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任务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2-19 10:14 来源 :福田区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赋予福田规划建设河套合作区、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的战略使命,标志着福田迈入“二次创业”新阶段。河套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香港园区面积0.87平方公里。深圳园区规划范围包括1.35平方公里福田保税区和1.67平方公里皇岗口岸片区,均属福田辖区范围。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运转高效的通关查验模式创新。深圳园区监管模式运作成熟,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国际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顶尖企业研发中心,与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截至2024年底,河套深圳园区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深港合作方面,深港签署“一区两园”合作安排,发布实施首个“联合政策包”,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入驻香港科研机构、企业57家。制度创新方面,“一号通道”港牌车出入境审批省级事权下放深圳、通行范围扩大至科研人员,“海关10条措施”出台,鼓励类产业企业、港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行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等5项接轨国际的科研管理制度,首创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等“破四唯、立新标”的人才评价制度,探索适用港澳及国际规则对财政科研资金进行监管。“科汇通”试点业务复制推广至全国16个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创项目超200个,汇集海内外院士专家16名、科研人才超1.5万人,集聚鹏城、合肥、广州3个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或项目,7个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研平台,5所香港世界百强高校的13个重点项目、8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5个大型央企研发中心或子公司、10个行业级中试平台、6个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园区规划建设方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法定图则》正式发布,着力构建“一心两翼”的总体空间格局。累计建成13个专业化园区,供给超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新皇岗口岸将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口岸货检区40万平方米土地加快释放,按国际最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