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统计2012年第10期】福田区2011年住户调查数据简要分析
信息提供日期 : 2012-04-10 00:00来源 : 区统计局 信息索引号 : /2012-3493668
第10期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2012年3月23日
收入快步增长 消费日趋理性
—福田区2011年住户调查数据简要分析
福田区140户居民家庭(包括户籍与非户籍)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我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81.71元(3698.48元/月),比上年增长[1]12.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1%;年人均消费性支出31030.02元(2585.84元/月),增长4.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1.2%。
一、居民收入增长加速
我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加快,构成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四大项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见表1)。
表1 福田区2011年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构成
指标名称 |
2011年累计 (元) |
比上年增长(%) |
2011年上半年累计 (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家庭总收入 |
49574.35 |
14.7 |
25261.90 |
14.0 |
可支配收入 |
44381.71 |
12.9 |
22705.82 |
12.0 |
(一)工资性收入 |
33418.56 |
11.4 |
17057.77 |
12.7 |
(二)经营净收入 |
5697.31 |
26.5 |
2751.21 |
8.6 |
(三)财产性收入 |
2235.16 |
30.3 |
1100.55 |
20.5 |
(四)转移性收入 |
8223.32 |
17.0 |
4352.37 |
21.5 |
1、通胀魅影重现,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
2011年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月人均2784.88元,增长11.4%(未剔除价格因素影响,下同),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增长11.6%。工资性收入占同期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7.4%,是我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以来物价上涨势头强劲,通胀压力显现,而食品、房租等刚性需求价格的大幅上涨,给各行业均造成工资上调压力,企业员工流动性增大,企业为稳定人才队伍,普遍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待遇,促使我区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2、“大运经济”效应凸显,经营净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月人均经营净收入474.78元,增长26.5%,占同期家庭总收入比重的11.5%,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近两年我区经营净收入一直保持强势增长,虽然上半年受欧洲债务危机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影响,外向型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盈利收缩,全区经营净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下半年“大运经济”效应显现,我区内部经营环境快速好转,市场交易持续畅旺,市场运行状况良好,私营企业主及城镇个体经营者对市场预期持乐观态度,纷纷加大自主经营投资,经营收入稳步提高,从而带动我区居民经营净收入大幅增长。
3、出租房收入大幅增加,带动财产性收入持续攀升
月人均财产性收入186.26元,虽然受持续低迷的金融市场影响,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但仍大幅增长30.3%,其主要原因是占财产性收入比重达88.6%的出租房屋收入大幅增长32.6%。房租收入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楼市受“限购令”、房贷加息、银行取消贷款优惠、房产交易按房屋评估价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等政策持续影响,买卖双方观望情绪加重,一方面房屋持有成本上升,房东纷纷转售为租,另一方面一些刚性需求者也加入租房行列,使房租收入增加;二是旧区改造使小户型较为集中的城中村、房改房房源减少,令中低租金中小户型房源出现结构性短缺,一遇需求增加,租金便快速上涨;三是地铁二期各线路全线开通后,地铁沿线物业价格(包括房价和租金)应声上涨,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四是高企的通胀数据、长期失衡的房屋“租售比”等因素叠加,在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推动租金快速上涨。
4、养老金政策性提高带动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月人均转移性收入685.28元,增长17.0%,其中占转移性收入78.1%的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增长17.6%。综合考虑2010年物价上涨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等情况,为保障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国家从一月份开始提高居民养老金的发放额度。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关于2011年养老金调整水平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10%左右确定的意见,使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涨幅达10%以上,再者地方政府为帮助低收入家庭应对物价上涨压力,也适度提高了低保补贴并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使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二、消费支出小幅增长
2011年我区八大类消费支出呈六升二降态势,除交通和通讯类、衣着类下降外,其它六大类消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成为我区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增长点。
表2 福田区2011年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指标名称 |
2011年累计 (元) |
比上年增长(%) |
2011年上半年累计(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消费支出 |
31030.02 |
4.1 |
15063.98 |
-0.7 |
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 |
11822.19 |
8.5 |
5694.14 |
10.6 |
(一)食品 |
9736.05 |
7.5 |
4867.49 |
6.3 |
(二)衣着 |
2103.14 |
-0.5 |
1150.14 |
-0.4 |
(三)居住 |
4223.47 |
41.5 |
1657.47 |
6.6 |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2024.52 |
11.9 |
952.10 |
-9.2 |
(五)医疗保健 |
1728.08 |
1.1 |
955.97 |
5.6 |
(六)交通和通信 |
5482.98 |
-16.3 |
2684.80 |
-22.6 |
(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
4286.70 |
1.6 |
2035.90 |
13.4 |
(八)其它商品和服务 |
1445.09 |
4.8 |
760.10 |
14.7 |
1、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增长
2011年我区居民月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811.34元,增长7.5%;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年底的30.4%回升至31.4%,食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增长。2011年全年,食品价格呈现持续、快速上涨的势头,全年累计涨幅为11.9%。此次食品涨价原因之一是食品市场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成本在食品成本中占据了主要比重,而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仍未大范围推广。中短期内食品价格仍有上涨趋势,居民食品消费趋于理性,有意识的开源节流以控制生活成本,如减少家庭食品浪费、前往农贸批发市场和平价超市采购、减少外出就餐、调整菜篮子结构等。2011年我区调查户户均在外就餐人次数减少7.6%,在外饮食支出下降1%;人均粮食、肉类、鲜菜和鲜果消费量分别下降5.2%、8.5%、4.7%和6.6%,以致“食品消费支出增幅低于食品价格增幅”模式在今年得以延续,但两者的增幅差由上年的7.1%下降到今年的4.4%,说明我区居民食品类非刚性需求持续压缩,若食品价格继续上涨,食品类消费支出增幅将与食品价格增幅趋于同步。
2、市场信息日趋对称,衣着类消费量增价减
月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175.26元,下降0.5%。其中,月人均服装类支出为138.36元,下降1.0%,购置单价下降15.8%,购置数量增长17.6%;月人均鞋类支出为31.17元,下降2.8%,购置单价下降10.0%,购置数量增长8.2%。衣着用品购置单价下降、购置数量增长、支出金额略有下降,说明一方面因为物价上涨,居民消费越趋理性,普遍有压缩非刚性消费需求和高档衣着用品的消费倾向,为刺激消费,商家打折促销的力度加大,居民购置的衣着用品平均单价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网络购物平台迅速发展使市场价格信息日趋对称,薄利多销成网络商家主要经营策略,其高性价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2011年我区调查户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290.76元,较上年增长1.2倍,而网购服饰以中低档货品为主,价格信息对称令非品牌中低端商品暴利空间消失,居民购买时对价格更为放心,购置数量也相应增加。
3、涨消互现,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总体增幅平稳
月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68.71元,增长11.9%。其中占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比重达42.2%和24.0%的家庭日用杂品和家庭服务分别增长25.2%和41.2%,成为推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耐用消费品、室内装饰品及床上用品下降的幅度较大,分别下降8.8%、59.1%和15.5%,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总体增幅平稳。分析耐用消费品、室内装饰品等家庭设备用品消费降幅降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楼市行情不乐观,占家庭设备用品市场需求较大份额的新居客户减少;二是2009和2010年在家电“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刺激下,居民集中性添置、更新家庭设备用品,而耐用消费品的性质决定其更新频率不会太高,使得当前家庭设备消费品处于销售低谷期;三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增幅较小,全年累计价格仅上涨1.3%。
4、个人教育投入成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月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357.23元,增长1.6%。教育支出迅猛增长是带动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我区居民月人均教育支出158.09元,同比增长26.2%,其中托幼费增长84.6%,占教育总支出50.3%的培训班则增长了109.4%,说明社会更加重视个人教育投资,而随着教育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非义务教育已成为居民教育消费的主要投入项目。
5、整车消费大幅下降,使交通和通信类支出呈下滑态势
月人均交通和通信类支出456.92元,同比下降16.3%。一方面绿色出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居民私家车汽油消费量下降6.6%,而地铁二期工程全线开通令交通网络更加快捷便利,居民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市内公共交通支出也大幅增长40.6%,带动交通费支出快速增长15.9%;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持续火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增加,在手机更新换代热潮影响下,通信工具支出明显增加。2011年我区居民消费的移动电话单价增长44.9%,消费金额增长30.8%,带动通信工具支出大幅增长43.1%。但由于国家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和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我区居民整车消费同比下降59.5%,致使今年交通和通信类支出整体上呈下滑态势。
6、通胀压力下金银珠宝饰品支出仍保持快速增长
月人均其它商品和服务类支出120.42元,增长4.8%。其中月人均金银珠宝饰品支出35.56元,增长70.9%;月人均化妆品支出37.91元,增长2.3%;月人均美容费9.70元,增长8.6%。在通胀压力下,其它商品和服务需求普遍压缩,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2011年国际黄金价格累计上涨10.2%,连续第11年保持快速增长,涨幅虽然为近三年来最小,但其保值能力仍然稳定,致使金银珠宝饰品消费受通胀影响不大,依旧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图1 福田区2011年八大类消费支出构成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1、警惕恩格尔系数抬头,着力稳定食品价格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家庭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区恩格尔系数2004年以来一直在30%—35%之间上下波动,可以认为我区居民生活已达到富裕水平。但从近两年食品消费支出数据来看,若食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恩格尔系数将有上扬压力,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将加大。2010、2011年食品价格分别上涨7.7%和11.9%,为缩减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想方设法压缩食品支出中的非刚性需求,使我区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连续两年增长幅度低于食品价格增长幅度,2010年和2011年分别低7.1和4.4个百分点。若食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恩格尔系数将有继续上扬的压力,对居民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密切关注这一民生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此建议:
图2 福田区2004年-2011年恩格尔系数
一要针对低收入群体开展调研,了解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支出结构,建立物价变动与低收入居民价格补助联动的长效机制,保障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开支;二要出台农批、农超对接优惠政策,压缩食品销售中间成本,同时增加平价车肉菜供应量,继续增强惠民力度;三要抓好大的批发、平价市场建设,建立食品消费价格监督机制,如建立食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络发布平台,实时公布菜价信息,打击游资炒作农产品行为,避免菜价剧烈波动引起居民不满;四要对现行财富分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从更深层次解析近年来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原因,形成意见供上级部门参考。
2、智能电子设备被普遍接受,建议加快智能网络城区建设
我区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2011年居民购买移动电话的平均单价达到1622.06元,较上年增长503.22元;掌上电子产品人均消费支出增长301.2%,说明电子产品的科技创新给市场带来了强烈刺激,更意味着中高价位的智能电子设备已经被我区居民所普遍接受,未来几年智能电子产品消费将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居民的拥有率也将逐步提高。智能电子产品作为一种网络终端,在商务、政务、交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应用,充分开发利用将把城区智能化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为此建议:
一方面加快城市公共免费无线网络建设,在CBD、政务中心、交通集散点等地设立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优化工作、经营环境;另一方面在手机应用软件开发上多下功夫,例如开设手机政务网络平台、手机网络票务平台、手机网络报表、办证等服务,让市民能够通过手机享受多种自助服务,达到提升城市智慧的目的。
撰 稿:江柯辰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福田政府在线》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
[1]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增长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的名义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