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女平等”指什么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样的义务。我国一直都很重视推动男女平等,早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就规定了男女平等原则。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进一步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二、什么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协调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的一项带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
1995年9月4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这次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把实现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首次提出。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核心要义
1.尊重妇女的主体地位
重视和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2.尊重男女生理差异
在承认男女现实差异的前提下,倡导男女两性权利、机会和结果的实质性平等,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法律、政策和社会实践各方面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
4.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切实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
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主要特点
1.权威强制性
把男女平等作为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和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普遍约束性
在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适用于广泛的社会领域。规范和引导所有的政策法规,而不是某些政策法规。落实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需要男性的参与和合作。
3.长期稳定性
是国家长期实行的根本性政策。
从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来看,我国的妇女解放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也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存在并发挥作用。
从具体的政策法规看,决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全过程,要始终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