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概况
信息提供日期 : 2025-02-19 10:14 来源 :福田区
福田区于1990年1月设立,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机关驻地,全市的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和国际交往中心。下辖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香蜜湖、莲花、华强北、福保10个街道,92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52万人。
一、基本情况
福田区位于深圳市中南部,东邻罗湖区,西连南山区,南望香港新界,北接龙华区。辖区总面积78.66平方公里,占深圳市总面积的4%左右。市民中心、莲花山、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深圳地标坐落于此。福田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区县前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8.82亿元,地均GDP、地均税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多年稳居深圳第一。全市唯一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区),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考核“创先类”区优秀等次第一名,连续两年获评全市“招商优胜区”,蝉联赛迪中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一名、连续第5年获评赛迪中国“百强区”前三。
二、发展定位
福田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目标愿景,协同推进“首善发展”“首善治理”“首善文明”“首善民生”“首善环境”,打造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突出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中央创新区、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力区“三大定位”,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到2030年,经济综合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社会文明再上新高度,建成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到2035年,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率先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区典范。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高度繁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成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先锋区。
三、战略任务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赋予福田规划建设河套合作区、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的战略使命,标志着福田迈入“二次创业”新阶段。河套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是香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天然交汇点,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香港园区面积0.87平方公里。深圳园区规划范围包括1.35平方公里福田保税区和1.67平方公里皇岗口岸片区,均属福田辖区范围。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运转高效的通关查验模式创新。深圳园区监管模式运作成熟,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国际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顶尖企业研发中心,与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截至2024年底,河套深圳园区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深港合作方面,深港签署“一区两园”合作安排,发布实施首个“联合政策包”,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入驻香港科研机构、企业57家。制度创新方面,“一号通道”港牌车出入境审批省级事权下放深圳、通行范围扩大至科研人员,“海关10条措施”出台,鼓励类产业企业、港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行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等5项接轨国际的科研管理制度,首创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等“破四唯、立新标”的人才评价制度,探索适用港澳及国际规则对财政科研资金进行监管。“科汇通”试点业务复制推广至全国16个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创项目超200个,汇集海内外院士专家16名、科研人才超1.5万人,集聚鹏城、合肥、广州3个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或项目,7个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研平台,5所香港世界百强高校的13个重点项目、8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5个大型央企研发中心或子公司、10个行业级中试平台、6个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园区规划建设方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法定图则》正式发布,着力构建“一心两翼”的总体空间格局。累计建成13个专业化园区,供给超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新皇岗口岸将于2025年底基本建成,口岸货检区40万平方米土地加快释放,按国际最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区”。
四、产业特色
总部企业高度集聚。福田区总部经济领跑全市,共有3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占全市三成。市级总部企业111家,占全市约三成。总部企业呈现显著头部效益,税收贡献前20名的总部企业纳税总额占所有总部企业超七成,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业头部总部企业对全行业税收贡献超过五成。税收过亿元楼宇数量达159栋,全国各商务区第一,其中百亿级楼宇3栋以上。获评2024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
金融高地优势突出。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监管机构齐驻福田,拥有平安集团、招商银行等全国金融龙头企业,聚集持牌金融机构295家、数量占全市近六成。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是大湾区首个“国家+本土+外资”风投创投集聚街区,3家创投机构上榜全国前10强、全国区县最多,获评“中国杰出创投活跃区域”。福田财富管理规模17.6万亿元,占全市61%,是全市财富管理核心承载区。引进百行征信等金融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发布全国首个数字金融先行区行动方案,组建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出海联盟,金融科技企业占全市七成,助力深圳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位列全球第三。金融业增加值连续20年全市第一。
都市型科创区加速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92.87亿元、占GDP比重1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100亿元、占GDP比重约20%。拥有智能终端、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3个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以及生物医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百亿级集群。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可调度规模超10000P、全市第一。落户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18家、专利代理机构125家,稳居全市第一,获批全市唯一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
时尚产业引领潮流。福田是深圳时尚大区,时尚业态多元丰富,高端女装产业、空间设计行业全国领先,中国十大高端女装品牌有四家在福田,时尚类品牌企业全市第一,产业规模约占全市的1/4。时尚产业集群发展迅速,高标准建设湾区时尚总部中心,打造全国首个百亿级高端女装总部楼宇。国际合作推动“深圳品牌”海外拓展。六家本土时尚品牌首次组团进入米兰、巴黎时装周“官方日程”。时尚文化氛围浓厚,引入意大利马兰戈尼时尚学院、全球首家费加罗女士咖啡。打造了深圳设计周、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福田国际时尚荟、福田时尚创意设计周等品牌活动。深圳节日大道作为全国首个以“节日文化”为核心的时尚消费街区,连续两年获评“大湾区旅游业十优”。2024年时尚产业增加值达910亿元。
专业服务业态发达。辖区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占全市比重分别约为61%、42%、38%、23%,均居全市第一。福田展览展示设计能力全国领先,2024年举办展会超118场、展会面积301万平方米。
五、营商环境
政策体系完善。优化福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融合资金、空间、人才、住房、资本、服务等全产业发展要素,营造创新发展生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提升自主核心竞争力,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福田引导基金已累计设立51只子基金,总规模超1600亿元,直接或间接投资企业4115个(含多轮次重复投资),其中已上市企业超200家,引导社会资本支持辖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务服务高效。全市首推政务服务“信用+视频办”改革,通过“信用承诺+视频核验”方式,推出335项“信用+视频办”事项,教师资格认定、医师护士执业注册、福田英才荟律师人才奖励等高频事项在全市唯一实现“零跑腿”视频全流程办理,41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即办件比率、减办理时限全市领先。全市率先发布92项高频跨域通办事项办事指南,实现“异地办”“就近办”。提供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一次性自助领取营业执照和免费印章。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市首推“教育入学一件事”“抵押房产租赁登记备案一件事”等。河套e站通设立港澳居民旅游、生活、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面向港人港企提供729项政务服务事项。创建全国首个县(区)级政府西语网站,率先推出848个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英文导办。
人才支持精准。迭代升级福田英才荟政策,落地实施《河套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建成全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驿站。2024年福田英才荟发放奖励3.0亿元,支持各类人才1.97万人次,支持企业机构591家。截至目前,福田区共有在职院士26人,累计认定福田英才3125人次、支持高端人才约12.15万人次。
六、幸福福田
首善教育硕果累累。辖区有各类学校294所,中小学130所、幼儿园164所,传统“四大名校”均在福田办学,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办学,形成优质教育集团联动发展格局。全国首批、全省唯一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验收,获评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5个高等院校项目稳步发展,建立具有福田特色的高等教育生态圈。
健康福田持续提升。辖区有医疗卫生机构超1200家,其中三甲医院9家,病床数约1.3万张。组建3个医疗健康集团,形成“3+10”网格化服务格局。社康机构104家,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超94%。街道公共卫生中心实现100%覆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连续十年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文体事业亮点纷呈。拥有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音乐厅、关山月美术馆、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等文化地标,以及市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13座。现有区属公共图书馆108家,嵌入式新型公共文体空间108家,星罗棋布分布在社区、商圈。全区5个主题文化馆、240家体育场馆、111所学校场馆、1098片体育场地通过文体场馆“一网统管、一键预约”方式向市民开放。打造莲花山草地音乐节、国际城市美学论坛、福田围村风情季、四海一家大巡游、星空音乐会、午间音乐会、“绽放”市民艺术季(深圳·福田)等文化品牌矩阵,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5000场次。实施“百名世界冠军和文化名人引进计划”,引进郎朗、廖昌永等23位文体名人。近年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七、城区环境
绿美环境宜人。福田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沛,年平均气温22.2℃,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8.4%、PM2.5年均浓度16.9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132微克/立方米。北有塘朗—梅林—银湖山脉,南有深圳河、深圳湾、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户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辖区共5条河流,优良水体长度达到100%;建成碧道20.5公里,其中新洲红树碧道荣获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绿化覆盖率42.54%,公园138座,公园绿地基本实现500米半径全覆盖。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荣膺首届“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系全国超大城市首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的中心城区。
交通便捷通畅。福田交通网络辐射全市、连接香港、通达全国。皇岗、福田两大口岸和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直连直通香港。福田地下高铁站14分钟直通香港西九龙、38分钟可达广州南站,形成“广深港半小时通勤圈”。地铁11号线30分钟可达宝安机场候机。10条地铁线在福田总里程110公里,在建线路建成后总长137.98公里,轨道交通密度与日本东京、香港中环相当。
商业活力焕发。福田是深圳消费大区,拥有中心商圈、华强北、车公庙—金沙、梅林、印力—东海等特色商圈,卓悦中心、星河COCO Park、平安金融中心商场、深业上城、KK ONE等高端购物商场,已初步形成“1+5”商圈体系。福田中心商圈获评商务部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名单,星河COCO Park、卓悦中心、领展中心城被评为全国示范智慧商店;福田CBD商圈、深业上城获评首批深圳市级示范特色商圈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购物公园、水围1368街区等夜间经济业态丰富,获评2024夜间经济优选城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344亿元,保持全市第一。
旅游资源丰富。莲花山、邓小平画像等标志性场所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形成了莲花春早、平安云钻、上海宾馆、电子天街、红树鹭洲、小平画像、市民中心、香蜜花海、特区孺牛、围村风情等“福田十景”,打造31条特色文旅线路产品,推出全国唯一常态化运营直升机城市低空游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获评“2024年度活力城区”。现有宾馆酒店339家,其中星级饭店9家、五星级饭店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