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伊始深圳福田区提出了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更高目标,即“规范发展、优质提升、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倾力打造广东一流、国内领先、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导和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艺术,以正确的育儿观、人才观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真正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福田区是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示范区,2007年,区教育局主办的“春晖”家长学校又被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评为“十五”期间“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在新的一年里,福田将把中心区居民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编织”育人网络,齐心协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全广东省扬名
2005-2009年是福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各中小学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紧紧围绕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全体学生成长为主题,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预防、预警、干预)。
五年来,该区坚持创新实践,以“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评估”为推手,以心理活动课为依托,以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积极创建富有福田区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在全省教育系统树起了标杆。2006年3月,福田区教育局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授予“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省仅有两个县(区))。2006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率队来深圳市进行调研,主要考察了全区三所学校及“福田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认为该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有特色,经验有推广价值。2006年6月,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在福田区召开,全市各区近300名心理教师、班主任前来取经。2008年,该区在政府层面率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评估。
五年来,福田中小学以全面发展为根本取向,把学生素质均衡发展放在首位,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实现从面向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的转换,实现以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向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教育模式的转换,实现了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单打独斗”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全面整合的转换。
构筑心灵工程教师为先
校园心灵工程,教师将发挥导航护航作用。福田区致力全方位、高质量建设一支专职心理教师队伍。
在《福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0—2014年)中提出,到2014年,全区专职心理教师人数要从目前的37名增加到100名左右,做到100%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心理教师。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学历水平,逐步由现在的以具有本科学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教师为主体。到2014年,全区心理教师中实现1名教师成为“首席教师”,5名教师成为专家型的名师,20名教师成为骨干教师,10名教师成为教坛新秀,进而形成专业化、技术精、讲实效、重发展、高水平的心理教师团队,使全区心理教师队伍整体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名师培育方面,到2012年,建立1个“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教师工作室”。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福田区较早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引进数量也比较多。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7名专职心理教师,大部分在中学工作,其中最多的一所学校就有4名心理教师。该区坚持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参加由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级考试。目前全区近3000名教师已获得了C级、B级、A级各类结业证,获得证书的教师已占全区总教师人数的一半。
“三级网络”机制护航青春
福田区从发展性教育理念出发全面构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灵护航工程。全区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干预和减少心理危机为目标,努力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预防、预警、干预)运行机制。班级环境作为第一个层次,班主任及授课教师担任的一级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环境作为第二个层次,学校心理咨询室环境下、由专、兼职心理教师担任的二级预防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区教育系统作为第三个层次,建立在“福田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环境下、由专职心理教师担任的三级预防、干预、转介心理健康教育。
“三级网络”是一个多层次、互动性的工作体系。该体系除发挥专职心理教师个人作用外,更发挥各层面教师与专职心理教师之间、家长与专职教师之间的协调作用,而且这两者之间也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三级网络”有效地整合了现有资源,形成了合力,既整合了专、兼职教师资源,整合中、小学教师资源,整合学校、家庭资源,形成“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干预—三级预防、干预、转介”的纵向工作链,形成从“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工作链,使普通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家长共同在“三级网络”下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培训家长取得育子良方
福田区教育局十几年如一日开办家长学校,让无数家长“豁然开朗”,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百花小学二(3)班一名家长在参加了“春晖”家长学校的培训后,以身作则,在家里带头营造家庭学习气氛、培养家庭共同学习的习惯,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很多家长感慨,家长学校让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如今,“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这一理念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
早在1997年,福田区教育局就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于同年成立了“春晖”家长学校,目前全区有64所学校建有分校,拥有100多名教师的讲师团队伍。13年来,共培训家长146727人次,办学期间,全区中小学起点年级的家长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
作为已经迈进全国家庭教育先进行列的福田区,在家庭教育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办好“春晖”家长学校、家长示范学校和家庭教育网站等手段,指导和帮助家长更好地树立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艺术,以正确的育儿观、人才观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同时,在全区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引导家长发展自身素质和自我成长,以此促进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进步。
七大行动计划全面育人
福田区提出了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发展的七大行动计划,即校长管理心理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心理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质化行动计划、完善心育网络平台行动计划、创建校园心理文化行动计划、促进教师心理健康行动计划以及营造家庭心理健康环境行动计划等。
实施“创建校园心理文化行动计划”。各学校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生存方式、人文情怀和人生态度,进而使心理健康文化融入了学校管理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实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活动,要由过去的被动关注转变为主动关注;由他人关注转变为自我关注;由消极关注转变为积极关注;由组织关注转变为组织、团体、个人共同关注;由局部关注转变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
实施“营造家庭心理健康环境行动计划”。针对深圳市属于移民城市、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子女多,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教育质量低的特点,启动支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通过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各学校的家长会、家庭教育沙龙、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方式,对家庭教育进行预防教育、情绪管理与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