270.96 | 49.87 | 80.31 | 241.02 | 5.60 |
增长率(%) | 2.5 | -23.5 | 0.6 | -40.9 | 0.6 | 5.7 | -0.2 | -16.5 | -1.5 | -20.6 | |
绝对值排名 | 1 | 6 | 5 | 7 | 2 | 3 | 9 | 8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2 | 9 | 3 | 10 | 3 | 1 | 5 | 7 | 6 | 8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绝对值 | 110.10 | 68.87 | 109.32 | 24.09 | 147.74 | 156.92 | 28.37 | 21.38 | 75.78 | 13.05 |
增长率(%) | 28.5 | 30.1 | 23.7 | 28.4 | 23.7 | 19.2 | -22.2 | 26.4 | 32.8 | 45.5 | |
绝对值排名 | 3 | 6 | 4 | 8 | 2 | 1 | 7 | 9 | 5 | 10 | |
增长率排名 | 4 | 3 | 7 | 5 | 7 | 9 | 10 | 6 | 2 | 1 | |
税收总额 | 绝对值 | 892.25 | 366.21 | 522.80 | 56.35 | 350.43 | 404.21 | 75.12 | 50.32 | 232.18 | 42.85 |
增长率(%) | 45.0 | 27.2 | 26.1 | 23.9 | 15.6 | 19.1 | 25.2 | 21.7 | 16 | 17.2 | |
绝对值排名 | 1 | 4 | 2 | 8 | 5 | 3 | 7 | 9 | 6 | 10 | |
增长率排名 | 1 | 2 | 3 | 5 | 10 | 7 | 4 | 6 | 9 | 8 | |
地均生产总值 | 绝对值 | 30.14 | 15.77 | 14.31 | 4.58 | 4.64 | 4.77 | 3.02 | 1.92 | 6.36 | 0.64 |
增长率(%) | 8.9 | 7.9 | 9.0 | 8.5 | 8.8 | 10.6 | 9.4 | 10.1 | 7.6 | 0.6 | |
绝对值排名 | 1 | 2 | 3 | 7 | 6 | 5 | 8 | 9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5 | 8 | 4 | 7 | 6 | 1 | 3 | 2 | 9 | 10 | |
地均税收 | 绝对值 | 11.34 | 4.65 | 2.82 | 0.75 | 0.89 | 1.04 | 0.48 | 0.30 | 1.32 | 0.15 |
增长率(%) | 45.0 | 27.2 | 26.1 | 23.9 | 15.6 | 19.1 | 25.2 | 21.7 | 16.0 | 17.2 | |
绝对值排名 | 1 | 2 | 3 | 7 | 6 | 5 | 8 | 9 | 4 | 10 | |
增长率排名 | 1 | 2 | 3 | 5 | 10 | 7 | 4 | 6 | 9 | 8 |
(二)与市外中心城区比较
与福田区在城市中所处地位、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比较相近的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广州天河区和越秀区等副省级中心城区比较,福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排于中上位置,外向型经济特征较为明显。从经济总量指标看,三季度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三,低于西城区和天河区,比排名第一的西城区少83.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排名第二,均少于天河区;从经济运行成果看,税收总额排名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三,比排名第一的西城区少257.01亿元,差距较大。从经济运行效益看,与发展更为成熟的中心城区相比,福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30.14亿元/平方公里,落后于越秀区、西城区和东城区,比排名第一的越秀区低49.4%。从对外经济发展情况看,三季度福田区进出口总额858.36亿美元、出口总额397.2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53亿美元,总量规模占据领先位置,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更为明显。
表2 2015年三季度福田区与市外中心城区主要指标对比
单位:亿元、亿美元、%
(三)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比较(2015年上半年数据)
福田区作为深圳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会展中心,经济国际开放程度较高,已基本具备国际化特征,与中国香港、新加坡两个国际化中心城区相比,福田区呈现地均集约度高、人均指标较低的特点。2014年福田区年均常住人口为134.83万人,人口密度1.71万人/平方公里,分别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2.6倍和2.3倍。2015年上半年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18.01亿元/平方公里,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高1.2倍和44.0%;人均生产总值10.50万元,比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低17.6%和36.5%。
表3 2015年上半年福田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指标对比
注:汇率换算:1港元=0.8105元RMB, 1新元=4.5460元RMB。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高端化仍需加强
虽然我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九成,远超过国际化城市70%的标准,但是无论在高端企业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离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如我区在专门专业服务业的发展中,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但缺乏像麦肯锡公司、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等世界级知名领军企业,行业高端化集聚程度较低,整体竞争力仍然偏弱。
2、金融支柱产业风险仍需关注
我区是深圳的金融大区,今年以来以平安系、招商系、中信系等企业为首的金融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是支撑我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为辖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财政收入强大的关联效应,任何资本市场的波动也会直接传导到其他相关产业和人群。特别是股票证券市场从6、7月份开始发生异常波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对金融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须谨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冲击。
3、消费和进出口增长压力仍未缓解
受内、外需疲软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当前外贸企业进出口形势仍然不够明朗,全区进出口增速与市对区下达5.0%的任务目标差距仍然不小。此外,传统消费市场受汽车限购、电子商务、赴境外消费等新兴模式冲击较大,急需出台措施提振市场氛围。
五、对策与建议
1、勇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全局
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8号文“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文件精神及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创新推进招商引资,修订完善辖区招商方案,招大商、引强资,重点引入高端优质服务业,如研发机构、专门专业、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二是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争取早日启动创投基金,率先打造“创投之都”,加大产业资金中对创新性产业等起步阶段企业的扶持,科学设计人才住房分配等政策规则,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三是尽早运营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四是加快推动福田保税区的转型升级,利用自贸区建设的红利和福保转型升级的契机,主动作为,加快相关改革成果的复制推广应用,如尽快启动研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进海关监管模式创新,发展金融租赁及跨境电商行业,密切关注市相关政策的修订,推动铭可达、深福保集团等项目通过更新改造,增加产业空间。
2、强金融,以先发优势打造现代金融高地
金融业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的占比超过四成。我区要在夯实CBD金融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发掘增量,保证其对辖区经济强力支撑拉动。一是要充分发挥深交所和平安金融大厦等金融总部的“虹吸效应”,引导优质资本和企业进驻,扶持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文化金融等新型金融体系。二是要积极推进与东西紧邻的罗湖和南山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共赢,做优做强深圳金融产业,打造国际化金融聚集区,形成全市经济一体化、金融差异化新格局。三是要加强金融风险监管,确保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3、稳投资,寻求消费新模式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狠抓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同时主动做好辖区市重大项目的服务,确保市、区重大项目顺利有序开展发挥投资的基础拉动作用,确保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14亿元,增长18.1%;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启动建设智能化消费城区,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汽车等绿色循环消费;三是利用华强北商圈年底地铁通车契机,高效高质做好华强北立体街道综合开发项目,提振华强北商业;四是加快做好稳定外贸增长工作,尽快梳理完善外贸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新业态,做大福田保税区跨境电商规模。
六、第四季度我区经济走势预判
从总体形势看:我区经济发展质量高、增长稳、可持续,高产低耗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掣肘因素,如:支柱产业拉动能力减弱、前海及深圳同城区域竞争加剧、消费市场受汽车限购和电子商务等因素影响增长乏力、进出口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新兴产业规模尚小对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加之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依旧不够稳定,因此仍需我们保持积极态度、谨慎对待。
从主要经济指标形势看:根据市下达我区全年8.5%的增长任务,我区对年初计划进行了调整,争取实现全年增长9%的目标。但我区传统支柱产业金融业难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商业基数过大加上多重因素制约导致批发零售业增长有限,因此,我区实现9%的增长目标仍存在多方面压力。
整体走势研判:尽管当前经济运行存在诸多方面的压力,但相信我区通过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发展效益为中心,紧密依托全市经济运行统一节奏,对内深挖经济增长潜力,对外促进企业发展动力,按照经济增长周期规律,年底外部市场需求及内部市场消费会稍有回升,各项保增长政策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预计全年增长9%目标可期。
(执笔:孙星光、陈彦、祝建军、林师武、蔡仰虹、刘璐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