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福田区文化娱乐场所开放工作指引的通知
信息提供日期 : 2020-03-25 15:22来源 : 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办各成员单位:
现将《福田区文化娱乐场所开放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0年3月24日
福田区文化娱乐场所开放工作指引
根据《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明确3月21日-3月28日各区防控等级及要求的通知》的要求,福田区属于低风险区,开放文化娱乐场所,加强场所通风消毒,做好体温检测。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确引导我区文化娱乐场所有序开放,特制定本指引。
一、开放范围
本指引规定的文化娱乐场所是指我区依法审批的歌舞娱乐、游艺、演出场所(馆)、网吧等场所。原则上,上述场所均可开放,但不能举办人员密集型活动。
二、恢复开放的准备工作
(一)防控机制到位。企业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或实际负责人为第一负责人,明确疫情防控的内部责任机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工作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
(二)员工排查到位。提前对文化娱乐场所员工摸底调查,了解员工近14天内行程,有无到疫情高风险区,有无国外旅居史,有无接触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根据摸底情况,按照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对返岗员工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
(三)设施物资到位。企业要准备必需的防控物资,购置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消毒剂、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企业根据员工数量和场所等实际情况可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医学观察点,临时医学观察点用于初测体温≥37.3℃人员的体温复测和待送人员停留,临时医学观察点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区域。设置有集体宿舍的企业,要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安排单人单间或相对独立房间作为需居家隔离返岗员工的临时隔离场所;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按照辖区街道办事处的统一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向所在社区报备。
(四)内部管理到位。对员工实行健康监测,实行“一人一档”信息登记(附件2)、健康状况“每日一查”等措施;开放前对办公场所和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防护,做好场地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及隔离区管控;做好开放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培训员工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防护用品、体温检测仪等防疫物品。
(五)安全生产落实到位。一是企业要组织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畅顺;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标识完好有效;确保场所内用电安全;确保防火巡查到位;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确保场所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二是消毒用品要妥善存放,安排专人负责存取,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厨房、机房、消防控制室等重点部位严禁使用酒精消毒。
三、恢复开放后的防疫要求
(一)保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应优先选择自然通风,使用集中空调系统应保证全新风运行,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应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定期清洗消毒空调管道、部件、过滤网等,加强通风换气。
(二)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应设置专用的废弃口罩回收桶。
(三)公共区域进出口处应配置足够的手消毒剂,人员进入前应做好手卫生。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卫生间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四)公共区域所有地面及物品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五)加强宣传教育,在入口处和前台张贴自主申报、疫情期间行程查询的二维码宣传海报(附件3),设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栏。
(六)厢式电梯应加强通风,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保持环境表面清洁卫生。高峰时期,控制乘梯人员数量。
(七)进入文化娱乐场所人员,必须先做到“三个前置”:
1.佩戴好口罩。
2.逐人测量体温并如实做好登记(附件4)。
3.出示个人轨迹证明的手机查询记录。
(八)安排专人负责落实“三个前置”措施,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国外旅居史的,送往临时医学观察点,并第一时间报告所在社区工作站按规定进一步处置。
(九)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要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不具备消毒条件的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采取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
(十)做好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发现隐患按要求整改,并及时上报给主管部门。
四、注意事项
一是强化疫情信息报送。场所发现疫情信息的,要第一时间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所在街道、社区报告,严禁迟报漏报。
二是分步实施有序开放。恢复营业初期,要采取人员限流、缩短营业时间等措施,倡导游艺、演出场所(馆)、网吧等场所人员间隔入座,歌舞娱乐场所包厢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待疫情应急响应结束后,再全面恢复正常营业。
三是加强检查落实责任。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街道办、社区工作站要强化场所日常监督,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1、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参考
2、“一人一档”信息登记表
3、“一扫清”系统使用说明
4、消费者登记表
附件:附件1-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