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 > 统计分析

【福田统计2012年第27期】2012年一季度福田区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信息提供日期 : 2012-07-03 00:00来源 : 福田区统计局 信息索引号 : /2012-3493491

 

 

 

 

 

 

27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2510

 

 

 

 

 

 

 

2012年一季度福田区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葵、祝建军、侯荣涛

 

近年,福田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又遭遇国内外经济放缓影响,经济由较高速度增长过渡到平稳发展的增长区间。今年一季度,经济发展中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福田同全国、全市一样,经济表现出一定的下行趋势,增长放缓,总体平稳。预计后期将呈现逐月向好、缓中趋稳、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整体经济增长趋缓

初步核算,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增速放缓3.5个百分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9.2%。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8%6.2%,三次产业结构为0.038.4691.51,三产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各行业增长幅度均有不同程度趋缓,增长最快的为建筑业,增长9.1%,其次为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3.5%25.6%,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个和1.4个百分点;房地产出现下降,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拖累。总体上看,经济发展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表1  2012年一季度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主要行业

增加值

增长速度

GDP比重

金融业

154.34

  8.1

32.1

批发和零售业

99.68

 7.5

20.7

房地产业

25.39

 -0.2

5.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91

7.5

 4.1

 

1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图

 

(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近年,面对环境、资源的进一步紧约束,福田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高端发展、集约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放在首位。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为6.12亿元/平方公里,增长5.5%,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9倍;税收地均集约度为2.12亿元/平方公里,增长10.7%;万元生产总值建设用地11.76平方米,下降5.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7.68吨,下降6.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电耗为249千瓦时,下降3.3%,凸显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增长。

(三)财税保持快速增长

辖区税收总额166.41亿元,增长10.7%增幅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其中,地税部门完成111.2亿元,增长18.6%;国税部门完成55.21亿元,下降5.6%。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22.55亿元,增长21.9%。其中:税收分成收入完成21.51亿元,同比增长16.9%;非税收入完成1.0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2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6.8%,下降8.6%

(四)消费拉动增强,三驾马车推动转型发展

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05亿元,增长12.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6个百分点,内需拉动作用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位居八区之首,占全市总额的31.3%。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季提升6个百分点,消费者预期指数提升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2亿元,增长1.7%,占全市比重9.1%。房地产开发投资12.4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1%,而基建、更改等非房地产投资17.09亿元,下降22.1%。投资对经济拉动略显不足。

外贸出口止跌回升。一季度外贸出口呈现先抑后扬,出口总额98.74亿美元,增长0.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39.77亿美元,增长3.9%;加工贸易出口32.99亿美元,下降16.3%,来料加工出口大幅下降,达29.2%;其他贸易25.98亿美元,增长24.2%。出口总额中出口亚洲和中东欧保持增长态势,但其他地区均出现下降,中东和北美洲下降幅度超过10%。进口总额108.51亿美元,下降7.1%。贸易逆差9.77亿美元。

(五)服务经济引领发展,工业生产保持平稳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福田区服务经济逐步取代工业经济,已牢牢占据整体经济的九成,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95%。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特色经济稳步发展。总部经济实现增加值163.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4.1%;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2.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4.9%;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4.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7.3%;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1.2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5%工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规模逐步萎缩。近年,我区外向型工业企业受订单减少影响,部分大型企业产值出现下滑,产值排名前10名的企业有5家出现下降,如赛意法、理光产值分别下降43%9%。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增长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14亿元,增长0.3%,较前两月生产形势有所好转。

(六)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

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2.01亿美元,增长4.6%。由于港铁轨道项目投资集中释放,带动交通运输业外商投资增长32倍,其他行业外资投资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七)物价涨幅趋缓,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103.2%,涨幅较上年同期减缓1.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中衣着类下降2.4%、交通通信类持平,其他六类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品类涨幅居前,达8.6%,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烟酒及用品上涨5.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3.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0%,居住类上涨0.4%

一季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达6292/人,增长6.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3%。据140户户籍和非户籍居民抽样调查显示,一季度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38元,增长1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4个百分点;月人均消费性支出2763元,增长1.7%。其中,居住类和食品类支出增长较快,达16.7%9.8%。恩格尔系数34.1%

二、区域比较

(一)全市八区比较

与深圳其他七区相比较,我区经济呈现总量稳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特点。

1、总量集聚。我区生产总值高位平稳增长,在八区中继续保持第三位水平,与排名第一的宝安区相差121.94亿元,较上年同期缩窄22.7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9.05亿元,稳居八区之首,比第二位的罗湖区多94.4亿元,较上年同期继续扩大10.31亿元;税收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八区排名第一;外贸出口排名第二,仅次于宝安区。

2、效益彰显。一季度我区地均生产总值达6.12亿元/平方公里,稳居全市八区之首,是深圳平均水平的4.9倍;地均税收达2.12亿元/平方公里,亦稳居八区第一。万元GDP耗、万元GDP电耗等集约指标,仅为深圳平均水平的一半。

3、结构优化。我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038.4691.51与其他区相比,我区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加值占全市三产增加值达31.5%,居全市八区之首,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5.8个百分点。

 

2   2012年一季度深圳八区主要指标对比

指标名称

福田

罗湖

南山

盐田

宝安

龙岗

光明新区

坪山新区

地区生产总值

绝对值(亿元)

481.31

272.30

552.29

68.91

603.24

395.86

75.55

57.91

增长率(%

5.5

6.0

6.1

6.0

3.3

5.5

7.0

11.5

绝对值排名

3

5

2

7

1

4

6

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绝对值(亿元)

36.14

22.74

351.89

12.75

361.93

246.75

49.81

42.00

增长率(%

0.3

3.1

5.1

5.2

-1.2

6.1

3.5

11.7

绝对值排名

6

7

2

8

1

3

4

5

税收

总额

绝对值(亿元)

166.41

81.10

96.86

13.56

126.66

138.96

10.20

10.41

增长率(%

10.7

17.1

11.6

8.1

3.1

16.6

8.3

5.5

绝对值排名

1

5

4

6

3

2

8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亿元)

289.05

194.65

121.30

10.21

173.75

104.75

17.30

11.11

增长率(%

12.6

12.5

14.1

12.3

12.3

12.6

14.3

14.2

绝对值排名

1

2

4

8

3

5

6

7

出口

总额

绝对值(亿美元)

98.74

56.53

46.37

65.43

182.29

70.66

11.42

17.40

增长率(%

0.1

-11.6

4.6

65.0

-9.8

13.0

1.1

13.1

绝对值排名

2

5

6

4

1

3

8

7

固定资产投资额

绝对值(亿元)

29.52

18.56

48.23

18.68

79.32

81.49

26.16

24.02

增长率(%

1.7

8.4

5.2

7.2

16.2

-3.0

21.7

75.9

绝对值排名

4

8

3

7

2

1

5

6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

绝对值(亿元)

22.55

14.58

19.72

4.95

39.39

41.75

3.57

3.33

增长率(%

21.9

20.7

22.0

0.2

23.3

21.1

14.0

31.2

绝对值排名

3

5

4

6

2

1

7

8

外商直接投资

绝对值(亿美元)

2.01

1.65

0.85

0.05

1.76 

1.41

0.19

0.37

增长率(%

4.6

- 

11.0

24.0

24.8 

48.4

22.4

604.8

绝对值排名

1 

3 

5 

8 

2 

4 

7 

6 

地均生产总值

绝对值(亿元/平方公里)

6.12

3.46

2.98

0.92

1.06

0.58

0.49

0.35

增长率(%

5.5

6.0

6.1

6.0

3.3

5.5

7.0

11.5

绝对值排名

1

2

3

5

4

6

7

8

地均

税收

绝对值(亿元/平方公里)

2.12

1.03

0.52

0.18

0.22

0.20

0.07

0.06

增长率(%

10.7

17.1

11.6

8.1

3.1

16.6

8.3

5.5

绝对值排名

1

2

3

6

4

5

7

8

注:宝安数据包括龙华新区不含光明新区;龙岗数据包括大鹏新区不含坪山新区。

(二)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比较

2011年末福田区常住人口132.52万人,年均常住人口为132.24万人,人口密度为1.68万人/平方公里,密度分别为中国香港的2.63、新加坡的2.3倍。由于地理面积小而人口密集,福田区呈现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高、人均指标较低的特点:地均生产总值分别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1.87倍和1.13倍,而人均生产总值却分别只占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71.4%49.0%

3   2011福田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指标对比

指标

单位

福田区

中国香港

新加坡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098.63

15713.36

16781.51

增速

%

8.5

5.0

4.9

地均生产总值

亿元/平方公里

26.68

14.27

23.56

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

15.87

22.22

32.37

人口密度

万人/平方公里

1.68

0.64

0.73

面积

平方公里

78.66

1104.40

712.40

年均常住人口

万人

132.24

707.16

518.37

汇率换算:1港元=0.8297RMB, 1新元=5.1346RMB1美元=6.4588RMB

 

(三)与市外中心城区比较

与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广州天河区和越秀区、宁波海曙区等副省级中心城区比较,福田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总量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外向经济程度较为明显。部分指标存在差距,固定资产投资额落后于天河区、越秀区和东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西城区、天河区少93.5944.85亿元,和越秀区相当;与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心城区相比,我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落后于越秀区、西城区和东城区。

 

4  2012年一季度福田区与市外中心城区主要指标对比

 

                                             单位:亿元、亿美元、%

 

指标

深圳市

福田区

北京市

广州市

宁波市

海曙区

 

东城区

西城区

天河区

越秀区

 

区域特性

市委、市政府、CBD所在地

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金融中心所在地

CBD所在地

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市委、市政府、CBD所在地

 
 

地区生产总值

绝对值

481.31

299.89

574.90

526.16

488.43

89.25

 

增长速度

5.5

8.4

11.5

7.0

8.2

4.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绝对值

289.05

198.1

208.20

287.52

248.17

82.03

 

增长速度

12.6

15.7

8.7

17.3

15.1

17.2

 

固定资产投资额

绝对值

29.52

50.42

27.2

62

50.45

20

 

增长速度

1.7

112.2

34.1

7.8

-5.5

19.1

 

出口总额

绝对值

98.74

-

23.7

5.74

17.23

12.26

 

增长速度

0.1

-

56.9

-10.2

7.0

2.6

 

外商直接投资

绝对值

2.01

- 

0.8

1.11

0.22

- 

 

增长速度

4.6

- 

2.36

1.3

-20.8

- 

 

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

绝对值

22.55

32.96

70.6

10.56

10.04

22.59

 

增长速度

21.9

10

6.4

-1.5

24.8

5.5

 

税收总额

绝对值

166.41

- 

457.9

97.22

76.1

- 

 

增长速度

10.7

- 

1.9

1.9

-0.4

- 

 

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

6.12

7.17

11.34

3.83

14.45

3.04

 
 

面积(平方公里)

78.66

41.84

50.7

137.38

33.8

29.4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福田当前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依然严峻,既受国际经济持续动荡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外因影响,也与福田现阶段的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等内因有关。

(一)经济发展外部经济环境趋紧

近三年来,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欧美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各国面临许多问题,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断趋紧,至今世界经济仍在复苏之中。福田作为我国经济重区之一,难免不受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下行趋势和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的情况。近两年,从全国情况来看,经济增长速度逐季递减,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降到2011年全年的9.2%;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5%降到2011年全年的10.0%;从深圳的情况来看,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1.1%降到2011年全年的10.0%;福田总体趋势同全国全省全市相同,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0.7%降到2011年全年的8.5%

(二)国家调控政策影响部分行业发展

近两年国家实施较严的货币政策,对占我区经济总量三成的金融业造成较大影响。金融业增加值增速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5.3%,降到2010年全年的10.8%,再到2011年的8.3%。今年以来,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是许多融资机构对行业未来发展持保守态度,国家放贷政策调整,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增速减缓,保险、证券也面临保费收入减少、证券交易低迷的局面,金融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减弱;二是在国家持续的楼市调控政策下,福田房地产业也受到很大冲击,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房地产销售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房地产开发商信心不足;三是产业链的其他行业受到影响,缩小规模和产出,关联内需缩小。

(三)外向型经济特点对国际市场变化影响敏感

福田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地区经济体,外向型特征明显,2011年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即外贸依存度)达234.1%,比深圳平均水平还高出6.7个百分点,国际环境对福田的影响很大。受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减少,再加上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外贸订单不断下降,使我区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工业企业面临很大影响,产值和增加值徘徊不前,导致我区外贸出口额增速也不断回落,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9.3%,降到2010年全年的12.5%,再到2011年全年的9.2%,至今年一季度更是仅仅增长0.1%

(四)新的经济增长点尚在培育之中

福田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受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在原有支柱产业增长乏力的同时,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福田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仍处于培育成长之中,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2011年全区专利授权4279件,下降2.3%,仅占全市专利授权量的1成左右。2011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39.59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仅为6.7%6.4%

四、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从当前情况看,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共存。

不利因素:从国际看,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冲击和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压力下,发达国家政府公共需求萎缩,政府购买力下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外需增长环境恶化;从国内看,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继续从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而且自身的一些先行指标下滑,如2011年我区工业、商业等投资大幅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下降,这些都给2012年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有利因素: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重要经济体正在复苏,美国经济咨商局公布的3月先行经济指标指数环比增长0.3%,增幅超出市场预期;近期国内部分宏观数据表现出明显经济复苏前期的特征,3月份经济要比前两月好,景气指标和先行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同时,货币政策已出现一定幅度放松。

因此,总体上看经济复苏前景改善,但风险仍然存在。今年,福田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经济增长趋缓,创近5年新低。但多年来形成的优势仍在,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兴市场仍有发展空间,只要把握机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力营造有利发展的市场环境,政企共同努力,经济将逐步向好。

五、建议与对策

(一)扩内需抓投资稳出口,确保经济逐步回暖

在国内经济放缓、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我区总体趋势同全省、全市是相同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全区上下必须高度重视,确保经济逐步回暖。

踏踏实实扩大内需。出台鼓励措施支持辖区各大商家在稳定传统业态的基础上做强做大电商、网络购物等服务业态,形成有效消费增长点;借五一等假期和会展开展高峰期到来的契机,指导、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出台更有力举措推动时尚产业和美丽经济发展并形成实体经济,提速打造岗厦商业航母,建设国际高端消费城区;稳扎稳打狠抓投资。全力配合和支持7911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辖区工段年内全面开工建设,更要推进环CBD高端产业带功能片区的建设,如保税区、赛格日立改造升级。同时,要以新一轮城市更新为突破口,加大投资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千方百计稳定出口。利用08年抗击金融危机成功经验引导出口企业开拓市场,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二)加大新扶持政策宣讲力度,确保帮扶到位

对新修订出台的“1+1+9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尤其要做好政策宣讲工作,注意抓龙头、抓骨干、抓产业链的核心,在当前经济疲软情况下给企业输送政策暖风和动力,确保扶持政策帮扶到位。继续贯彻转变政府服务的模式、方式和方法,为企业提供会诊式的政府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把握高端产业,积极引导转型升级

按照“高、新、软、优”产业发展导向,继续关注金融、物流、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更加聚焦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形成对经济有实质性推动的代表产业。加大力度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从软硬件方面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在对现有写字楼完成产业置换调整的基础上,重点对新落成写字楼在招商引资、产业定位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形成产业集聚、特色经营。

(彭  葵系区统计局副局长、

祝建军系区统计局高级统计师、

侯荣涛系区统计局中级统计师)

福田区2012年一季度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计 量

单 位

一季度

累计

同比增长

(±%

完成年度计划(%

1、地区生产总值

亿 

481.31

5.5

21.5

   #现代服务业

亿 

312.15

6.1

21.7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亿 

190.02

0.6

-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亿 

36.14

0.3

-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 

29.52

1.7

22.7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 

289.05

12.6

23.9

6、出口总额

亿美元

98.74

0.1

26.6

7、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2.01

4.6

-

8、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

亿 

22.55

21.9

25.1

9、税收总额

亿 

166.41

10.7

-

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3.2

3.2个百分点

-

注:67项由区经济促进局提供;89项由区财政局提供;10项来源于区统

计局城调队及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抽样调查。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网址https://www.szft.gov.cn/bmxx/qtjj/ztlm/tjfx/]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ftfzb2017@szft.gov.cn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