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新一期的福田发布在益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本期的主题是:童眼看世界,同心绘福田。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发展事业,2016年,深圳提出建设中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目标,并将“积极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市委全会报告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作为深圳市中心区的福田,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将建设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2017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儿童友好型城区创建工作。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福田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都取得哪些方面的成绩吧。
两年来,福田区在儿童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持续发力,从政策、空间、参与、服务四个维度统筹推动,稳步开展儿童友好型社区、医院、公园、图书馆等七大领域的试点工作,以儿童友好促进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1、政策友好
儿童事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指引。结合福田区实际,成立了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小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归纳形成一整套社区儿童议事的操作规范性、指引性文件。
2、空间友好
在空间友好方面,主要遵循“扩容增量提质”的工作理念,重点在阅读空间、活动空间和公共空间方面挖潜力。
通过推出“童阅福田”项目,以儿童视角改善馆舍布局。同时,今年福田区图书馆正在改造升级“绘本工厂”,以儿童学绘本为目的,开展有读书,沙龙,讲座等各种活动,满足儿童阅读与健康发展的兴趣和需求,建成后将成为我区“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努力实现阅读空间的儿童友好。

社区公园是儿童释放天性的乐园。在街心公园升级改造中广泛征求儿童意见,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活动空间面积,已改造完成莲花街道石头公园等15个街心公园。从而拓展儿童活动空间,着力活动空间友好。

在改善儿童公共空间,努力实现公共空间友好方面,开展“步行巴士”和儿童友好路径建设,提高儿童上下学出行安全性、便捷性、标识性和趣味性,优化校内外交通环境、公共空间。此外,母婴室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之一,也是儿童友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福田区已建母婴室92间,提前完成市级民生实事建设60间母婴室任务,并将母婴室纳入百度APP地图系统方便群众使用。


3、参与友好
注重儿童参与权,把儿童优先放到政府决策的重要位置,是福田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的重要理念。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儿童议事会议事规则》,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儿童议事会,实现95个社区儿童议事会全覆盖,辖区儿童参与社区管理成为常态。让儿童发声有平台,实践参与社区建设、社会治理,体现儿童参与友好。

福田区将区里34个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纳入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交流通报工作信息。建立儿童保护工作制度,包括舆情报告制度、专家研讨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形成党政重视、各部门参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工作格局。让儿童保护有机制,着力儿童参与友好。
4、服务友好
主要通过“抓两头促中间”,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儿童群体“全覆盖”,体现建设儿童友好城区中的服务友好。
一是针对才艺杰出儿童,打造儿童活动品牌。举办深圳儿童音乐节、福田国际象棋嘉年华等活动,为儿童搭建才艺成长平台。
二是针对社区大众儿童,创新普惠性公益服务模式。依托全区95个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实现30多家社团组织与街道社区儿童公益项目对接,共开展亲子教育、“好家风好家教”等7大系列20类近160余项儿童公益项目,开展“家庭共建 幸福共享”父母成长计划,开设父母讲堂,家庭教育直播微课等。
三是针对困境留守儿童,启动全方位关爱模式。无差别精准服务儿童,在六一、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关爱慰问。

福田区率先出台制定《福田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指引(试行)》
为了进一步推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制定《福田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指引(试行)》,让儿童友好幼儿园建设有目标,有要求,可操作。

《建设指引》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市”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幼儿年龄需求、从关注儿童发展、保障儿童权益,倾听儿童诉求、重视儿童参与等方面构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

《建设指引》从幼儿园活动空间标准、内部环境创设、设施设备配置、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了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建设基本标准,同时又在服务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组织实施的依据,将有效促进福田区幼儿园办学质量。
《建设指引》指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幼儿园要充分体现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并实现儿童参与。以儿童的需求与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在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体现儿童参与,建设儿童友好型幼儿园。
让我们期待更美好的福田,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区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